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北伐時,聽聞街亭失守,“跌足長嘆曰:'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急喚關興、張苞,吩咐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擊,只鼓噪吶喊,為疑兵驚之。彼當自走,亦不可追。待軍退盡,便投陽平關去?!至顝堃硐纫娙バ蘩韯﹂w,以備歸路。又密傳號令,教大軍暗暗收拾行裝,以備起程。” 這一番變故之后,諸葛亮的形象也從意氣風發逐漸添了幾分滄桑,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體現就是他的白發增多了。 從中醫角度來看,這其實就和情志與身體臟腑的關系緊密相關,過度憂思很可能影響到肝膽,進而引發白發、脫發等問題。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臟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若情志不暢,肝氣郁結,就會導致疏泄失常,進而影響到氣血的運行。而 “發為血之余”,氣血不暢,頭發得不到充足的滋養,就容易出現問題。同時,膽附于肝,互為表里,肝膽之氣相通,肝膽功能失調,也會對頭發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所以說,當出現肝膽不通的情況時,白發、脫發就可能隨之而來。 在中醫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經典的方劑對這類問題有著很好的療效,其中不得不提張仲景的 “生發湯”,其中包含了 何首烏、當歸、桑椹、熟地黃、黑芝麻、黑豆、雞血藤、大棗等藥材 這些藥材共同作用,可以很好地補益肝腎、養血生發,改善白發和脫發問題。 前段時間門診來了一位男性患者,因為工作的性質,且飲食不是很規律,近一年來,他發現自己的白發越來越多,頭頂的頭發也逐漸稀疏,還伴有脅肋部脹滿疼痛、口苦咽干、頭暈目眩等癥狀。經過詳細的問診和辯證,我判斷他是由于長期的情志不舒、勞累過度,導致肝膽不通,氣血虧虛。 于是,我根據他的具體情況,以張仲景的 “生發湯” 為基礎進行加減用藥。 經過三個月的調理,他的脅肋部疼痛癥狀明顯減輕,口苦咽干的情況也基本消失,頭發不再像以前那樣大量脫落,白發也逐漸減少,有了新的黑發長出來。 不過,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一下,中醫講究一人一方,辨證論治。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情的表現和成因也各不相同,不能隨便挪用他人的方子。 就像上面這個患者的情況,他的癥狀和體質決定了他適合這樣的用藥方案,但如果換成其他人,可能癥狀相似,但背后的原因卻不一樣,用藥也會大相徑庭。 所以,如果大家被白發、脫發等問題困擾,一定要及時找專業醫師進行診斷,制定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
來自: 見青黃 > 《治面首暴汗·袪皺·烏發·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