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下面這首《插秧偈》: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涼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插秧偈》文字簡單明了,令人印象深刻,許多人都能隨口吟上一、二句,但卻不知此詩是何人所作,其實這是布袋和尚的一首經典禪詩。 這首禪詩透過描寫農夫插秧的田間勞作來闡述做人的道理。末句的“退步原來是向前”告訴我們,為人處世應當寬容,畢竟,退一步則海闊天空,古人說的“以退為進”就是這個道理。傳說布袋和尚曾受田家齋飯布施,田家問他:“何謂道?”布袋和尚隨口說出這首《插秧偈》。這首偈的末句「退步原來是向前」,借插秧時的“退”為“進”,暗指為人處世謙讓大度,看似后退,其實是向前邁進。 有時候,退讓並不是消極的退縮,反而是一種積極的進取。與人相處時,只有退讓才能海闊天空,獲得雙贏的成功,這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有深厚的修養。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般人總以為向前走才是風光的,但其實有時候退步反而是向前的。凡事若求極致,常會陷入僵局,可是稍作轉環,反而有無限生機,所以退讓不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種大忍之心的體現。 互相寬容的朋友一定是百年同舟,互相寬容的夫妻一定是千年共枕,互相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退步原來是向前”點出了“快樂就是退一步后的海闊天空”的人生哲理和修養境界。 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浙江奉化人。他長得矮矮胖胖的,整天笑容滿面,常以竹枝挑著大布袋在街上化緣,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布袋和尚」。據說他不但能預知天候氣象,預言禍福亦無不靈驗,因而名噪一時。布袋和尚常云遊各地,笑口常開,居無定所。傳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下世來度化世人。布袋和尚還有一句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偈語,那就是在他的佛像旁常寫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