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艷紅1,劉新金1,謝春萍1,蘇旭中1,吉宜軍2 (1江南大學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聚酯纖維已經不能滿足高檔面料生產的需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低粘度PET/高收縮PET復合彈性纖維(SPH)、PET/PTT雙組分網絡復合絲;超細旦PET等新型聚酯纖維相繼被開發,滿足了人們對舒適性、功能性、環保性的要求。 SPH是一種采用雙螺桿多組分生產的新型彈性纖維,是2012年南通永盛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開發的新專利產品。超細旦PET長絲具有輕薄、染色性能好等特點,其織物具有絲綢般輕、柔、滑、爽的特點,有良好的服用性能。T400最早是杜邦公司開發的一種復合纖維。PTT是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hell公司開發的一種性能優異的聚酯類新型纖維,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在服裝、工業、醫學等領域都用廣泛的應用。 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型聚酯纖維的特性,以期為后續產品開發提供參考依據。本文對四種差別化新型聚酯纖維的分子結構、力學與熱學性能、形貌與卷曲形態進行對比分析研究。 1 實驗部分(略) 2 結果與分析 2.1 四種聚酯纖維結構分析 2.1.1 分子結構(略) 2.1.2 形貌結構分析 為分析4種纖維的具體形貌結構,分別對4種纖維的橫截面和表面進行了掃描,并形成了對應的電鏡照片,纖維橫截面照片放大倍數均為5000倍,表面照片放大倍數均為2000倍。 由圖3為SPH纖維橫截面圖,它近似啞鈴狀,單絲由2種橫截面為圓形且面積不等的絲體用物理與化學方法相結合而成,其中一種纖維嵌入另一纖維中;纖維截面平整無分界,表明二組分具有很好的界面相容性;2種纖維的結合處形成溝槽(見圖4),可以產生毛細效應,能迅速吸收皮膚表面汗水并傳遞到纖維表面蒸發,具有吸濕排汗作用。 T400纖維為雙組分纖維復合而成,橫截面成8字型(見圖5),2種組分各占一半,在二組分結合處形成微溝槽(見圖6),具有導濕快干的特性。 PTT截面形態為三葉形(見圖7),表面形態結構基本上與PET相似(見圖8),呈光滑條狀,光的反射、折射較強,表面有空隙具有導濕、透氣與保暖性。 超細旦PET纖維橫截面近似于圓形(見圖9),由6根單絲形成復絲,表面光滑無溝槽(見圖10)。 2.2 四種聚酯纖維力學性能分析 對4種新型聚酯纖維進行拉伸斷裂測試,在斷裂伸長內進行彈性回復性、塑性變形測試。 2.2.1 拉伸性能 SPH、T400、超細旦PET、PTT斷裂伸長率分別是14.40%、23.78%、28.36%、39.91%,見表1。PET的斷裂強度最高,T400次之,SPH 與PTT的較低;研究表明由于PTT大分子鏈以螺旋型構象出現,使其具有較好的拉伸,因此,PTT的斷裂伸長率是4種纖維中最高的,且斷裂功大,表明PTT具有較好的韌性。 表1 4種纖維的強伸性能測試結果 2.2.2 彈性回復性能 SPH、T400、PTT在低伸長率(5%)下都具有較好的彈性回復性,循環定伸長彈性回復率基本在90%以上,塑性變形小,尤其是T400一次定伸長(5%)拉伸彈性回復率高達98.4%,見表2、表3。隨著定伸長的增加,T400、PTT仍保持較好的彈性回復性,而SPH的彈性回復性急劇下降,塑性變形加大。PET的彈性回復性最差,20%定伸長一次拉伸塑性變形為61.31%,由于PET的塑性變形較大,試驗過程中測試循環定伸長拉伸比較困難,數據差異較大故沒有列出。 表2 四種纖維的彈性回復性測試結果 表3 四種纖維的塑性變形測試結果 在PET大分子鏈中2個苯環之間僅有2個亞甲基,大分子之間的柔性較差,在受力作用下PET大分子鏈不會發生晶型的轉變。故PET與SPH的彈性回復性相對較差。T400產生的彈性機制是由于PET、PTT二組分熱收縮率的差異而產生自卷曲彈性,且彈性穩定性和持久性好,彈性回復性能好。PTT分子鏈上含有奇數個亞甲基使其具有“奇碳效應”,分子鏈呈現類似于羊毛蛋白質分子鏈的螺旋結構,大分子鏈中 2.3 四種聚酯纖維吸濕性能分析 回潮率的大小反映纖維吸放濕性能的高低,經實驗測試后得到SPH、T400、PTT和超細旦PET纖維的回潮率分別是0.96%、0.80%、0.69%和0.48%。這幾種纖維的回潮率都比較低,均低于1%,一般來說纖維的吸濕性小,織物濕態下折皺回復性好、縮水性小,織物的尺寸穩定性、免燙性好。 2.4 四種聚酯纖維熱學性能分析(略) 2.5 四種聚酯纖維卷曲形態分析(略) 3 四種差別化聚酯纖維特性及應用 3.1 SPH纖維 SPH纖維表面有溝槽,拉伸或熱處理后具有羊毛的卷曲效果,做成的織物既有吸濕排汗作用,又具有一定的彈性。SPH斷裂強度及斷裂伸長率小,適合應用在對彈力要求不高的面料中,如彈力襯衫、西服西褲、彈力女裝、夏季T血等。 3.2 T400長絲 T400長絲具有優異的拉伸性能及彈性回復性,可單獨織造,也可與棉、粘膠、滌綸、錦綸等進行交織,同時還可以做成包芯紗應用在牛仔面料、襯衫面料中,以提高織物的彈性及保形性。T400長絲熱收縮率較高,在后續加工中應適當控制溫度。 3.3 超細旦PET長絲 超細旦PET長絲具有絲綢般柔軟、滑爽的特性,可以用來做高檔高密滌塔夫,紡真絲等高端紡織產品,也可以與精梳棉短纖復合生產高支包芯紗或包覆紗,應用在高檔免燙襯衫面料中。由于超細旦PET長絲線密度小,因此強力低,在后續使用時需降低車速,優化工藝。 3.4 PTT纖維 PTT纖維的斷裂伸長率大于其他聚酯纖維,既有錦綸的柔軟性、腈綸的蓬松性、滌綸的抗折皺性和抗污性,又有本身固有的彈性,優異的形態穩定性,把各種纖維優良的服用性集于一身。主要應用于時裝、襯衫、運動服、形狀記憶面料等高端服飾領域;研究表明高性能的PTT已經開始在醫學方面拓展如PTT彈性SDVC人造血管、PTT聚合物支架在骨修復中作為干細胞載體。PTT熔點低,熱穩定性不及PET,使得PTT纖維染色性能好可以采用常壓染色,但是PTT織物的熱定型溫度不宜過高。 4 結論 本文通過對四種差別化聚酯纖維進行測試與表征,研究結果表明:SPH截面近似啞鈴狀,由性能不同的2種PET復合而成,二組分結合處形成表面溝槽,可賦予纖維良好的吸濕排汗作用,SPH經拉伸或熱處理后可以產生纖維的自卷曲效應,具有良好的彈性;T400斷裂強度高,具有天然燙發式的卷曲,使其具有較好的彈性及彈性回復性,受熱后產生近似彈簧狀形的螺旋狀,具有永久的彈性,但T400有較高的熱收縮性,對后續生產加工及織造不利;超細旦PET具有較高的強度,熱穩定性好,織物有絲綢般的柔、滑特點,可以應用到高檔紡織品中;PTT分子結構獨特的奇碳效應,使纖維具有較好的彈性和彈性回復性,斷裂伸長大,纖維的韌性較好,應用領域廣。 來源:紡織大學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