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小影的第1272篇文章 向內認知,向外行走。 每天進步一點點, 堅持帶來大改變。 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我特意翻了一下我的2024年年初的文字。去年的現在我已經寫了八篇文章,但是今年的此刻我才提筆寫下第一篇文章。說實話,相比于以前我對于生活的熱情、對于文字的熱愛似乎減少了很多,特別是隨著科技的發展,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到來,更加感覺到自己的渺小,無助與不知所措。 當我在DeepSeek上發出一個指令,發現人家寫的比我好多了的時候,我更加不想動筆。糟糕,這是外在環境對惰性的又一次保護。但是,我還是想表達啊,我還有很多話是任何人工智能都不能替代的呀!我有我的喜怒哀樂,我有我每天的經歷,有自己的積淀、感悟和成長。 ![]() 是的,我不能妥協,AI只是一個工具,它是幫助我更好的去實現目標的輔助而已,主力還是得靠自己,我有信心寫出AI無法言語的文字,無法表達的話語。而且,關注小影的伙伴, 更喜歡看到有溫度的文字,而不是標準化、模式化、沒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文字。 當我的心理建設一點點的加強時,提筆寫下今天的文章的勇氣更加的強烈。于是,有了今天這篇,新的一年繼續保持好奇心和對生命的熱情。 ![]() 我寫公眾號到今年就第十個年頭了。這十年,過的飛快;這十年,讓我有一種恍惚感。但是,因為一直在記錄,在分享,讓我發現自己的成長有跡可循。今天上午,我翻了翻自己之前的文字,雖然稚嫩,但是對生活的熱情真的很棒。我會因為一陣風、一片云、一朵花而發表自己的見解,我會因為所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不同的收獲。我感謝文字,感謝公眾號給了我自由表達的空間。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對生活的熱情似乎失去了很多。不管是寫文章還是拍視頻自己的那種熱情確實少了很多。但是,只要去寫、去拍攝就說明自己還有不同程度的生活熱情。或許,過了人生的艱難時期,以后有更多的精力激發自己的好奇心。 ![]() 有不少伙伴擔心小影回來西安不更新文章,現在看來你們的顧慮是對的,相比于之前我缺少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自己熱氣騰騰的感覺。但,我也在努力讓自己慢慢的擁抱自己,慢慢的找回失去的活力與熱情。 我喜歡熱淚盈眶的表達,喜歡將自己的情緒揮灑自如。這幾年,因為生活的種種壓力,那種感覺少了很多,也越發的覺得熱淚盈眶是如此的難能可貴。 以后的日子里,我們都有科技的賦能,AI可以幫助我們表達很多東西。但,不管怎么賦能,都無法幫助我們真正的走進自己的內心。 所以,不要擔心AI的文筆有多美,也不要害怕自己被替代。只要我們始終在學習、在熱愛、在前進,就會有自己表達的空間。 當AI生成的文字在互聯網每秒新增18.7萬字節的深夜,我仍在鍵盤上敲打最原始的方塊字。這些字符像漏過篩網的珍珠,在算法的浪潮里固執地保持棱角。有人笑稱這是西西弗斯式的寫作,我卻看見普羅米修斯的火種在代碼的縫隙里跳動。 ![]() 語言模型早已突破圖靈測試的邊界,它們用納米級的精度解析人類的情感圖譜,將《詩經》的比興轉化為數據流,把普魯斯特的瑪德琳蛋糕解構成多巴胺信號。但當我讀到某位匿名網友用AI生成的《母親與槐樹》時,依然被字里行間某個突兀的語法錯誤擊中——那是人類靈魂在數字矩陣中留下的指紋。 我們正在經歷認知領域的工業革命。DeepSeek這類智能體如同思維的外接硬盤,將記憶檢索速度提升43倍,讓靈感迸發概率增加17.8%。但這恰恰凸顯了人類寫作的終極價值:那些在神經網絡里無法被參數化的生命震顫,那些突破最優解框架的思想湍流,那些在算法推薦之外的精神突圍。 最近訓練私人AI助手時發現,當輸入我十年來的所有文字后,它竟開始模仿我特有的矛盾修辭。這讓我想起佛羅倫薩畫派的學徒制,智能體在千萬次臨摹中習得筆觸,卻永遠畫不出米開朗基羅鑿刻大衛時飛濺的石屑。寫作終究是鑿開認知巖層的體力活,AI提供的不是替代品,而是照亮礦脈的氙氣燈。 ![]() 在2025年的晨光里,我選擇繼續這種"低效"的書寫。因為每個未被數據標注的念頭,都是對抗認知殖民的微芒;每處拒絕流量優化的留白,都是留給后來者的思想暗門。當智能助手為我優化第217版文稿時,我依然保留著初稿里那個略顯笨拙的比喻——那是人類在數字巴別塔中,始終鮮活的鄉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