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4356天▲戳上方藍字關注 |本文作者:若卿| ![]() 情人節,一個浪漫且唯美的節日。你認為中國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生查子·元夕》詩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去年的那個元宵夜,與你看盡滿城的良辰美景,相信良辰美景時定會遇見意中人。 詩詞描述的就是古代中國式的浪漫。 2000多年前,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元夕,就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詩詞為證,正月十五就是中國人的情人節。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天官賜福。 元夕節,情人節,是善遇還是惡遇?面相的美丑,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惡,如何判斷? 01 民間傳說:天官為何選正月十五賜福? ![]() 《夢粱錄》記載:“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天官,是道家的三官之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紫微大帝。他執掌天經地緯,統管蒼生禍福。他所到之處,給人帶來吉祥、平安和福氣。 傳說,每年正月十五是天官誕辰日,稱為“上元節”。 紫微大帝在這天,下凡人間賜福,謂之“天官賜福”。 老百姓會祭拜天官祈愿:做了好事,希望天官察知降福;做了壞事,虔誠懺悔,以求免于責罰。 為了讓天官看的更清楚,人們把愿望寫在燈上,在上元節的夜晚放天燈。 后來,祭拜天官的上元節,逐漸演變為元宵節、燈節。 上元節點天燈,寓意天官降下祥瑞,賜予福祉,照亮前程,保佑來年一帆風順。 “天官賜福”成了祈福消災的吉祥語。 02 情人節:是善遇還是惡遇? ![]() 《青玉案·元夕》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正月十五,中國的情人節,滿城燈火,眾人狂歡。每個人,都曾懷揣美好相遇的期許與憧憬,尤其是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時代。 時過境遷,后來呢?有的天隨人愿,有的難隨人愿。 《易經》認為,男女之間,人與人之間,有美遇,有善遇,自然就有惡遇。 對于“美”的看法,對于“善”的看法,往往取決于一個人的認知。 相由心生,相遇的第一關就是看面相。 03 相貌美丑,如何看待? ![]() 誰不向往美麗容顏?從古至今,人類對于“美”的向往,都是不遺余力的。 古人審美中,有四大美女:她們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可謂盛世容顏。 西施,春秋越國的美女,被譽為“沉魚”,號稱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當年,吳越爭霸被越國送給吳王。 吳王寵幸西施,在蘇州靈巖山為其大興土木建造了“館娃宮”。現在,木瀆古鎮的香溪上,還保存著“西施橋”。 王昭君,西漢公主,美貌驚艷四座,有“落雁”之美稱。 她是和平的使者,與匈奴兩任呼韓邪單于通婚。昭君出塞,功不可沒,名垂青史。 貂蟬,有傾國傾城的容顏,她美到什么地步?無數文人墨客對她遐想連篇,就連月亮都自愧不如,只能躲到云后。 所以,貂蟬有“閉月”之美名。貂蟬,是一個機敏聰慧,知恩圖報,忠義勇敢的奇女子。 楊玉環,國色天香,千嬌百媚,有“羞花”之美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詩仙”李白在《清平調》對于楊貴妃的描摹,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繁華的大唐盛世,親眼目睹楊貴妃的絕代風華。 可惜,自古紅顏多薄命。 面相美,不一定幸運。面相丑,不一定不幸。四大美女的命運都是比較坎坷的。 福祿常在丑人邊。福祿,誰都喜歡,一個是福氣,一個是有錢,誰都想要。 不信,你看那些達官顯貴的太太們,大都很丑。當然,他們自己也懂得“虧妻者百財不入”的道理。 所以,他們也要堅守“糟糠之妻不下堂”才行。身家百億的的曹德旺就做到了。 其實,美貌,無關性別。 天生美貌的人,那是累世修行的結果。天生美貌,其實是提醒你不可以靠“美色”去賺錢。 如果越老越丑,說明這輩子的“德業”沒有修好。如果美色減少,說明這一世“德行”損壞了。 04 人性的善惡,如何判斷? ![]() 情人節,每個人都憧憬著善良美好的相遇,人生亦如此。 可是,到底是善遇還是惡遇,人性的善惡有時讓人捉摸不透。 不然,怎么會有偏財騙色騙婚之說呢? 《易經》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有善遇,自然就有惡遇。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善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人性的善惡,如何判斷? 其實,你可以觀察這個人背后的動機和發心是什么? 《道德經》說:“下德”之人,把利益得失藏在心里;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偽裝成善良的人。 這個動機就是不純正的,這就是“行惡”,這種善就是“偽善”。 真正的善是“德善”,是發心善,發自內心的善,是沒有私念的善,是沒有條件的善。 動機純正就是“行善”。“遏惡揚善”為何要擺在《易經》的“大有卦”里? 因為“為富不仁”。一個人沒錢的時候,往往很守本分。 一旦有點錢,“惡念”就鉆出來:以前沒機會、沒能力想做的“壞事”都敢做了。如果不“遏惡”,人就會亂掉,做壞事害死自己。 本來有良心想做的一些“善行”,現在有能力卻不想做了。幻想著積小成大,比任何人都富有,最好成為首富...... 《易經》說:為富要仁。人的一生,需要長期擴大自己的“善行”,不斷增加自己的“美德”。 人性的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人生只有把“惡念”修掉,才能一切亨通,享受到“善果”。 真正的善是德善,真正的善行是為富要仁。 無論他人善與不善,你都要憑良心,無條件善待。你就是真正的“善人”。 《道德經》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否則,“天官賜福”,你憑什么接住那潑天的富貴? ▼點擊關注,學更多曾師智慧▼ 喜歡今天的文章,點個在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