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懷寧給女兒的信》可能是我這一生讀的遍數最多的一封信,也是一生讀得最多遍的文章,我推薦給女兒看,推薦給愛人看,我們全家一起誦讀……這封真意切、充滿智慧的家書在我已經成了文學欣賞,所以想為它一點文字,把它推薦給更多父母。 一、寫信背景 黃懷寧的女兒當時是一名高一學生,她從一個倒閉的初中以指標生身份進入合肥一中,由于成績差距太大,感到無法適應,甚至哭了幾次,幾乎要放棄。黃懷寧作為一位心理醫生,通過陪伴和鼓勵,慢慢幫助女兒度過了這段困難時期,在這期間寫下了這封信。 二、信的主要內容 1.?智慧與聰明的區別?: 下雪的晚上,父女倆外出踏雪,無意中引起對話:聰明與智慧有什么不同。女兒認為聰明是做具體的事情,智慧是人一生中的表現。黃懷寧對女兒的觀點表示贊同,但是他沒有停留于此,而是思索了一個月之后,竟為這個話題寫了一封長信發給女兒,也許父親的這一行為就已經顯示智慧與聰明有什么不同吧。 2.?智慧的本質?: 智慧是什么呢?在我聽到黃懷寧醫生的解釋之前,我也是迷迷糊糊的,沒認真想過。智:由“知”和“日”組成,意味著每天都要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發展規律,事情的輕重緩急。慧:在象形文字中,兩個“豐”一個“彐”一個“心”,豐就是長竹竿上綁著稻草的長掃把,掃哪里?掃“心”。這象征清掃心靈的垃圾,保持心靈的清明,也就是常常反省,常常保持初心。 3.?智慧的重要性?: 當黃醫生說,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一盤散沙,隨波逐流,即使擁有高學歷,也可能因為缺乏智慧而人生價值低時,我心生羞愧,深表贊同,我不就是代表嗎?疲于奔命,還價值感低。他告誡女兒,要做一個智慧的人,智慧是淘汰不掉的,而高學歷和聰明則可能被淘汰。 ![]() 4.?如何獲得智慧?: 把什么是智慧講清楚已經不易了,他還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這就把抽象的概念變成清晰可為的行動指南。 第一要分清輕重緩急:把面臨的所有事分個輕重,重要的事即使不急也要優先處理。大部分人都是先分緩急,不急不做,再重要的事只要不急都先放著, 一次次將重要的東西從手上溜掉,結果抓了一生,竟然沒有抓住任何能讓自己重起來的東西。 第二要自我覺察,自我管理,這是核心,要時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察和審視,用控制論的說法就是要反饋,要確保走在正確的路上,否則放任自流了、偏航了還不自知。人生的每一步其實都包含著自我管理,大凡優秀的人都是自我控制力強的人。 第三廣泛涉獵與學習:他告訴女兒除了課堂學習,還要廣泛涉獵課外閱讀、人物傳記、各類講座等,早早地與大師見面,以便學到智慧。 第四設定目標并堅持:信中可以看出黃懷寧所說的目標分兩種,小目標和大目標。小目標就是設定一件事并做成,一件件地做成,一件件地成功,人生也就這樣成功了;如果你設定的事一件一件都泡湯了,那你也就一件一件地失敗,人生也就這樣失敗了。他說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高考,而是完善自己,完善社會,這就是大目標了。堅持小目標,就會實現大目標,“堅持是大智慧”,就這六個字,都字字值千金。 5.?對女兒的期望與鼓勵?: 從信中可以看出,他的女兒是在玩中長大的,所以他說“不管過去如何荒廢,只要決定做一個智慧的人,現在就是開始”。他告訴女兒,成長比成績更重要,要堅持鍛煉身體,磨練意志,多想一點點,多忍耐一點點,多堅持一下下,這就是智慧,比學業都重要。他鼓勵女兒在眾人不干的地方出擊,尋找自己的機會。 ![]() 三、給我們的啟示 這封信不僅幫助黃懷寧的女兒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動力,戰勝了學業,還奇跡般地高考一戰比平時多了幾十分,考取985高校——我相信這對許多家長和孩子都是極大的啟發:它讓人們意識到,真正的智慧不僅僅在于學業成績或外在表現,更在于內在的自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這封信也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和鼓勵作用,它會給很多成長中的孩子尤其目前還很迷惘的孩子以清晰的方向和清楚的方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看到一個計深遠的父親。如果僅僅是嘴巴說,或許早就忘記了,父母再好也要離去,而文字則是永恒的,這也許是這位智慧父親的至深用心吧——黃懷寧給女兒的信,值得我們每個人反復品讀和借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