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謠》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鉆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御寒,賴也御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修身賦》 維人生于世,如草木之生于土。修身以正,如樹之立于風,不搖不擺。 心如明鏡,照見五蘊皆空,性如止水,靜觀萬物皆備于我。 德為行之基,學為知之本。日三省吾身,夜半思過半。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以德服人,以禮待人,以誠感人,以信立人。 君子不器,大象無形。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內圣外王,道貫古今。 修身之道,在于心,在于行,在于恒。 《心命歌》 清·袁樹珊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于心,吉兇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 《悟心銘》 不是有心,不是無心。 不是不見,不是不聞。 了了覺知,不著見聞。 蕩然無住,是名無心。 心若無住,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夙障自除。 問心何來,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同屬幻影。 妙用恒沙,盡是緣心。 緣心息處,頓證無生。 無生實相,非可眼見。 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證悟之者,名曰見性。 是故無求,心自寧一。 無心可惑,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無動無靜。 無得無失,無喜無嗔。 本位不移,起應萬機。 不變隨緣,即無生死。 成佛要訣,如是而已。 《洗心說》 明·高濂 福生于清儉,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靜,命生于和暢,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過生于輕慢,罪生于不仁。 戒眼莫視他非,戒口莫談他短,戒念莫入貪淫,戒身莫隨惡伴。 無益之言莫妄說,不干己事莫妄為。 默,默,默,無限神仙從此得; 饒,饒,饒,千災萬禍一齊消; 忍,忍,忍,債主冤家從此隱; 休,休,休,蓋世功名不自由。 尊君王,孝父母,禮賢能,奉有德,別賢愚,恕無識。 物順來而勿拒,物既去而不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過而勿思。 聰明多暗昧,算計失便宜,損人終有失,倚勢禍相隨。 《人心》 宋·邵雍 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從。 人心方寸間,山海幾千里。 輕言托朋友,對面九嶷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鮑死已久,何人繼其蹤。 《清心訣》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定心心經》 道家寶典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戒點養氣,無私無為; 上下相顧,神色相依; 蓄意玄關,降伏思慮; 內外無物,心神凈明。 《人心》 邵雍 人心之動,物使之然。 心之動靜,敬以直內。 心之從違,義以方外。 心之公私,誠以待人。 心之善惡,明以辨之。 心之真假,信以守之。 心之強弱,勇以勝之。 心之大小,謙以容之。 心之明暗,智以啟之。 心之正邪,德以正之。 心之憂樂,和以處之。 心之得失,淡以對之。 心之始終,恒以守之。 《養心歌》 宋·邵雍 得歲月,忘歲月,得歡悅,忘歡悅。 萬事乘除總在天,何必愁腸千百結? 放一寬,莫膽窄,古今興廢言可徹。 金谷繁華眼里塵,淮陰事業鋒頭血。 陶潛籬畔菊花黃,范蠡湖邊蘆月白。 臨潼會上膽氣豪,丹陽縣里蕭聲絕。 時來頑鐵有光輝,運退黃金無艷色。 逍遙且學圣賢心,到此方知滋味別。 粗衣淡飯足家常,養得浮生一世拙。 《省心錄》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寡合則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為善易,避為善之名難;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難。涉世應物,有以橫逆加我者,譬猶行草莽中,荊棘之在衣,徐行緩解而已,所謂荊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則方寸不勞,而怨可釋。 責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過。自滿者敗,自矜者愚,自賊者害。多言獲利,不如默而無害。 務名者害其身,多財者禍其后。善惡報緩者非天網疏,是欲成君子而滅小人也。禍福者天地所以愛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萬物。故君子恐懼而畏,小人僥幸而忽。畏其禍則福生,忽其福則禍至,《傳》所謂「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也。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則世緣易墮;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則空趣難持。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內少他不得,則天亦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了無時。 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人勝我無害,彼無蓄怨之心;我勝人非福,恐有不測之禍。 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 情塵既盡,心鏡遂明,外影何如內照;幻泡一消,性珠自朗,世瑤原是家珍。 凡夫迷真而逐妄,智慧化為識神,譬之水涌為波,不離此水;圣人悟妄而歸真,識神轉為智慧,譬之波平為水,當體無波。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稱心,即有大不稱心者在其后,知此理可免怨尤。 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 正人之言,明知其為我也,感而未必悅;邪人之言,明知其佞我也,笑而未必怒。于此知從善之難。 面有點污,人人匿笑,而已不知,有告之者,無不忙忙拭去。若曰:點污在我,何與若事?必無此人情。至告以過者,何獨不然? 事后論人,局外論人,是學者大病。事后論人,每將智人說得極愚;局外論人,每將難事說得極易,二者旨從不忠不恕生出。 讀古人書,與賢人交游,最不可茍為同,又不可茍為異。二者之失,總是胸無定力,學問中便有時勢趨附,非諂即矯耳。 《養神訣》 神為心所主,養神必先養心。心靜則神安,心動則神疲。心為神所主,養心必先養神。神安則心靜,心動則神疲。 《靜心謠》 醒也罷,醉也罷,半醉半醒為最佳。 物我兩忘心清爽,醒是聰明,醉也不傻! 是也罷,非也罷,是是非非爭個啥。 河東河西三十年,對的錯了,錯的對了! 褒也罷,貶也罷,過眼云煙一剎那。 君子小人為善惡,褒也是他,貶也是他! 得也罷,失也罷,患得患失誤年華。 凡事該做盡管做,得了更好,失了沒啥! 富也罷,窮也罷,幸福不靠金錢架。 豪華恬淡各千秋,富者輝煌,窮也清雅! 福也罷,禍也罷,福禍雙刃切記下。 人生坎坷是階梯,福懸當頭,禍踩腳下! 成也罷,敗也罷,莫以成敗論高下。 盡力奮斗是英雄,成也瀟灑,敗也瀟灑! 愛也罷,恨也罷,心胸愛恨皆無掛。 有緣無緣前生定,愛就愛了,恨就免了! 苦也罷,樂也罷,酸甜從來伴苦辣。 笑口常開大智慧,苦也哈哈,樂也哈哈! 大道至簡,千古名言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觀心銘》 明·憨山大師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 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一念不生,虛靈寂照。 圓同太虛,具含眾妙。 不出不入,無狀無貌。 百千方便,總歸一竅。 不依形氣,形氣窒礙。 莫認妄想,妄想生怪。 諦觀此心,空洞無物。 瞥爾情生,便覺恍惚。 急處回光,著力一照。 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覺,覺即照破。 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善惡之境,隨心轉變。 凡圣之形,應念而現。 持咒觀心,如磨鏡藥。 塵垢若除,此亦不著。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 凈土天宮,消遙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 熟處若生,生處自熟。 二六時中,頭頭盡妙。 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