在大眾的認知里,“癌癥” 二字宛如一道沉重的陰影,只要與之沾邊,似乎就意味著生活被按下了 “危機鍵”,恐懼、絕望的情緒往往隨之而來。但真的所有癌癥都如此可怕嗎?今天,咱們就打破常規認知,好好聊一聊那些生存率接近 100% 的 “特殊癌癥”,它們或許根本不該被叫做 “癌”,過度治療反而會帶來麻煩。 癌癥,這個詞總是讓人聞風喪膽。很多人一旦聽到自己或身邊的人被診斷出癌癥,瞬間就覺得天塌了下來,仿佛收到了一紙 “死亡判決書”。可實際上,癌癥并非鐵板一塊,“癌” 在醫學上只是惡性腫瘤的一種分類,但 “惡性” 并不等同于生命的終結。有些癌癥,更像是虛張聲勢的 “紙老虎”,表面嚇人,實則沒那么致命。 就拿甲狀腺乳頭狀癌來說,它堪稱癌癥里的 “慢性子”。在醫院的診室里,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醫生對著患者的檢查報告,耐心解釋著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情況。很多患者剛聽到自己患癌時,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雙手不自覺地顫抖。但當醫生詳細介紹完這種癌癥的特性后,他們的神情才逐漸放松。 美國癌癥協會的數據顯示,甲狀腺乳頭狀癌的 10 年生存率接近 100%。這意味著,得了這種癌的患者,生存時間和正常人幾乎沒什么差別。日本的一項研究更是讓人驚訝,許多早期甲狀腺癌患者,即便不做手術,只是定期觀察,十年后依舊身體健康。這種癌癥發展極其緩慢,有時候甚至可以和人體 “和平共處”。它的轉移特性也很 “溫和”,多數情況下只在附近淋巴結 “溜達”,很少去侵犯其他重要器官。對于小于 1 厘米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如果選擇 “觀察而非治療”,和接受手術的患者健康狀況幾乎一樣。只有當腫瘤慢慢增大,開始壓迫氣管,導致患者呼吸變得急促、困難,或者壓迫食管,讓人吞咽食物都覺得難受時,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所以,發現早期甲狀腺癌的患者,定期隨訪其實是個很明智的選擇。 前列腺癌在男性癌癥里也比較常見,不過它有個很特別的地方 —— 病程進展超慢。想象一下,在一個寧靜的午后,一位老人坐在院子里曬太陽,他剛被查出患有早期前列腺癌。家人都十分擔憂,可老人卻很淡定。這是因為,在老年男性群體中,很多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即便不進行激進治療,最終也不是因為癌癥去世,而是自然衰老。 英國曾開展過一項為期十年的臨床研究,專門對比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不同治療方式的效果。研究人員對兩組患者分別采取 “積極監測” 和手術或放療的治療手段。經過漫長的十年觀察,發現這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相差無幾。也就是說,對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與其急著切除前列腺,承受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不如定期觀察。尤其是 70 歲以上的男性,本身身體機能就有所下降,還可能伴有各種慢性病,醫生通常會建議選擇保守觀察,而不是過度治療。 原位癌就像是癌癥里的 “偽裝者”,看似是癌,實則沒那么危險。以宮頸原位癌為例,很多女性在拿到體檢報告,看到 “宮頸原位癌” 這幾個字時,瞬間慌了神,眼淚止不住地流。但其實,原位癌是癌細胞還沒有突破基底膜的狀態,只是組織表面的 “局部異常增生”,根本不具備擴散能力。 在醫院的婦產科,經常有醫生會遇到這樣的患者。醫生會溫和地告訴她們,宮頸原位癌是宮頸癌的最早期階段,只要發現得早,幾乎不會危及生命。通過定期的宮頸篩查,像 HPV 檢測和巴氏涂片,大部分原位癌都能在萌芽狀態被發現。治療宮頸原位癌的方式也比較溫和,一般做個簡單的局部切除手術就可以,不需要放療或化療那么痛苦的治療手段。所以,女性朋友們只要養成定期篩查的好習慣,就能輕松應對這種 “偽癌”。 皮膚癌聽起來怪嚇人的,可基底細胞癌卻是其中的 “溫和派”。在皮膚科的門診,經常能看到患者因為皮膚上長了個小疹子或者潰瘍來就診。有的患者很緊張,擔心是什么嚴重的疾病。醫生仔細檢查后,告訴他們這可能是基底細胞癌。患者一聽 “癌” 字,瞬間臉色大變。但醫生接著解釋,基底細胞癌雖然是皮膚癌的一種,但惡性程度很低。 基底細胞癌發展速度極慢,極少發生轉移。很多患者發現的時候,這個 “小疹子” 可能已經在皮膚上待了好幾年了。治療這種癌癥也不復雜,大多通過局部切除就能治愈。不過,它的出現和紫外線照射關系密切。在陽光強烈的夏日,走在街頭,能看到很多人打著遮陽傘、涂著防曬霜。這可不僅僅是為了愛美,更是預防基底細胞癌的有效措施。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會大大增加患基底細胞癌的風險,所以防曬霜和遮陽傘真的是預防皮膚癌的 “保護傘”。 了解了這些不那么致命的 “癌癥” 后,大家可別掉以輕心。雖然它們生存率高,但早期發現和正確應對依舊非常關鍵。 定期體檢就是個很好的辦法。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和宮頸癌都能通過常規檢查在早期發現。女性一定要重視宮頸篩查,定期去醫院做 HPV 檢測和巴氏涂片;男性也別忽視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這能幫助盡早發現前列腺癌的蛛絲馬跡。 ![]() 還有,千萬要避免過度治療。對于早期或低風險的癌癥,過度治療反而會帶來更多傷害。當拿到診斷結果時,一定要多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綜合考慮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日常生活中,也要關注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適量運動也不能少,每天出門散散步、打打太極,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預防癌癥,提高生活質量。比如,多吃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像牛奶、魚類,再搭配適當的戶外活動,曬曬太陽,能降低皮膚癌的發生風險。 ![]() 癌癥并非全是 “洪水猛獸”,這幾類特殊的 “癌癥” 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家要學會正確認識和對待它們,用科學的態度、積極的生活方式,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