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關系結束之前,往往會給你一些“預兆” 任何一段關系即將結束,你都會有一些“感應”; 只不過當時的你或許察覺不到,往往是后知后覺。 比如: 對方總是指責你,對你的態度越來越差,越來越冷淡; 無論你做了什么,對方都是指責批評; 無論你付出多少,對方都視而不見或理所當然; 你的一點小錯,都會被對方放大很多倍。 你在關系里無法得到任何“情感支撐”,你不被滋養,你只是被壓榨,被索取,被消耗。 你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很差,身心俱疲,緊接著就是你的身體開始出問題。 這些,就是感情該結束給你的一些暗示。 消耗你的關系,總是“負面更多”。 你有很多委屈,情感無處訴說,情緒無人慰藉; 你有很多失落,總是失望,總是被傷害; 你有很多憤怒,常常覺得自己做的這一切,都不被看見,不被認可。 直到你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沒有什么價值。 倘若你遇到了“掌控型的伴侶”,你就會被對方洗腦,被pua; 你下意識覺得自己都是錯的,對方是正確的。 在被傷害,被拿捏的路上越走越遠。 此時,你還不明白一個真相: 所有好的感情,從來都是相互奔赴,相互滋養的。 你有利于對方,對方也有利于你; 你們之間的價值交換也好,感情交換也好,始終是朝著積極的方向走下去。 -02 你無法割舍,并不是因為“愛” 或許,你也不知道你們之間還有沒有愛; 你只知道,你暫時無法離開對方。 因為對方出現在你的生命中,陪伴你度過了一些歲月,已經成為了你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習慣; 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的習慣,你無法想象離開對方之后的生活。 歸根結底,你放下的并不是愛,不是對方,而是“確定的關系,穩定的感情”。 或許你內心匱乏,你內心缺愛,你很渴望穩定的,完整的關系; 一旦放棄感情,就意味著你親手推翻了自己的預期,自己毀掉了幸福。 或許你在感情里投入了太多成本,沉沒成本越多,你的執念就越深; 你不是舍不得對方,而是舍不得這些年投入的青春,物質,情感。 離開了對方,放棄了這段感情,就意味著“所有付出都打水漂了”; 你就變成了一無所有的,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但感情的本質,從來都不是“某個數據的量化”; 不是付出多少,不是投入感情多少。 感情的本質,在于你心的動態,你情緒的感受。 你快樂,你幸福感更高,感情就是好的; 你不快樂,你跟對方在一起越來越痛苦,焦慮,感情就是糟糕的。 此刻對你來說,不是緩和關系,而是及時止損,找到自己。 -03 不被拿捏的核心:“我不要了” 你要有勇敢結束任何關系的勇氣,更應該有“我不要了”的頂級心態。 就像買東西。 你跟銷售討價還價,你表現出強烈的想要擁有這個東西的念頭,那你就會處于下風; 如果你有底氣,你買得起,并且價格談不攏你也有“說不要就不要”的勇氣,那么你就能在討價還價中占據上風。 談不攏,那就不要了; 處不來,那就不處了。 既然對方從來不愿意緩和關系,推進感情,憑什么每次都要你付出呢? 你該拿出來的姿態拿了,該付出的東西也都付出了; 如果這樣對方依舊不接招,不改變,那你就無需掙扎了。 所有關系的本質,說白了就是——交換。 最初,你們是雙贏的關系,大家都有利可圖,能達成目的; 感情破裂了,你們就變成了“負和博弈”,互相傷害,各自掙扎。 如果你心力比較弱,你沉不住氣,你投入更多,那你就會被對方拿捏。 對方就吃定了你的心態:“沒有我,你過不下去,你舍不得離開我”。 所以,對方肆無忌憚,我行我素,絲毫不在乎你的感受。 如果你有“我不要了”的心態呢? 愛咋咋的,不開心就立刻抽離,不舒服就果斷撤出來。 當對方產生了“危機感”,必然會做出應對的措施。 一邊尋找真實的自己,一邊去跟糟糕的關系斷舍離,才是你要做的。 話題:面對糟糕的關系,你有沒有止損的勇氣?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