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們“卷”到了蛇年。 2月1日,雖然還處在春節假期之中,但中國各大造車新勢力仍公布了2025年首月新車交付數據。 只是這次,造車新勢力間的競爭格局卻再度發生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理想汽車承壓 2024年奪回并穩坐月度造車新勢力交付量榜首之位9個月的理想汽車,被四界簇擁的華為汽車(華為鴻蒙智行)和實現“分身”的小鵬汽車聯手擠下“頭把交椅”。 $理想汽車-W(HK|02015)$ 1月理想汽車僅完成交付2.99萬輛,同環比分別下降3.97%和48.85%。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年前,理想汽車同樣是開年首月被對手超越。那時,鴻蒙智行“首界”——問界陡然崛起,令理想汽車用三個月時間,才緩過來,重登王座。 不同的是,2025年開局更加激烈,小鵬汽車也加入到爭奪“銷冠”的行列,身后還有零跑汽車、小米汽車虎視眈眈,理想汽車這一回合較量所要承受的壓力更甚。 雖然理想汽車官方發布的信息中提到,在20萬元以上中高端汽車市場,理想汽車蟬聯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冠軍。 但其最強競爭對手鴻蒙智行,加上極氪、阿維塔等大廠高端新勢力品牌銷量趨穩,理想汽車在高端市場的份額正被擠壓。 忙著在AI領域探索的李想,恐怕還是需要回頭照顧一下銷量。畢竟理想汽車AI領域需要以汽車為載體落地。 集齊“四界”的鴻蒙智行,實力與一年前不可同日而語,2025恐怕不會再留給理想汽車那么充裕的時間反思糾錯。 被華為寄予厚望的智界,去年遲遲沒能貢獻太多力量,直至臨近年末,才算發揮出鴻蒙智行協同作戰的優勢。 今年1月,智界R7系列交付1.14萬輛,累計交付量已突破4萬大關。與此同時,問界M9系列交付超1.2萬輛,穩坐中國豪華市場50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第1。 問界品牌繼續作為銷量擔當的同時,與智界、享界三品牌合力,共完成交付近3.5萬輛,同比增長6.11%,幫助鴻蒙智行重奪造車新勢力冠軍。 華為鴻蒙智行高調宣布,2025年“四界”將推出多款新車型,攜手推動鴻蒙智行整體銷量持續增長。 憑借華為在智能駕駛和智慧座艙等領域的優勢,通過多品牌布局,四界已涵蓋不同細分市場,華為鴻蒙智行陣營,2025年大概率還會繼續擴編。 春節前,上汽集團已申請注冊“尚界”商標,顯然第五界已在醞釀之中。話說“五指成拳”,若“五界”握拳擊打出去,又有哪家造車新勢力能夠經受得住? 不過,華為與賽力斯的問界,銷量增長已經顯現一絲乏力。 $賽力斯(SH601127)$ 小鵬汽車成“黑馬” 1月最大黑馬小鵬汽車,交付量為3.04萬輛,在《汽車K線》統計的6家造車新勢力中,較“瘋狂的12月”環比下滑最小,僅為17.29%;月交付量仍維持在3萬輛以上規模,同比大漲267.88%,為純造車新勢力之最,使其一舉升至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第2。 在受春節假期影響和國家“兩新”政策過渡的月份,仍能有此穩定的表現著實難得。 其銷售主力車型小鵬P7+和MONA M03,憑借高性價比,實實在在地找準了市場定位,成功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此前一向以表現穩定著稱的零跑汽車,1月交付量環比下滑40.8%,降至2.52萬輛水平。不過相比去年同期,仍同比增長105.02%,僅次于小鵬汽車。 當然,大幅度的環比下降,在春節假期和政策面調整外,更多要歸結于零跑汽車為去年年末的沖刺,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潛在用戶提前購車,或透支了部分訂單,導致1月交付量下滑。 小米汽車甩開蔚來 零跑汽車之后,小米汽車依舊強勢。1月小米SU7交付量維持在2萬輛以上水平,這已是小米汽車連續4個月交付量超2萬輛,使這家造車新勢力的“后來者”不再位列榜單最后一位。 面對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定下的2025年交付30萬輛目標,小米汽車明確表示將繼續擴充產能。 $小米集團-W(HK|01810)$ 自帶流量的小米汽車,今年將有小米YU7這一“強援”的加入,想必又將是一款得到無數“米粉”追捧的新車。“保時米”+“法拉米”的組合,不論“致敬”與否,實打實的交付表現擺在那里。 至于被小米汽車超越、淪為墊底的蔚來,陷入了品牌越來越多,交付量排名卻越來越低的境地。 1月,蔚來品牌交付7951輛,樂道品牌交付5912輛,兩品牌合計交付1.39萬輛,同比增長37.87%,但環比下降超55%。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品牌上一次交付量未超萬輛,還要追溯到2024年2月,當時蔚來單月交付8132輛。 也就是說,蔚來品牌創下12個月以來的最差單月表現。即便算上樂道品牌,1月蔚來的交付表現,也是去年4月以來最差。 面對市場壓力和銷量下滑,大多數車企的應對手段往往都是推出新車或產品換代。李斌的蔚來靠的卻是推出全新品牌向下要銷量。 與小鵬推出MONA品牌不同,蔚來推出樂道,還要另立銷售網絡,造成負擔不說,還要在品牌營銷上耗費一番功夫。 自去年9月末開啟交付,超4個月時間,樂道品牌累計交付量不過2.67萬輛,不及市場預期。蔚來多品牌戰略似乎還沒能起到拉升銷量的作用,反倒可能成為財務上的拖累。 反觀小米集團,一款SU7讓蔚來和樂道兩個品牌只能羨慕,既生瑜,何生亮? 大廠新勢力越來越強勢 初代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零”之中,1月除了小鵬汽車,其余或多或少都在市場中遇到巨大壓力。壓力的來源,除了科技電子大廠強大的華為和強勢崛起的小米外,傳統汽車大廠新勢力品牌發力,是關鍵因素。 雖然這些大廠新勢力同樣在1月受到客觀因素影響,銷量出現明顯波動,但在2024年,已將威馬、高合、哪咤、合創、極越等造車新勢力擠出市場或在生死邊緣徘徊。以至于很多人在猜測,誰會成為2025年第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 ![]() 這些大廠新勢力,背靠雄厚的資金與技術實力,即便像智己這樣銷量起起伏伏的品牌,但有上汽集團這樣的巨無霸為其持續輸血,除非集團高層找到替代方案,否則不會有人相信它們會在某一天突然消失。 正所謂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今年1月,大廠新勢力普遍出現銷量下滑的情況下,《汽車K線》統計的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排名的Top 10中,大廠新勢力仍占據4席(這還不算吉利旗下銀河系列,還沒有單獨成為品牌)。 ![]() 其中,長安深藍1月交付2.46萬輛,同比增長超44%,表現最佳,位列第5。與深藍同屬長安汽車的阿維塔,交付8826輛,同比增長25.03%,躋身Top 10。 廣汽埃安1月銷量遭遇滑鐵盧,同環比分別下降42.31%和69.28%,至1.44萬輛,從此前的榜單第3下降至第7。 吉利旗下極氪,雖然交付量同比下降近5%,至1.19萬輛,但仍能守在榜單第9位。值得一提的是,已與極氪合并的領克品牌,1月銷量超3萬輛,同比增長7%。若將兩品牌銷量合并,則是新勢力品牌中毫無疑問的銷量冠軍,華為鴻蒙智行也要屈居亞軍。 ![]() 或許,吉利應該考慮將領克和極氪合并成為一個“領極智行”類的集群,畢竟領克和極氪已經于2024年官宣合并。 東風汽車集團重點打造的嵐圖品牌,1月交付量跌回萬輛以下,為8009輛,同比增長13.75%,環比下降34.01%,依舊未能擠入榜單Top 10,單靠一款夢想家撐門面的壓力越來越大。 View of AutosKline: 縱觀2025首月眾新勢力品牌銷量數據,競爭格局或仍將有大變化。 華為統領的鴻蒙智行和“雷布斯”率領的小米汽車,一個獨占鰲頭,一個勢如破竹,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正憑借技術優勢和與生俱來的流量,逐漸占據上風。 深藍、極氪、阿維塔等大廠新勢力,則是在純造車新勢力之間的激烈絞殺之中,覓得生機、緊緊咬住,讓“蔚小理零”感受到巨大壓力。 當然,競爭格局在1月發生的變化,不應忽視春節假期和“兩新”政策過渡期的影響,但這樣的影響或許也只是讓變化提前顯露而已。 可以預見的是,2025,大廠新勢力還將更卷,特斯拉也憋著一股勁,扭轉去年銷量下滑的態勢,而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高地,也是全球車企爭奪最為慘烈的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