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三,經歷了這幾天的走親訪友、同學聚會、外出游玩…… 大家的腸胃還好嗎? 大過年的,好不容易能多休息幾天,誰還沒有幾天這樣的生活: 葛優癱在沙發上沒日沒夜地追劇,一坐坐半天地一直沉迷在打牌、打麻將中。 爸媽更是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每天都是一大桌拿手好菜。 飯桌上,大魚大肉胡吃海喝,酒水飲料一口一口炫;餐前飯后,堅果瓜子一把接一把,砂糖橘更是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 每天處在這種“甜蜜的負擔”之下,嘴巴是快樂了,我們的腸胃可是累壞了,你休息它加班,你放縱它還債。 再加上假期報復性熬夜,作息飲食不規律,消化系統可不得出問題。 是不是很多人春節這幾天就很少正常排便過。 明明有便意,在廁所里腿都蹲麻了,憋得眼淚都流出來了,用力卡著擠著,才總算能拉出一小節兒。 ![]() 感覺肚子里就像堵了塊石頭,時時刻刻憋得慌,再美味的飯都吃不下了。 太難了!該如何是好? ![]() 究竟為什么會便秘呢?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中提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大腸將身體的糟粕轉化為糞便,然后排出體外,而排出垃圾的過程需要載體。 這個載體主要就是津液。 ![]() 大腸主津,津可以理解為將水重新蒸騰進入人體循環。大腸負責重新吸收大便里的水。 大腸主津能力過強,就會導致大便里的水分被過分吸收,繼而產生局部的郁熱。 停留在腸道里的大便被津得幾乎沒有什么水,就會干結變硬,難以排出。 同理,如果大腸主津能力太弱了,大便容易不成型,我們就容易拉肚子。 除了大腸津液不足,便秘還跟脾胃有關。 脾主運化,它負責把我們吃進去的營養運輸到各個臟腑,為臟腑提供動力,其中就包括大腸的蠕動力。 過年期間經過各種大魚大肉的轟炸,很多人的脾胃處于疲勞狀態。 如果脾胃虛弱,那么對食物的運化能力就會不夠,胃腸道的蠕動力也大大下降。 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推動大便,大便就容易停滯在腸道中,這就是現代人絕大多數患上的脾約型的便秘。 ![]() 怎么才能緩解便秘呢? 其實便秘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參與消化吸收的津液少,二是身體推動力差。 其實調理關鍵就在于補津液、調脾胃。有動力、有載體,大便才能順利排出來。 1、多喝?大米湯 大米湯具有補充津液,健脾和胃的作用。 過年期間,除了酒水飲料,千萬別忘記多喝大米湯! 我們可以把喝大米湯當成一個日常習慣,每天喝3L,每次小口慢飲,少量多次。 ![]() 2、按揉穴位 ①支溝穴 針灸名典《玉龍歌》中記載:“大便閉結不能通……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妙穴有神功。” 支溝穴位于位于腕背橫紋上3寸,尺橈骨中點處。 經常按摩支溝穴,能疏通利下,從而幫助推動大便排出。 ②天樞穴 天樞穴位在腹中部,于肚臍旁左右開2寸處。 按摩天樞穴,具有疏調腸腑、理氣化滯的作用,既能止瀉,又能通便。 ③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人體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處。 ![]() 它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按揉合谷穴有通腸化氣、清理腸道垃圾、排除腸道毒素的功效。 ![]() 3、白蘿卜湯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蘿卜在古代被稱為萊菔,入胃經,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 ![]() 過年吃多了大魚大肉,做一道清爽可口的白蘿卜湯,可以把消化道的“氣”從頭順到底,把堵塞在腸胃里的“淤積”通開。 食材:白蘿卜、生姜、蔥花、肉末、玉米淀粉、鹽 做法: ①肉末加少量玉米淀粉攪拌均勻,腌制約10分鐘。 ②白蘿卜去皮切成大小均勻的細絲備用。 ③鍋中放適量油,將蘿卜絲和姜片放進鍋中翻炒,炒軟后加開水煮開。 ④將肉沫倒進鍋中攪散,加適量鹽調味、點綴上小蔥花,就可以出鍋了。 ![]()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既要快樂地享受美食,更要關愛自己的身體。 日常注意飲食的均衡、多補充膳食纖維,平時可以多散散步,做一些適量的運動。 如果真的便秘嚴重,記得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 今日互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