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這首詞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上闋描繪揚州城昔日繁華不再,如今滿眼荒蕪的衰敗景象,“廢池喬木,猶厭言兵”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更顯沉痛。下闋借杜牧重臨也會震驚的設想,以昔日揚州的風流繁華映襯當下的冷落凄涼。“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意境清冷孤寂,讓人深感昔盛今衰的滄桑巨變。全詞蘊含著對國事的深沉感慨,情感真摯,詞風清幽,藝術感染力極強。 [2] 《暗香·舊時月色》 宋·姜夔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此詞以詠梅為線索,將今昔之感、身世之悲融入其中。開篇回憶往昔在梅邊吹笛與佳人共賞的美好時光,如今人老才減,面對梅花徒生感慨。“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借物抒情,表現出對往昔的深深懷念。全詞構思精巧,筆調空靈,梅花的清幽與情感的綿邈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朦朧、哀怨的意境,體現了姜夔詞“清空”“騷雅”的特色。 [3] 《疏影·苔枝綴玉》 宋·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這首詞緊承《暗香》,同樣圍繞梅花展開。多處用典,將梅花與昭君、壽陽公主等典故相聯系,賦予梅花豐富的內涵。詞中梅花的形象既幽獨高潔,又帶著身世飄零的哀怨。從不同角度描繪梅花,營造出迷離恍惚的意境。詞中既有對梅花的憐惜,也有自身身世之感的寄托,情感細膩復雜,詞采精美,是姜夔詠物詞的經典之作。 [4]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此詞上闋寫燕雁無心隨云而去,數峰在黃昏中似在商量著下雨,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畫面,烘托出詞人的落寞心境。下闋表達自己想追隨天隨子隱居的愿望,然而如今卻不知身在何處,憑欄懷古,只見殘柳在風中舞動。全詞情景交融,意境幽遠,語言簡潔而意味深長,寥寥數語便將詞人的羈旅之愁、身世之感和對歷史的感慨抒發得恰到好處,盡顯姜夔詞的清逸風格。 [5] 《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 宋·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 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 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 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 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 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 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這首詞以蟋蟀的鳴聲為線索。開篇借庾信吟愁賦引出愁緒,接著描寫蟋蟀聲的環境,渲染出凄涼氛圍。將思婦、游子等不同人物在秋夜聞蟋蟀聲的感受相融合,展現出多種愁情。“西窗又吹暗雨”等句,以景襯情,使愁緒更添幾分。最后寫將蟋蟀聲寫入琴絲,更覺愁苦。全詞構思巧妙,情感深摯,用典自然,體現了姜夔詞的高妙藝術水準。 [6] 《踏莎行·自沔東來》 宋·姜夔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這是一首記夢詞。上闋寫夢中與佳人相遇,描繪佳人的輕盈嬌軟,又埋怨自己薄情,實則體現出相思之深。下闋寫別后的書信、針線,暗示佳人的深情,“離魂暗逐郎行遠”想象奇特,賦予離魂以動感。最后“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意境清冷孤寂,以景結情,將詞人對佳人的思念和擔憂之情推向高潮,盡顯詞的空靈蘊藉之美。 [7] 《慶宮春·雙槳莼波》 宋·姜夔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 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 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 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珰素襪。 如今安在?唯有闌干,伴人一霎。 詞的開篇描繪出一幅清幽孤寂的江上暮景,奠定了愁緒基調。回憶往昔的瀟灑出游,與眼前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采香徑里春寒”幾句,寫自己的孤獨自樂。“酒醒波遠”后,由景入情,對往昔佳人的思念涌上心頭,最后以唯有闌干相伴收尾,更顯落寞。全詞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又有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往昔的追思。 [8]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宋·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 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 一年燈火要人歸。 上闋寫旅途中大雁因重云而不敢啼叫,畫船在愁緒中駛過石塘西,又遭遇風浪,生動地表現出旅途的艱難與詞人的愁悶。下闋筆鋒一轉,描繪春天的氣息,春浦漸綠,想象家中小梅應已長大,“一年燈火要人歸”一句,點明了歸鄉的急切心情和對家的眷戀。全詞先抑后揚,以景襯情,情感真摯自然,語言清新明快。 [9]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這首詞是懷念合肥戀人之作。開篇感慨肥水無盡,后悔種下相思。夢中所見不如畫像清晰,卻被山鳥驚醒,更添惆悵。“春未綠,鬢先絲”寫出時光流逝,自己已衰老。“人間別久不成悲”看似超脫,實則蘊含著深沉的悲痛。最后“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在元夕的熱鬧中,更顯兩人相思的孤寂與無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0] 《念奴嬌·鬧紅一舸》 宋·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 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此詞描繪了詞人乘舟賞荷的情景。上闋寫在荷花叢中與鴛鴦為侶,荷葉、荷花的姿態與香氣令人陶醉,“冷香飛上詩句”將嗅覺與文學創作相連,極富詩意。下闋以日暮為背景,擔心荷花凋零,表達出對美好事物的憐惜。“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體現出詞人對這美好境界的留戀。全詞意境優美,辭藻華麗,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
|
來自: 新用戶389228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