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雷部三十六元帥

     李氏奇門遁甲 2025-02-22 發布于遼寧

    ?雷部三十六元帥

    李三生整理

    一,鄧元帥

    鄧元帥,名鄧伯溫,居南方,遍體烈火,是道教,“雷祖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部下天神。

    鄧元帥和畢元帥,劉天君,辛元帥,龐元帥合稱雷部五元帥。

    五部雷神以鄧元帥為首,鄧元帥在玉筍山修煉多年,后來他向玉帝請命,愿懲戒人間不忠不孝之人,并且鏟除精怪鬼靈等危害世間眾生之物。

    玉帝賜予他一粒金丹,服后變為鳳嘴形翼身形,被“玉帝”封為九天欻火律令大神,炎帝鄧天君燮。

    二,畢元帥

    畢元帥是,“雷祖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座前護法,和雷部鄧元帥,劉天君,辛元帥,龐元帥合稱雷部五元帥。

    畢元帥本是雷精,藏于地中,寄胎于田間,因機緣得千年石鐘乳氣滋潤而生,出生時天現異象,電閃雷鳴,火光沖天,暴風驟雨不停。

    元帥盤膝而坐,金龍繞其外圍護體,群鳥齊鳴長空,百獸虎嘯山林,之后在漉滬巖修煉成真。

    相傳女媧娘娘起初煉五色石補天,仍有不足之處,畢元帥以水火之精,天地之氣劈碎玄精百髓塞補漏洞,娘娘甚是欣慰。

    在黃帝戰蚩尤時,屢屢不順,畢元帥擺下風雷陣,煉五色火雹,協助黃帝擊敗蚩尤部眾,黃帝趁機殺死蚩尤,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黃帝感激,欲拜畢元帥為龍師,元帥不受隱居於華胥山。

    到了漢末,天下大亂,群魔亂舞,畢元帥復出,玉帝敕封為雷門畢元帥,執法五雷,執掌十二雷霆。

    為,“雷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護法元帥。

    三,劉天君

    劉天君,也叫“劉元帥”,本名劉后,東晉時期人,因精于雷法,被玉帝敕封為雷部護法元帥,歸屬“雷祖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部下,輔助職掌雷部事務,和鄧元帥,畢元帥,辛元帥,龐元帥合稱雷部五元帥。

    相傳,“劉天君”年幼時家貧,父母在岷江捕魚為業,有一次隨父母江邊打水,不慎滑墜江中,竟然浮在水面而不下沉,夫妻倆大為驚奇,認為自己的兒子非同一般,不久慕名送往“羅真人”處學習道法。

    “羅真人”是法力高強的道士,法術通天,能呼喚天神,知卜未來,尤其精通五雷法,“劉天君”跟隨真人苦修數年,得師傅真傳,能運用五雷法,呼風喚雨,造福百姓。

    北宋太宗時期,有一年大旱,民不聊生,太宗皇帝親自前往“劉天君祠”祈禱求雨,盡然不久大雨傾盆,緩解了旱情,皇帝感激,下諭旨敕封劉天君為“玄化慈濟真君”。

    在道教的科儀中,山川草木水石精靈,社壇觀廟鬼神,橫死游蕩滯魂等,皆由“劉天君”奏送表文,慈悲接引。

    “劉天君”雖然是雷部神靈,但他職權范圍廣,權力大,故也被尊為“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四,龐元帥

    龐元帥

    龐元帥,也稱混氣龐元帥,金刀龐元帥,雷祖護法神之一,和鄧元帥,畢元帥,劉天君,辛元帥合稱雷部五元帥。

    道教尊為奏事捉察妖魔使者,伐惡報應神君,雷府都督龐元帥。

    龐元帥本名龐喬,父親龐定,母親姚氏,家中依靠父子二人江邊擺渡為生,龐氏父子心地善良,往來過客無不公平對待,童叟無欺。

    有一次有客商臨晚過江,龐喬渡客之后,發現客商裝銀子的包裹忘在船中,龐喬不為所動,妥善保存,次日客商來尋,龐喬原封不動的交給客商,客商感激涕零,給重金答謝,龐喬不受。

    除夕前夜,慈航真人為渡化龐喬,化為少婦攜一幼子要連夜過江,怎奈風雪交加,無法擺渡,龐喬將母子二人帶回家中,留食留宿,以待來日天氣轉好過江。

    過了兩日,龐喬隨父親一起擺渡少婦母子過江,船過江后,父子駕船而返,行至江中央,狂風大作,船被風浪打翻,龐喬和父親掉入江中,江水刺骨,龐喬父親年事已高,不能支撐,龐喬舍身忘我,拉住父親往岸邊游去,怎奈風大浪急,二人屢次沉沒江中,好不容易游至江邊,由于體力不支,又被風浪打回水中,如此在三。

    慈航真人所化的少婦現身救出父子二人,原來是江中惡鬼想要龐喬父子抵命以便輪回,因慈航真人慈悲,父子無恙。

    惡鬼因錯過輪回嚎啕大哭,屢次跑到龐家鬧事,龐喬用鞭驅趕他們,但不起多大作用,日日如此,龐家不得安寧。

    于是,龐喬向玉帝祈求以保家中父母平安無事,玉帝感其至誠至孝,敕封為混氣元帥,贈金刀為兵器,出任雷部護法,奏事捉察妖魔使者,伐惡報應神君,歸屬雷祖部下。

    五,辛元帥

    辛元帥

    辛元帥,本名“辛興”,雍州人,雷部護法神,和鄧元帥,畢元帥,劉天君,龐元帥合稱雷部五元帥,因其神誕月份為雷齋月,故民間也稱之為雷齋辛元帥。

    相傳雍州地界有神雷山,“辛興”和母親相依為命,住在神雷山下,因家中貧困,母子靠賣柴為生。

    一日“辛興”進山打柴,活捉到五只山雞,“辛興”不知道這是雷藏地中所化之雞,并非一般的山雞,于是帶回家中,由于家中斷糧,老母想宰殺一只山雞充饑,不想小雞竟然口吐人言,我等乃是天雷所化,不可食用,怎奈為時已晚,辛母手起刀落,山雞頓時斃命,隨后突然晴天霹靂,電閃雷鳴,辛母受驚,破膽而死,“辛興”抱著母親的尸體悲痛欲絕,高呼上天,老母殺雞充饑有何過錯,竟遭此雷擊,哭聲震天動地,隨后將其余四只雞全部槌殺,頓時雷電交加,大雨傾盆。

    神雷山雷神被驚動,為“辛興”的至孝所感動,化為道士前往辛家謝罪,并說:我是雷神,誤傷了你的母親,你是真正的孝子,為了母親,不懼雷而反制雷,真乃雷神也!我等愿唯命是從,今贈十二粒雷神火丹,以表謝罪。

    “辛興”對紅彤彤的火丹甚為好奇,便將之服下,不想頓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辛興”服后突然感到渾身燥熱難耐,外貌形體突變,頭變大如牛,頭發紅如烈火,兩眼如燈,鷹嘴猴腮,身披金甲外罩紅袍,兩肩生出翅膀,一手執劍,一手執槌,腳蹬戰靴而踏五鼓。

    玉帝感動“辛興”至孝,傳至天庭敕封為雷部辛元帥,雷霆正令都督上書辛天君,和畢元帥搭檔往來行天,震懾幽冥邪祟,護佑眾生。

    陰歷六月十五日為辛元帥神誕之日,奉祀雷神的信徒,在這一天不食葷腥,盡吃素食,稱為雷齋,以祈求雷神護佑。

    六,王靈官

    王靈官,本名王惡,后因薩祖師改名王善。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

    歷代神仙通鑒,說,其為玉帝的御前大將,專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民間有“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之贊。

    而據《明史》載:

    本名王善,岳陽湘陰縣人,宋徽宗時曾師從西蜀道士薩守堅,受道符秘象,是道士林靈素的再傳弟子。

    明代享受國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攝毒。

    王靈官全稱“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

    王靈官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王靈官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

    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個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神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腳踏風火輪,左執金印,右舉金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官,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

    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因此道教徒到宮觀,進山門后首先朝拜王靈官,民間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以表達對這位道教護法神靈的崇敬。

    七,朱元帥

    朱元帥

    朱元帥是道教雷部正神。

    據記載,朱元帥本是北斗輔弼星化現,主管風雷雨部,下轄酆都岳瀆,統領天將天兵,收攝三界鬼神,不問遠近兇惡之妖,立捉附體,能追生魂。

    商紂時朱元帥等曾遁慮華山,立大誓愿,斷天下無道妖魔,濟度群迷,剪滅妖邪,一切害民不平之事,悉皆刬除。

    朱元帥又稱雷府管不信道法打生死邪巫黑面大神朱將軍,黑面惡貌,環眼,朱發舉頭,皂袍金甲,汗袴綠靴,左手提鐵索,右手執金槌或執鐵簡,驅逐罡風浩炁不正鬼神,掃蕩天下妖氛惡毒之炁,屏除不祥。

    《太一火犀雷府朱將軍考附大法》指出:

    北斗輔弼星化現為朱御朱彥,乃太乙勇猛之將,名曰毒神。主管風雷雨部,下轄酆都岳瀆,統領天將天兵,收攝三界鬼神。

    朱元帥,即北斗天罡大圣,其形威猛無極,天上地下神祇,悉聽其令。

    馬元帥,乃南斗六星化現。

    朱元帥,乃北斗天罡化現。

    斗杓一動,南斗一移。

    朱元帥能不問遠近兇惡之妖,立捉附體,能追生魂,在道法中的形象多是披發跣足,黑面怒相,皂袍襯,右手提鐵棒,左手鐵索,背負追魂袋,跨黑虎。有的道法中,朱元帥顯黑面惡貌,環眼,朱發舉頭,皂袍金甲,汗袴綠靴,左手提鐵索,右手執金槌或執鐵簡。

    朱元帥拷附追魂付于中天北極驅邪院掌之,禁治邪巫則有天乙獄主治之。凡行正法者,所到處有邪巫壇靖侮玩正法,化血湖血海以厭壇場,倘無此驅治則道法不振。朱元帥,出入上清火犀宮,主治火府雷部,為擔天風伯之神,驅逐罡風浩炁不正鬼神,掃蕩天下妖氛惡毒之炁,屏除不祥。

    八,馬元帥

    馬元帥,又稱華光大帝,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

    是道教中一位非常重要的護法神祇,同時也是著名的雷部將帥之一。馬元帥的形象通常被描繪為頭戴幞頭冠,身披金甲,三目圓睜,面如紅玉,右手持金槍,左手持金磚或金鞭,腳下有風火輪,能夠飛行于天空之中。

    馬元帥在道教信仰中具有極高的地位,被認為是妙善吉祥的化身,具有驅邪降魔、護持正道、守護信眾的職責。

    據道書記載,馬元帥曾三次投胎顯圣,每次都能以不同的方式降妖除魔,保護人民的安全。因此,他被視為護法四帥之一,與趙元帥,溫元帥,關元帥共同守護著天庭和人間。

    此外,馬元帥還與火有著密切的關系。他被描繪為手持火瓢,能夠噴出火焰,燒滅一切邪魔妖怪。因此,在民間信仰中,馬元帥也常被視為“火神”,能夠祈求平安,消災解難。

    九,岳元帥

    岳元帥

    岳元帥姓氏為岳,名諱為飛,字鵬舉,出生在相州,南宋人。從小我們就知道他是抗金名將,在南宋中興四將領中居首位。岳飛自北宋末年進入軍隊,率領岳家軍與金人進行了數百次戰斗,所向睥睨,敵軍聞之皆喪膽。后來他遭到朝中“求和派”的構陷,被打入獄中,以莫須有的罪名處置。

    岳飛一生征戰沙場,為民族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敬仰他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把他奉為神仙,在民間廣為傳誦。人們為他建立寺廟,在道教中頗有地位。

    岳飛之前的職位類似于大將軍,因此,道教稱其為岳元帥,與關羽一樣,都是人神。他一般與關羽同奉一廟,稱為關岳廟。也有專門為岳元帥建立的廟宇,稱為岳王廟。他的造像一般都手持長槍,象征血戰沙場,救民救國。

    岳元帥在道教的全稱是顯應東岳速報司鎮守南天岳元帥忠忱護國伏魔蕩寇天尊,玉帝殿前兼理右相道德元君無量普濟妙法天尊等等。

    岳元帥鎮守南天,在上掌管九天雄兵神將,在下司掌五獄罪鬼亡魂。他的副將有三十二,各個英勇神武。

    在道教文化中,岳元帥法力高強,道士鎮鬼驅邪時都要召喚法力高強的神明相助,在諸位神仙中,岳元帥的出場率是最高的。在一些道經中,也有人把他奉為護法元帥。在民間,人們把岳元帥奉為門神,祈求家人安康。

    在明朝時期,岳元帥被加封為岳圣帝君,因為當時的人們崇尚武力,與此同時,真武大帝同樣受到人們的尊崇。

    十,孟元帥

    孟元帥

    孟元帥本名孟山,是一位獄官,以其仁義孝慈的性格為人稱道。每年年底,監獄里的犯人們因思念家人而悲泣,孟山心生憐憫,他決定在臘月二十五日放他們回家與親人團聚,約定正月初五回返。這個善舉得到了犯人們的感激,他們皆按期返回,證明了他們的誠信和決心。

    孟山深思,認為囚犯們的孝順和守信是對他們改過自新的良機,于是他提出如果他們能真心改過,就全部赦免。犯人們被他的大度所感動,表示愿意為了新生而改正錯誤。然而,上司滕知府得知此事,嚴令孟山召回所有釋放的囚犯,否則將面臨嚴厲的懲罰。

    孟山面臨絕境,選擇自殺以保全犯人們,但三次未遂。

    這個故事感動了玉帝,他立即救下孟山,并封他為“酆都元帥”,在他的帽上添加了象征尊貴的瓊花。

    宋朝初期,人們為孟元帥塑像建廟,賦予他將軍的稱號。

    他的生日定在農歷八月十二日,這個故事成為了他精神永存的象征。

    十一,康元帥

    道教三十六元帥——地祇太保,康元帥。

    康元帥,為東岳大帝屬下的十太保之一。

    康元帥名字不詳,父命康衢,母金氏,生于黃河之濱。康元帥慈惠憫生,從不傷害幼小者,照顧孤寡,連蟲蟻也怕踩死。百姓稱之“四方謂之能仁”。

    據說康元帥生長于黃河河濱,非常仁慈,樂善好施,時常救助貧病之人,擴及萬物,甚至曾經從老鷹口中救下小鳥,鳥銜著“長生草”以報答他。

    民眾都說他,仁慈圣明,登天之后,玉帝就封他為“仁圣元帥”,掌管四方土地神。

    元帥的造像是,左執金斧,右執瓜錘。

    十二,鄒元帥

    鄒元帥

    農歷七月初四,雷門滅魔鄒元帥圣誕,鄒元帥,又稱鄒公顯,又稱酆都刑臺鐵身公顯大將軍,酆都外臺猛吏五方溟泠滅巫鄒元帥。

    是酆都猛將,雷部三十六帥之一,主誅魔專滅邪巫。

    以驅邪凈壇場為主,驅邪凈壇時召請鄒帥。 一般和酆都拷鬼八煞主將楊元帥一起召請。

    咒曰:

    酆都猛將公顯將軍,拷吊鬼神,五猖五鬼,粉骨碎身。

    急請酆都大帝敕召酆都縛邪吊鬼鄒元帥.酆都拷鬼八煞楊元帥,部領副帥一行官將有事啟請 。

    有的傳承中,也會與酆都內壇桑元帥,酆都朗靈關元帥同時召請。

    鄒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位居酆都,職專考召。

    金甲銅錘,輔雷霆以施行治化。

    青發鐵面,隨符命而明彰報應。

    冥冥長夜,黯黯泉鄉。

    掌黑律而典錄罪福,不差不爽。

    執幽刑以考召鬼神,無黨無偏。

    戮廟誅妖,驅邪治病。

    至大至剛,威雄威猛。

    酆都打邪滅巫,照鬼大將鄒元帥。

    雷威廣化天尊。

    十三,茍元帥

    茍元帥,也稱茍天君,諱翌沖,留吉,號陽雷神君,道教尊為九天應運宣靈演化真君,雷門左伐魔使知南極天樞院事總轄雷霆都司一府二院三司事茍元帥,上清運陽赤靈神烈天君。

    據《道法會元》記載其形象:

    雷門左伐魔使知南極天樞院事總轄雷霆都司一府二院三司事茍元帥翌沖,欻火相,無翅,觜不尖,青面,紅天衣,紫結巾,欻火腳,執雷錘鉆。

    據《北帝伏魔經法建壇儀》載:

    敕雷門左伐魔使茍翌沖,右伐魔使畢崱,部領兵級,立于巽宮,專一掃蕩妖氛,與“陰雷神君”畢天君同為清微派雷法主將,主將是祖師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漸,字清叔號放翁,玉清相,貂蟬冠,執玉圭,紫法服,朱履。

    據《道法會元》載:

    照會在昔祖師上相李真君,巡游至湘鄉州中,忽值松隱趙先生,因緣際會,乃召茍畢二帥出現于前,遂以衫袖寫咒四句,并缺角印文,授與松隱趙先生,臨行付囑曰:以忠孝為念。而又賜學真童子。后松隱授與空山高先生。空山授與南澗岳先生,南澗授與廬山清虛成先生,成先生授與馮先生,馮先生授與周先生,周先生授與洞淵張先生,洞淵授與某人,俱系親傳。某遍歷名山,尋師訪道,夙慕太上真風,久參道法,具訶有請,理不容辭。除已拜發家書,申聞祖師真君道前,丐為面奏玉帝,頒降敕命,告下真司照應外,所合依科傳度,給牒為照者。

    意思是神霄派祖師李真君巡游至湘鄉州中,偶然的機遇中碰到松隱趙先生,于是召茍畢二帥出現于前,并以衫袖寫咒四句并缺角印文授與松隱趙先生,臨行付囑以忠孝為念,而又賜學真童子。后松隱授與空山高先生。空山授與南澗岳先生,南澗授與廬山清虛成先生,成先生授與馮先生,馮先生授與周先生,周先生授與洞淵張先生,洞淵授與某人,俱系親傳。

    所以,茍天君又稱三天忠孝神王。

    十四,金元帥

    六甲六丁金元帥

    金元帥名為金游,能行風雷,治鬼神,統管六丁六甲十二大將軍。

    六丁為陰神玉女:

    丁卯神司馬卿。

    丁巳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

    丁丑神趙子玉。

    六甲為陽神金童: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長。

    甲午神衛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

    《后漢書·梁節王暢傳》:

    性聰惠,然少貴驕,頗不遵法度。歸國后,數有惡夢,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夢,櫥數使卡筮。

    注曰: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

    甲子旬中,則丁卯為神。

    甲寅旬中,則丁巳為神。

    甲辰旬中,則丁未為神。

    甲午旬中,則丁酉為神。

    甲申旬中,則丁亥為神。

    甲戌旬中,則丁丑為神。

    《傳授三洞經戒法箓略說》:

    陰陽翕辟,萬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綱紀也。同時六丁六甲屬于元辰神系統,是本命信仰里的重要神祗。

    南宋王契真編《上清靈寶大法》卷二:

    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

    甲子護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

    六丁,能長能短,能有能無,這些功能都代表了六丁六甲作為本命守護神的職能。

    道教還有一種六甲符箓,用來“驅惡驅邪”。

    金元帥統領六丁六甲神。

    元帥圣誕為農歷五月初四日。

    十五,趙元帥

    趙公明又稱黑虎玄壇趙元帥,趙玄壇等,是道教護法四帥之一,也是道教供奉的財神,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

    其形象為黑面虬髯,戴交腳幞頭,黃抹額,身著金甲皂袍,腳踏綠靴,右手執鐵鞭,左手提鐵索,有黑虎隨后。作為財神形象時,左手改握元寶,身前有聚寶盆。他一手持元寶,以示財富天下共有,人皆可得。一手執鋼鞭,寓意人取不義之財必遭天罰。

    相傳,趙公明出生在陜西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家境貧寒,青年時期為木材商打工,攢下錢財后便開始創業,由于他為人誠信,目光長遠,很快便富甲一方。而且他還經常救災濟貧,同時精修正道,并降服馴養了騷擾平原百姓的黑色老虎為自己的坐騎,在當地有很高的威望。后人就把趙公明敬為了財神,時常供奉。

    在道家傳說中,趙公明還是太陽化身,后羿射日后,其他八日成為鬼王害人,唯獨趙公明化身成人,隱居在終南山修道。后來,漢代的張天師收他為徒,命他騎黑虎,守護丹爐。

    丹成,趙公明食之,變幻無窮,張天師又命他守玄壇。

    由于天師升天后,向天庭保舉趙公明,所以,玉帝就將趙公明封為“正一玄壇趙元帥”,令他統率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四位財神,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

    十六,張元帥

    飛捷報應張元帥,又稱雷霆飛捷使者張元帥,或稱太乙捷疾直符使者,雷霆六一直符飛捷報應使者,九天行令罡神飛捷報應使者張神君。

    他的形象因時而變,頗為神奇。

    如:朱發,懈多冠,青面,三目,出火,緋袍,綠飛天帶,金甲,手仗火戟,鬼形,旁出獠牙,赤足,駕火龍。

    主掌:傳迅,祈雨。

    張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南極保生,洞陰大帝。

    旸谷神君,清都律令。

    蓬萊都水使,九天采察大元帥。

    統攝三十三天雷霆都總管,掌雷云電雨部。

    玉府持奏御魔天君,校籍三界洞淵真宰。

    誅滅五逆,賞善罰惡使者,飛捷報應真君。

    元始一悉宰御萬靈,太乙五雷廣應天尊。

    十七,石元帥

    石元帥,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常被尊稱為神雷主首石元帥,誅戮執法石元帥等。

    他隨時屯駐,代天行化,發號施令,均布雨澤,主殺伐不正祀典神祇興妖作怪及山魈五通,佛寺塔殿屋室觀宇山川精靈。

    在周宣王七年,石元帥托生于相溪,出生之時風雨驟至,鄉人皆贊嘆其為龍子降生。后他受業于關尹子,結廬于眉山之陽,常為百姓祈雨度難。

    一次,赤土千里,百姓無水可用,石元帥深感愧疚,遂沐浴更衣,誠心祈禱,終于求得大雨,解了百姓之困。

    石元帥的事跡不僅在道教中廣為傳頌,更因其為民除害的精神而受到世人的敬仰。

    十八,關元帥

    關元帥,諱羽,字云長。關元帥是道教界最為世人熟悉的一位神靈,是為“忠義”之化身。

    自宋代開始,歷代皆有加封。今人又以關元帥為武財神,故香火鼎盛供奉者眾多。

    戴青長結巾,重棗色面,鳳眼,美髯,官綠雁花袍,袒襟露甲,綠吊靴,乘赤馬,手提大刀。

    關元帥的生平事跡,可謂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詳。

    昔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于崇寧年間奉詔旨云:萬晨召卿,因鹽池被蛟作孽,卿能與朕圖之乎?

    于是真人即篆符文,行香至東岳廊下,見關羽像,問左右,此是何神?

    有弟子答曰:

    是漢將關羽。此神是忠義之神。

    師曰:

    何不就用之。于是就作用關字,內加六丁,書鐵符投之池內。實時風云四起,雷電交轟,斬蛟首于池上。

    師覆奏曰:

    斬蛟已竟。

    帝曰:

    何神?

    師曰:

    漢將關羽。

    帝曰:

    可見乎。

    師曰:

    惟恐上驚。帝命召之,師遂叩令三下,將乃現形于殿下,拽大刀執蛟首,于前。不退。帝擲崇寧錢,就封之為崇寧真人。師責之,要君非禮,罰下酆都五百年。故為酆都將。此法乃斬蛟龍魔,祖法始也。

    這段記載,也是道教廣為流傳的典故,是為關元帥與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的淵源,也是關元帥道法中奉虛靖天師為法主之本源。

    職能:

    轟雷攝正、追魂攝鬼、封山破洞、斬伐魔精、傳送公文、賜福護生等。

    召關元帥咒:

    北帝上命,威制九天。下徹酆都,令行氣傳。謹奉北帝,敕急召大將關羽,捧此敕令,神飛鬼滅。若親若疏,一一追攝。不得違情,分明響應。急急如律令。

    十九,吳元帥

    吳元帥,諱法鈞,通常稱其神虎猛吏吳元帥,伏魔大圣吳元帥,是北斗破軍星君所化,居北魁玄范府。

    圣誕在農歷四月初十日。

    多用于追攝亡魂,誅斬囚徒,剪馘兇魔,在酆岳法,北斗法中使用比較廣泛。

    吳元帥在道法中有很多不同的形象,比較常見有四種形象:

    三頭六臂或一頭四臂的魔王形象,渾身煞炁的酆都考吏,手持斗筆斗簿雷霆猛吏,著直腳幞頭、朱衣的岳府判官,身著襕衫的書生等。

    也就是說,吳元帥的道法遍及雷斗酆岳各部中。

    具體形象,還是以自己傳承和用神為準。

    圖片神虎吳元帥寶誥,志心皈命禮

    北魁玄范,神虎內真。

    以三五回旋之炁,定四七躔度之象。

    誅斬囚徒,來蹤去跡。

    鼓蕩風雷,起死回生。

    飛綱所指,百邪無逃遁之形。

    魁罡常臨,萬物復元始之性。

    威攝天魔,節制地祇。

    大靈大應,至神至慈。

    北斗扶衰使者,神虎追攝猛吏。

    伏魔大圣元帥,斗威廣制天尊。

    二十,宋元帥

    宋元帥,諱友卿,字元通,道教多稱酆都不動尊神,九幽急拷宋靈官等,居酆都不動府。

    宋元帥在道法中的形象多是蹙金羅帽,手執金戟,皂袍,鐵甲,皂靴等。

    通常與酆都雷音大神馬元帥同時召請,圣誕在農歷九月十二日。

    召馬宋二靈官咒:

    正令急召,大神來臨。

    收攝魈通,倒食橫吞。

    雷音一吼,震動乾坤。

    不動尊神,變化分身。

    二神變現,無極無窮。

    滿天滿地,奔火行云。

    穿山入谷,破竹搜尋。

    聞吾正令,急捉邪精。

    速至速至,聽吾令行。

    急急如律令。

    酆都黑律正法令格指出:

    法官欲召馬宋二靈官,當用手撫令面三下。三叩不至,送御史將二神奏裁,去十八功。誤叩者死。

    法官非治敕封大魔,不得輕召左右禁司,犯者流三千里。

    法官非捉飛天入水入火變化之神,魈通下鬼,不得用馬,宋二靈官。

    也就是說,在酆都法中請馬宋二靈官收捉飛天入水入火變化之神,魈通下鬼。

    在用酆都黑罩時,多會請天蓬都元帥,玄武大將軍,雷霆茍畢二元帥同馬宋二靈官,北帝吏兵運形變化廣布黑罩,生擒活捉鬼神,滅跡除形,無論高下金仙古佛皆無處逃行。行罩咒曰:

    謹炷真香關召火罩大神,黑罩大神,大黑天神,黑霧大神,馬宋二靈官,九天云路大神等將,下赴壇所,隨吾行罩,罩繞壇場,助吾附體,顯彰報應。

    黑罩咒曰:

    四天閉塞,八面黑云。

    上徹天河黑澤,下至九壘重陰。

    黑風霹靂,黑霧奔騰。

    黑羅黑網,黑索黑輪。

    黑雷黑雹,黑氣黑云。

    吾行黑罩,罩定鬼魂,

    邪愁祟慘,鬼哭神唫。

    謹召天蓬主兵都元帥,玄武壬癸大將軍。

    大黑天神茍留吉,黑霧大神畢宗遠。

    靈官陰雷神馬宗,不動尊王宋文卿。

    七級使者,鐵冠使者,北帝吏兵。

    黑戈黑甲,黑馬黑兵。

    黑云蔽日,黑氣混凝。

    跨黑龍,騎黑虎。

    麾黑旗,擊黑鼓。

    鳴黑鑼,揚黑土。

    運形變化逞威靈,無論高下,選甚家親。

    金仙古佛,滅跡除形。

    為妖典祀,寸斬無停。

    掀磚擲瓦,飛石揚塵。

    山摧海竭,火滅地平。

    悉皆收捉,無處逃形。

    明明人道,黑黑鬼門。

    大道昌盛,仙道興隆。

    魔道滅影,鬼道無蹤。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千程黑暗,萬里昏沉。

    天黑地黑黃河黑,天地山河漆墨黑。

    廣布普天廣大罩,為吾罩下鬼神魂,急急提兵周八極,生擒活捉赴壇庭。

    宋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位居酆都,職專考召。

    布黑罩以生擒活捉,執金戟而除形滅跡。

    幽微莫測,變現無窮。

    上徹天河黑澤,下窮地界鐵圍。

    騰騰煞炁,蕩蕩神威。

    魈通妖鬼悉腦裂,飛天惡神具心驚。

    大威大圣,至公至正。

    酆都不動靈官,九幽急拷天尊。

    二十一,陳元帥

    陳元帥,諱勝,又稱北極御前廣靈宣化斷恩無義無面目大將軍。

    形象為蓬頭披發,黃抹額,赤面怒相,金甲皂袍黑靴,左手持御杖一條,右手執雙鐵棒,專拷治不法鬼神,監臨斛食使者,赍持血湖產死符命使者,隨事施用。

    陳元帥又稱雨師甘露溥潤真君陳元帥 。

    風雨寶誥,至心皈命禮。

    ?風伯雨師,箕伯玄冥。

    掌八風之消息,通五運之氣候。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風調而百姓安樂,雨順則萬物咸豐。

    四季顯靈,八節監生。

    養成萬物,有功于人。

    恩怖下界,受命于天。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號蒼龍箕,名白虎畢。

    靈應風伯方天君,靈感雨師陳天君。 

    陳元帥圣誕在農歷五月初十日。

    二十二,周元帥

    周元帥,稱神威驅邪周元帥,北方風輪蕩鬼滅魔周元帥,混元一炁雷聲廣澤天尊。

    道教四大護法元帥之一,雷部三十六神將之一。

    姓周名廣澤,諱巨夫。法寶為風輪,五雷驅邪符。兵器為金鞭,大刀。

    面如藍靛,發似朱砂,鐵嘴銀牙,巨目圓瞪。其圣誕日為正月十六日。

    根據《北游記》記載:

    周元帥原為斗隔山中的一妖,號廣澤大王,生得赤發獠牙,用著風輪,手持大刀,見物好人美,即興風作怪,卷入洞中。后被真武降伏,玉帝封其為“風輪周元帥”,隨真武行道。

    召風輪咒曰:

    混沌浩蕩,一炁初分。

    北方有將,號曰風輪。

    身長千丈,鐵面將軍。

    興云吐霧,頃刻而生。

    隊仗千萬,滌蕩兇神。

    或魔或鬼,或妖或精,或遠或近,或親或鄰。

    風輪一蕩,鬼無逃形。

    吾奉帝命,敢不遵承。

    火速蕩動,要見分明。

    速至速至,疾速來臨。

    急急如律令。

    周帥祈請咒曰:

    仰啟北方捉邪將,風輪蕩鬼周將軍。

    面如藍靛朱砂發,銀牙巨目捕妖精。

    兩只金鞭提在手,音聲響處如雷霆。

    三界魔王俱喪膽,諸般鬼祟盡滅形。

    曾受玄帝親法旨,隨處顯應護壇所。

    臣等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周元帥寶誥,志心皈命禮。

    威鎮北天,德昭南土。

    騰騰黑霧,制離宮而滌蕩妖氛。

    巍巍煞炁,出巽戶而肅清壇所。

    風輪鼓動,千邪屏跡。

    火劍鞘出,萬怪滅蹤。

    隨混元以驅疾治病,輔斗司而散禍消災。

    至正至慈,大威大應。

    北方風輪,蕩鬼滅魔周元帥。

    混元一炁雷聲廣澤天尊。

    二十三,楊元帥

    楊元帥本名楊彪,漢朝時期人士,生于庚申年十月十六日。他是一名執掌刑獄的官員,任職期間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玉皇大帝敕封他為地祗,下察五方之兇穢,幽按十二閻君之橫縱,陽糾人間囹圄之曲直,陰鑒海岳之魑魅。

    東岳十太保之一。

    東岳大帝作為幽冥主宰。

    東岳大帝作為幽冥主宰,統治著極其龐大的陰間世界。 孤家寡人自然不行,就是人手少了也忙不過來。 于是,他手下設置了十分龐大的陰府官僚機構,以便處理陰間的各種事務。 重要的幫手除了十殿閻王,五道將軍,判官,城隍以外,還有東岳十太保。 

    東岳駕前十太保,分別是:

    岳府太保翊靈昭武溫元帥。

    岳府太保殿前司奏事李元帥。

    岳府太保轟雷火車鐵元帥。

    岳府太保大鐵圍山取人枷鬼劉元帥。

    岳府太保五岳都土地天下都城隍楊元帥。

    岳府太保英烈昭惠康元帥。

    岳府太保殿前都奏提點鬼神張元帥。

    岳府太保地府五通追攝生魂鄂元帥。

    岳府太保尋聲急取追攝死魂孟元帥。

    岳府太保酆都九曲追魂斬鬼韋元帥。

    楊元帥,名叫楊彪,據說他出生時,“鄰驚喊有飛虎至”,故起名為“彪”。

    據說他是漢代廷尉,也就是中央政府中執掌刑獄的高級官員,他性情溫順,判案公正。有個盜竊主人玩物的,皇帝想定他死罪,但楊彪按律條定了他盜竊罪,依法判處。他的一個老朋友觸犯了法律,給了楊彪千金“好處費”,請他高抬貴手,楊彪面對得金連眼睛也不眨一下,對老朋友說:“你這是把我推進臟水坑,讓我和你一塊挨罵!”堅決分文不受。分別對朝廷中那些受寵大臣犯法的決不手軟,就是皇帝求情也不行。

    楊彪死后,被玉帝封為地祗。

    他“下察言觀色五方之兇穢,幽按十二閻君之縱橫,陽糾人間囹圄之曲直,陰鑒海岳之魅魑”,責任重大。特別是作為東岳十太保之一的陰帥,“察人鬼,斷兇頑,校牛頭馬道之關,剖巖林水國之藏,無不可者。”

    在《北游記》中,真武手下三十六天將中也有楊彪。

    他本是個吃人的妖怪,在地下開了無數地坑,行路之人黃昏時過此,跌入坑中,楊彪便捉而食之。

    后真武祖師帶部將設法將其降住。

    玉帝封其為“地祗元帥”。

    其誕日為農歷十月十六日。

    二十四,呂元帥

    酆都誅神殺鬼呂元帥,諱疫,居酆都糾察院,經常與酆都內壇,外壇,直壇,天醫等官將同時召請。

    在道法中的形象多是執大刀,天丁冠,白袍,紅靴,執掌九幽酆都律令,統領十地冥涂判官等,審核奸邪佞臣,職專誅神殺鬼。

    圣誕在農歷冬月十二日。

    有的道法中,也會召呂元帥誅斬尸神耗鬼,扶貴斷偽等。

    值得一提的是,酆都殺鬼呂元帥并不是九州社令陽雷提舉擊剝檢校使者呂元帥。

    九州社令陽雷呂元帥,諱魁,形象多是鬼相,金晴,肉角,白腦后數根紅發紅搭,膊腰系朝帶,遍身青色,右手執令字小黃旗,左手執鐵符。

    圣誕在農歷六月初十日。

    酆都殺鬼呂元帥多用于瘟法,酆嶽法中,九州社令陽雷呂元帥多用于社令法,水法中。

    地府職司有酆都考召院,酆都總錄院,酆都進奏院,酆都糾察院,酆都岱岳府,考校罪魂司等。

    酆都總錄院設判官等職,負責處理刑獄公事。酆都總錄院右判官,都轄六天宮鬼神公事,酆都總錄院左判官,參議北陰六天鬼神公事,酆都總錄院都大判官,通判北陰酆都總錄院鬼神公事。

    符檄,札文,牒文等文書,要上呈酆都糾察司。

    道教凡建九幽大齋,報答四恩,普度沉淪苦爽,一般都會行破九幽地獄法會。

    啟建三五日的小齋,不度國不度九幽,只度眾魂。九幽地獄,上屬北斗所治,又稱天一北獄。雖分布九方,各有其名,然后隨死魂生平惡念,以見其獄,非直陽世官府之有一定囹圄。所謂破獄,不過是假太上敕命符箓簡文之玄化以開宥。

    人皆言酆都黑法黑律,存乎黑而用乎黑,死后必入地獄為鬼官而無明焉。

    徐必大祖師曾詣鄭知微祖師祝香而禮請此事。

    鄭知微祖師曰:黑中終有光明現,長光還被黑消磨。

    又曰:明極則晦,晦極則明。此天地之常理也。祖師始悟真師之垂訓。且如光中治鬼祟。鬼必知其用。若用幽黑之法治鬼神,鬼神雖靈,終不知法官之為用也。

    酆都在北方,癸地為鬼戶,死炁之根,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萬里,其山有洞宮,皆鬼神之都,又稱酆都山,羅酆山。山內外各有十二宮,合為二十四陰宮。主考罰罪魂之所,其三宮九府二十四獄。故而,酆都大帝,又稱北方癸地酆都羅山五靈玄天北帝神君,居北陰酆都府,掌管幽都。

    眾生皆稟日月陰陽二炁所養,命系七元,炁系三十六曹,五臟系屬五帝,六腑系屬六宮,皆有邪穢,故為下鬼所亂,元精清炁不能降,令人民兇逆,不忠不孝,不義不慈,不仁不敬。命夭之后,皆入酆都而為罪鬼。酆都大帝,著黑帔,玄冠,青圭,坐玉局座,在空玄中。左右二侍真,著青衣,玄冠,執圭,光景燁然,放白玉毫光,紫炁慶云,照耀十方,取索罪籍,大神可乘光徑而下九幽索罪魂罪籍。

    酆都的山林草木,皆稟毒惡之炁,所生為鋒刃爍空,黑煙濛勃,晝夜不停,中有執罰神兵,常考理罪魂。酆都內有冥官鬼神主黑簿之司,皆濁炁凝滯為地之根,陰炁之主。三元八節之日,北帝冥官引出歷劫窮魂,責問罪釁端由,州縣鄉土墳墓所在,居住年代去處。或罪法深重,天未原赦者,即流殃見世子孫,災難自此而生。

    呂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三頭六臂,示臺斗垂芒之象。

    九令七律,掌岳酆遷舉之權。

    功參六合,德輔八圖。

    去偽存真,斬尸神以解唆誘之本。

    扶貴進賢,除耗鬼而啟生旺之路。

    蕩蕩神聰,赫赫威名。

    大靈大應,至公至正。

    瘟部攝毒使者,酆都殺鬼大神。

    元始一炁,監察萬靈。

    太乙五雷,廣舉天尊。

    雷霆總誥,至心皈命禮。

    先天后天,太易太初。

    自元始祖劫以化生,乃一炁分真而顯現。

    統轄風雷雨部,遍周天地水司。

    考邪治鬼神祇,內臺外臺將帥。

    各整威儀隊仗,悉令嚴肅戈矛。

    呼風喚雨,破廟誅邪。

    職隸宣行于三界,威靈遍徹于十方。

    自然而然,不有而有。

    包含造化,妙用古今。

    治邪怪則惡祟潛形,祛疫病則瘟魔束首。

    敬禮先天后天,雷霆諸司府院,各部官君將吏。

    雷霆仰啟咒曰:

    仰啟雷霆都司將。

    符圖法箓眾官君。

    歘火律令鄧元帥。

    銀牙猛吏辛天君。

    飛捷報應張使者。

    蒼牙鐵面劉天君。

    馬郭方鄧田大將。

    雷府蔣畢華雷陳。

    龐劉茍畢神通大。

    溫康岳孟顯威靈。

    靈官王馬二元帥。

    地司太歲殷將軍。

    火犀雷府朱元帥。

    斗中顓霸二雷神。

    天醫攻炁治病將。

    酆都府院眾祇靈。

    城隍社令功曹使。

    神虎何喬五道神。

    隊仗森森列左右。

    旌旗閃閃耀乾坤。

    劍戟戈矛常在手。

    槍刀斧鉞盡隨身。

    若有下邪截大道。

    攝赴雷獄便施行。

    掃蕩罡風迎帝駕。

    扶持道法救良民。

    吾今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二十五,溫元帥

    溫元帥,本名溫瓊,是泰山神東岳大帝麾下的猛將,東岳十太保之首。

    他是道教護法將神,與馬,趙,關并列,被譽道教四大元帥之一。

    在道教神話體系中,溫元帥是真武大帝屬下的三十六天將之一。

    泰山神作為陰間鬼魂的最高主宰,負責管理生死,懲治百鬼。

    在南北朝時期,東方朔所著《洞玄靈寶五岳古本真形圖》中提到,東岳泰山君統領五千九百名神將,他們主宰著生命與死亡的考驗。溫元帥作為這五千九百名神靈中的佼佼者,因其英勇剛毅,被東岳大帝封為“佑岳大神”。

    他的出生與神跡緊密相連:

    其父曾中舉,但年老無嗣。溫瓊父母誠心禱告,他母親夢見一神手持火珠自天而降,降胎為神。溫瓊出生時,左肋有二十四個篆書符文,右肋有十六個,他的名字“瓊”和字“小玉”也與母親的夢有關。

    溫瓊自幼聰明,七歲便學會步天星,十歲通曉儒家經典與天文地理。但在他十九歲時,科舉之路屢次受挫,深感失望。他立志要在死后成為泰山神,消滅天下的惡勢力。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中,溫瓊撿到一顆龍珠,形象瞬間變化,成為面色蒼白,頭發赤紅,藍身的怪獸,手持簡策,威風凜凜。他宣稱,只要有人行其法,誦其偈,慈愛人民,除妖驅邪,他定會顯靈。

    東岳大帝見其英勇,召他為佑岳之神。

    玉皇大帝賜予他“亢金大神”的稱號,玉環,瓊花與金牌為他加冕,金牌上刻有“無拘靈霄”四字。

    歷代張天師和葉天師皆用他的召喚法術為民眾除災解難,非常靈驗。宋朝時,

    溫瓊被封為翊靈昭武將軍正佑侯,正福顯應威烈忠靖王。

    溫元帥,農歷五月初五圣誕。

    溫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天庭上將,地府正神。

    道妙同人,斑竹村中施惠澤。

    德隆舍己,黃金闕內錫恩波。

    頂戴瓊花天門出入,手持環锏霄漢無拘。

    掌九幽急取人案之典,膺五岳神宗將首之班。

    正炁熒煌,威靈赫奕。

    大英大烈,大德大仁。

    玉皇殿前左亢金,翊靈昭武溫都統。

    二十六,高元帥

    高元帥全稱為九天錫麟金闕監生金盆送子高元帥,為雷部三十六主帥之一。是雷霆諸帥之中專管生育的元帥,位居九天監生司,司天下生育之事,催產保生,送子。

    高元帥奉雷祖法旨帶領左右護法先鋒,監生大神,送生童子,五雷兵將,監管生育,保祐婦女兒童,能催生保產,救護生靈,能解孤辰寡宿,祛邪。

    他左手持一金盆,右手執金鞭,胯下騎麒麟,體現雷法濟世度人為布道宗旨,并將愛護生命,監生護胎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

    據《玉樞寶經》載:

    世人夫婦,其于婚合……艱于嗣息,多是孤獨,若欲求男,即誦此經,當有九天監生大神,招神攝風,遂生賢子,于其生產之時,太乙在門,司命在庭,或有冤愆,或有鬼魅,或有禁忌,或有兇厄,致令難產,請誦此經,即得九天衛房圣母,默與抱送,故能臨盆有慶。所以,此日宜誦《玉樞寶經》。

    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高元帥受氣于始元太乙之精,托胎于蒼州高春公家,母梅氏,甲子年十一月甲子日子時出生,出生時為一團火,父母以為是怪物,便投于江中。后為藥師天尊抱之為徒,貌如冠玉,授仙劑以游世,凡猿劈腦,蛇破胎,鶴完頂,虎哽喉等諸奇癥,都可治愈。

    適遇一仙木,樗腹而腰口血水瀝瀝不止,帥憐而補之,仍以瓊華之露及天合之皮,而孔如天然。不意神蟲死其中也,托于人言:信而術亦大造,中之生,生人也,汝能去病于肘腋隨甲之下,以活世耶?”高元帥遍游于方內外,生之甚眾。玉帝憫其為仁亦苦矣,以為足為帝之心為物造命者,遂封以九天降生高元帥之職。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有:人之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故九月神布氣滿能聲,聲尚神具,九天稱慶,太乙值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圣母衛房,天神地祗,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誦《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于是而生。九天司命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夫人得還生于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

    《混元迷稟》有:人生天地之間,稟二炁之和,冠萬物之首,居最靈之地,總五行之秀。參於三才,與天地并,可謂至貴無倫矣。儻得人身,當自保愛,蓋生死界畔迷謬甚多。人身者,如立板走丸,得人身者,如沂流上船,此神王所以區區愍眾生不自覺知,輕生徇死,不貴人身而發為此問也。才得人身,又須詣南丹火煉池中,滌以黃華之水,然后投胎就舍,方始成人。

    可見,孩子的出生是在萬神唱恭,天真拱衛的莊嚴而神圣的氣氛下,一個個新的生命誕生。

    從表面看,這段描述生命孕育產生過程的文句中,似乎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飽含深切情感的話語,這種熱愛生命的理念,融貫于道教的各個流派,成為道教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

    高元帥的圣誕是農歷十一月初一。

    高元帥寶誥,志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混元雷府。

    稟先天真一之炁,作混元社雷之主。

    金闕監生,度關煞而坐草無虞。

    玉籙度命,解冤魔而臨盆有慶。

    難產血崩,悉仗默佑。

    未娩早夭,同荷神功。

    至神至威,大靈大應。

    元始一炁,統御萬靈。

    天醫社雷真君,雷霆廣慶天尊。

    二十七,殷元帥

    太歲統領殷元帥,姓殷諱郊。

    居北帝地司糾察司,被尊為,正將地司太歲,地司蕩兇院都雷殺伐主帥,神通莫測天尊等。

    全稱,北極御前顯靈體道助法馘精滅魔地司太歲主吏至德殷元帥,或,上清三界游奕司北帝御前掌管天星地曜統煞雷王都天百解太歲至德武光上將殷元帥等。

    據《道法會元》記載:

    殷元帥形象 “孩兒相,赤體,青面,青身,焦黃發(或紅發)豎起,頂上骷髏一個,項帶骷髏八個或十二個,豹皮護臀,兩眼出兩手,右金鍾,左印,中兩手,左黃旛,右豹尾,下兩手,左戟,右火劍,印堂中金光一條射人,赤腳,足下及徧身俱是飛火。

    以上描述的神仙就是太歲統領殷元帥也叫地司太歲殷元帥,地司猛吏殷元帥

    《三教搜神大全》記載:

    為商朝紂王的大兒子,他出生時為一肉球包裸,被作為妖孽,遭到讒害,棄遺于郊外,任其生死。適時金鼎化身真人經過,見祥云藹藹,紫氣騰騰,毫光四起。真人近而視之,乃一肉球。曰:此仙胎也。將劍剖球,得一嬰兒,抱歸水濂洞,求乳母賀仙姑哺而育之。法名金叮奴,正名金哪咤。又緣其棄郊之故,乳名殷郊。后修真得道,于天妃八寶洞中得黃鉞,金鐘,收伏“贙神鴉將”,又應真人令往掃帚山,征討十二強人,乃十二喪門哭鬼骷髏神。帥即往盡戮之,懸首掛頸胸而回。真人曰:此骨非他也,能助陣,一敲鬼哭神驚,人頭昏悶手軟,不戰自退。真人遂令其助周武王伐紂,元帥率雷震子等,勇為前鋒,顯威殺敵,并親斬妲已以報親仇。玉帝聞其有孝慈之德,又有斬妖之勇,乃敕封為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歲殺伐威權殷元帥。

    殷元帥與拜太歲

    俗話說,太歲當頭座,諸煞不敢當,五瘟并四氣,諸煞上天堂。禍淫福善,天有不易之經。捍厄扶衰,斗有垂慈之澤。是諸星曜,各秉威權。凡屬庶民,悉皆庇佑。不叩歲殿,疇代斗極施恩。得沐慈祥,爰慶藐躬獲福。每逢歲初春節期間,很多信眾都要到星宿殿為自己的本命神燒香,叩拜,送上奉獻,比肩接踵。特別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稱,本命年,是必須朝拜自己的歲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兇化吉,因為相傳“本命年”是“檻年”,此年為人處世必須如同邁過門檻一樣小心謹慎,以免摔跤。

    但很多信眾在春節的時候都會拜太歲,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要拜殷元帥。

    為什么要拜殷元帥呢?

    據《月令廣義》稱,“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凡吉事勿沖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道書稱太歲君由都雷太歲殷統管。

    殷元帥,因功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歲之職,掌地司蕩兇院,總管人間禍福,祛除邪魅,賞善罰惡,為主宰人間罪福之神明。六十甲子神(太歲星君)即歸其管轄。

    另據寶誥,殷元帥 “統諸部禁忌神煞,威鎮乾坤,運無上神通法身,功行宇宙。”“金鈴響處,魑魅魍魎盡潛藏,寶戟旋持,疫癘瘟癀皆遠遁。”總管人間禍福,祛除邪魅,獎善罰惡,神通莫測,可消災解厄,洗罪延生。

    在《殷帥祈請咒》贊曰:

    煞神聞言心膽碎,瘟疫擎拳悉退藏。

    上天稟令誅兇宿,下地司權斬鬼神。

    解厄御災于頃刻,去邪治病在須臾。

    《太歲懺》中云:

    吟偈仰啟北方殷太歲,斗口主令上將軍,威光赫奕通三界,殺氣騰騰凌五云,搖動金鐘邪祟伏,手持戈戕鬼神欽,煞神聞言心膽碎,瘟疫擎拳悉退藏,上天稟令誅兇宿,下地司權斬鬼神,解厄御災于頃刻,祛邪除病在須臾,二十四氣為吾使,七十二侯順我行,羅李二將向前去,黃幡豹尾謹隨身,特今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故,殷天君秉性剛直慈仁,常為世人驅邪救難。總管人間禍福,祛除邪魅,獎善罰惡,為主宰人間罪福之神明,文章中也說到六十甲子神即歸其管轄。

    所以我們信眾在拜太歲的時候也應該拜殷元帥。

    殷帥寶誥,志心皈命禮

    天潢帝胄,斗極魁罡。

    系根甲乙之鄉,調燮丙丁之政。

    積功于皇英十世,證道于金粒一朝。

    移孝作忠,備極慈祥之澤。

    代天育物,常孚請禱之殷。

    三頭應運顯神通,六臂垂威征梵力。

    轄六十甲子之官君,周三十二天之躔度。

    無愿弗從,有求斯應,消災解厄,洗罪延生。

    大悲大愿,至威至仁,皇英歲主,佐理瑤天。

    斗口協輔大元帥,靈華青帝至德太歲星君。

    殷帥祈請咒:

    仰啟北方殷太歲,斗口主令上將軍。

    威光赫奕通三界,殺氣騰騰凌五云。

    搖動金鐘邪祟伏,手持戈戢鬼神愁。

    煞神聞言心膽碎,瘟疫擎拳悉退藏。

    上天稟令誅兇宿,下地司權斬鬼神。

    解厄御災于頃刻,去邪治病在須臾。

    二十四氣為君使,七十二候順我行。

    羅李二將向前行,黃幡豹尾謹隨身。

    我今禮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最后,在道教法事中,通常在開工動土,起煞的道場中召請殷元帥臨壇助道。但在變神召將的時候。

    殷元帥地司的時候要念,地司主將殷元帥。

    亡事過關要念,讓關解煞主將殷天君。

    二十八,寧元帥

    東岳拷鬼寧元帥

    寧元帥,諱烈,字中慈,道法中稱其洞玄左垣運雷陽光元命大將寧天君,陽光勝威轟火大神,陽光霹靂寧神君等。

    神霄派雷法主將,洞玄道法主將,常見形象是青色面,狼牙,火冠,緋袍,金甲,朱履,執雷斧鉆或青紅面,朱發,緋袍,執火劍等形象。

    圣誕在農歷九月十八日。

    寧元帥,通常與洞玄右垣任元帥同時召請。在洞玄道法中,寧任二元帥又同洞玄劉元帥,邵陽雷公閭元帥,旸谷上將張元帥等合稱洞玄五雷神。

    有的道法中,以上洞玄五雷神,又同火鈴大將謝元帥,太乙玉玄朱元帥等同時召請。也就是說,寧任二帥在道法中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廣泛用于祈晴禱雨,提刑考邪,收魔治鬼等。

    據《洞玄玉樞雷霆大法》載,玉蟾真人曰:三五鐵面與九陽鐵面一也。自純陽而生一陽,冬至從復卦起子,故曰復陽雷。自一陽至純陽,從乾卦故曰天元雷。是復元雷,有少陽之神主之。天元雷有九陽之神主之。雷霆之將號曰鐵面,其義乃鐵是西北方正殺之炁,面乃向也。陽神朝北極之尊,按乎黑殺之權,蓋水自火生故也。故號鐵面。該道法中,寧任二帥同蒼牙鐵面劉元帥合稱天元雷三神王。

    寧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顯朱發青鬼之相,作洞玄教法之主。

    金鉆火劍,開化刑獄而鬼神稽首。

    清靜正直,宣演靈章而邪魔皈依。

    德鎮海瀆,恩遍乾坤。

    大威大應,至圣至慈。

    洞玄左垣,勝威轟火大神。

    運雷元命,陽光霹靂天尊。

    農歷十月,為“純陰之月”。

    由寒衣節的開啟,人與鬼界的聯系被視為最為緊密,鬼神之間的交流也最為頻繁,因此人們容易受到厄運和不利的影響。

    身弱之人可常念東岳拷鬼寧元帥?名諱,寧元帥是東岳大帝麾下的重要神將,主要負責驅鬼驅惡,對付邪靈附體,鬼魅上身等。

    二十九,程元帥

    程元帥,諱倉,即神霄驅雷霹靂程元帥,又稱玉清社令烈雷轟天霹靂程元帥等。

    是神霄雷法主將,常見形象是有頭戴天丁冠,有風雨鳳翅,無鳳觜鳳爪,手鐵索和金字令牌等,在行云動雨,誅鋤旱魃,剪滅妖霓,誅斬兇妖,追捕逆鬼等道法中使用廣泛。

    程元帥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所管轄的,三十六元帥之一。

    雷祖寶誥,志心皈命禮。

    九天應元府 ,無上玉清王。

    化形而滿十方 ,談道而趺九鳳。

    三十六天之上 ,閱寶笈 考瓊書。

    千五百劫之先 ,位正真 權大化。

    手舉金光如意 ,宣說玉樞寶經。

    不順化作微塵 ,發號疾如風火。

    以清凈心,而弘大愿。

    以智慧力,而伏諸魔。

    總司五雷 ,運心三界。

    群生父萬靈師。

    大圣大慈 ,至皇至道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程元帥圣誕在農歷冬月十八日。

    三十,李元帥

    道教雷部三十六將,李元帥。

    在道教中,雷部三十六將是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存在,其中一位名為李元帥的將領尤為引人注目。

    他被道經尊稱為“順靈昭化使”,同時也是東岳十太保之一。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李元帥,名李封,于隋帝壬午年五月五日降生于錦江口李芳之妻腹中。他天生剛直,力大無窮,曾為鄰居報冤仇,殺人后逃亡南海為寇。一日,他進入海神廟,偶遇強盜,李封毫不畏懼,將其擒獲,并釋放了所有被掠的男女。

    后來,李封在海上斬殺了一只巨鱷,使得航船得以平安航行,再無風浪之憂。他的英勇行為得到了玉帝的賞識,被敕封為先鋒之職。

    李元帥的傳奇故事不僅展現了他的勇猛與正義,也彰顯了道教雷部三十六將的神秘力量與崇高地位。

    李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位居岳府,職司巽位。

    足蹈風輪,頃刻巡游于九州。

    手執青符,須臾糾察于五岳。

    利物利人,濟死濟生。

    狐魈莫隱于林洞,奸佞難掩于幽暗。

    正炁凜然,神威浩蕩。

    大德大應,至仁至慈。

    岳府太保,殿前奏事。

    順靈昭化元帥,威靈廣順天尊。

    李元帥,諱太真,位列岳府十大太保,圣誕在農歷三月廿九日。

    三十一,張元帥。

    雷霆主帥張元伯。

    他的形象因時而變,頗為神奇。

    如肉角,紅發,青面,雙目,鷹喙,青身,雙肉翅,龍爪手足,紅裙飛仙帶。

    如遣召雷神,執敕召雷神皂旗,腰懸巨斧,搖撼旗幟。

    如少刻召雷回壇之時,卻插旗于腰問,雙手用力揮執長柄巨斧,開通雷路,猛作奮劈之勢,引領萬萬雷神,喧轟如云而至。

    如召遣赍章奏,則交腳幞頭,紅抹額,赤面圓目紅袍綠靴,左執章奏,右執斧,如直符狀,有破罡,風流,金火鈴,開天門諸神,皆從之。

    畫時念咒,畫完咒畢。

    咒語:

    五雷天醫張元帥,奉請“去病去災靈符”

    五方降真氣,萬福自來臨恭請“五雷天醫張元帥”

    一步天雷動。

    二步地水通。

    三步雷發火。

    四步霹靂通。

    五步五雷使者前掃兇惡。

    后驅孽龍,神靈神靈,上徹三清,五雷風伯,雷電奉行,星罡步至,與吾當先。

    三十二,三伍梅山張元帥

    道教尊稱為張大帝,是雷部三十六元帥之一,關圣帝君之從神,隸屬文昌帝君左官。

    他的尊號是九天輔元開化靈應張大帝七曲毓圣天尊。

    執掌送子,蔭護閨房產難,送生催生及難產等事務,因此也被稱為送子張仙?

    他原本是西漢末年南昌縣尉,因憂國憂民上書朝廷指陳政事,險遭殺身之禍。后來王莽篡位,梅仙為躲避追殺,隱居修道煉丹,祛病除妖,廣做善事,深得百姓愛戴。

    在道教信仰中,梅仙大帝被認為是不忌血污臟穢的守房神,因其守護生育的神職而聞名。

    他的故事和傳說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之一?。

    三伍梅山張元帥寶誥, 志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左宮。

    七十二化之法身,百千萬劫之運數。

    育嗣天下,演教人間。

    金彈竹弓隨身帶,孤辰寡宿滅形蹤。

    扶小子而衛通關,蔭閨房而護產難。

    聰明日益,痘疹減消。

    難育者祈之便育,難痊者禱之必痊。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九天輔元開化靈應張仙大帝七曲毓圣天尊。

    三伍梅山張元帥,誕辰是農歷十一月二十三日。

    三十三,任元帥

    任元帥,諱忠,字居仁,道法中稱其洞玄右垣運雷陰精元應大將任天君,玄精火鈴黑律大神,陰精霆烈任神君等,神霄派雷法主將,洞玄道法主將,常見形象是水色面、狼牙,火冠,皂袍,金甲,朱履,執雷斧鉆或青鬼面,朱發,皂袍,執火劍等形象。

    任元帥,通常與洞玄左垣寧元帥同時召請。在洞玄道法中,寧任二元帥又同洞玄劉元帥,邵陽雷公閭元帥,旸谷上將張元帥等合稱洞玄五雷神。

    有的道法中,以上洞玄五雷神,又同火鈴大將謝元帥,太乙玉玄朱元帥等同時召請。

    也就是說,寧任二帥在道法中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廣泛用于祈晴禱雨,提刑考邪,收魔治鬼等。

    據《洞玄玉樞雷霆大法》載,玉蟾真人曰:三五鐵面與九陽鐵面一也。自純陽而生一陽,冬至從復卦起子,故曰復陽雷。自一陽至純陽,從乾卦故曰天元雷。是復元雷,有少陽之神主之。天元雷有九陽之神主之。雷霆之將號曰鐵面,其義乃鐵是西北方正殺之炁,面乃向也。陽神朝北極之尊,按乎黑殺之權,蓋水自火生故也。故號鐵面。該道法中,寧任二帥同蒼牙鐵面劉元帥合稱天元雷三神王。

    任元帥寶誥,至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體天地陰陽之道,掌元皇樞機之令。

    節制雷霆,圣德廣昭于光明。

    掌握幽冥,律光遍覆于黑暗。

    輔正除邪,濟生度死。

    大威大應,至圣至慈。

    洞玄右垣,火鈴黑律大神。

    運雷元應,陰精霆烈天尊。

    任元帥圣誕,在農歷臘月十二日。

    三十四,郭元帥

    郭元帥,諱都,道教稱其天醫大圣,與炁醫大圣劉先,符醫大圣趙德合稱天醫三圣。

    天醫三圣在天醫法中使用比較廣泛,上清派,混元派,清微派,地司派等很多教派都有相關道法。

    當然,也是很多道醫通常請天醫三圣同六職治官,尚藥神吏攻炁治病,療魂育魄,整具形神,斬尸卻鬼等以安泰陰陽。

    延生保命,須假神威。

    宿疾沉疴,尤賴天醫。

    道教的天醫法比較普遍,諸如水法,符法,炁法皆是常用的。

    道教更有無天醫無以施咒禁的說法。可見,天醫法在符咒禁術治病中的重要地位。

    修煉天醫法是取得醫療法術的最基本途徑。

    天醫院合屬官將,通過廣運先天元陽混元道炁,雷霆真炁,五行生旺正炁等灌注見患者身中。

    自頂至踵,自手至足,上至泥丸宮,中至絳宮,下至涌泉底,三部八景,五臟六腑之內,搜出一應邪炁鬼炁毒炁,天行時炁,四時不正之炁,瘟疫毒厲之炁,陰陽不正之炁,飛游走土之炁,隨道光而攻出。通過請降天上之清炁攻出身中之濁炁,以天上之正炁攻地下之邪炁,以天上之神炁攻地下之鬼炁,以混元之道炁攻患身之病炁。

    道教在天醫法中往往通過用雷局望天門取炁吹布,布自己真炁運在病人身上,請天醫院的祖師官將疾速攻動患身。有炁攻炁,令炁運轉。有痰攻痰,令疾吐出。應患人身中四百四病一切諸證神符到處并與攻除,即請表里俱發,有汗攻汗,令汗發泄,有痰攻痰,令痰吐出,有邪攻邪,令邪攝伏,對證攻治。發汗者務要洪汗發泄,腫痛者務要腫消痛止。

    混元治病咒曰:

    混元一炁,高辛之余。

    付我弟子,疾攝疾除。

    五方正炁,布吾形軀。

    諸大功曹,如意攻行。

    謹召十大功曹,針砭小吏,布炁治病神員,天醫大圣,隨呼即至,遇召即臨,萬咒萬靈,不得違令。

    敢有違令,罪在雷霆。急急如律令。

    在黃籙齋中,通常請天醫大圣同青帝護魂君,白帝侍魄君,赤帝養炁君,黑帝通血君,黃帝中主君,六職治官,尚藥仙靈二官神吏,生形博士,治病功曹,收毒將軍,敷藥靈官,砭石小吏,扁鵲官吏,仙藥童子,拘魂制魄生化大將軍一切靈司臨壇為受度眾魂攝降真炁,醫治病苦,返生魂魄,整具形神。

    雷霆官將通過疾速布炁攻動,如楊柳隨風,炭火冶鐵。

    內攻五臟,外煉五體。

    在道教超度過程中往往也需要行天醫科,通過拜表上章,行符告簡依科奉行,消除罪魂一切怨氣后請天將攝其魂魄接引到天醫院或者天醫降臨寒林所以療其疾,以神水滌其腥穢,以法食消其饑渴,然后釋其執著之想,開其超度之方,妙用神功盡在行持之士。

    天醫大圣郭元帥,圣誕在農歷二月十八日。

    三十五,陶元帥

    陶元帥,諱公濟,是九霄掌法醫主令元帥雷聲應化真君雷霆驅邪治病陶天君。

    他與田元帥,崔元帥,劉元帥,高元帥合稱天醫直日五雷大神。

    陶元帥經常與鄧辛張三帥或龐劉二帥同時招請或役使。

    在《陶元帥寶誥》中,描述了陶元帥的神奇力量:

    玄黃混沌,龍漢分真。

    三天九霄掌法司,混元雷霆天醫院。

    攻炁退疾,總管五雷報應將軍。

    調理陰陽,發號施令。

    誅邪揖鬼,救旱除妖。

    憫橫夭之世人,修護持之藥物。

    運大悲大愿之念,治無名無證之方。

    起死回生,掀雷掣電。

    神威黑奕,功德克備。

    天醫主令元帥,廣濟大惠真君。

    太乙雷聲感應天尊。

    陶元帥的塑像和畫像在許多道觀中都很常見,他通常被描繪為戴天丁冠,鳳喙,肉翅,赤足,右手持劍,左手持藥瓶的形象。

    《北帝伏魔經法建壇儀》中提到飛天毒雷紏察陶公濟,統領兵級,立于坎宮,專一請降北方水炁,攝滅炎火之精。

    在《混元六天妙道一炁如意大法》中,陶元帥與其他混元派啟教祖師一起降混元正炁,運化妙藥靈丹,攻退病魔,保安幻體。

    此外,陶元帥還與龐劉二元帥,太一十神雷霆諸大天將,天醫六毒趙許二元帥,田崔劉陶高五大雷神等一起,降混元正炁,運化妙藥靈丹,攻退病魔,保安幻體。

    總的來說,陶元帥是一位充滿神秘力量的天醫主令元帥,他的故事和形象在道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陶元帥,圣誕在農歷三月十八日。

    三十六,天蓬提督尹元帥

    天蓬提督尹元帥,全稱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是北斗破軍星的化身。

    金眉老君后身,尊號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北極法主天蓬都元帥蒼天上帝,護國消魔真君,證果法云普覆天尊。

    居法陛下元應太皇府,是中國道教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四大護法天神之一,為北極四圣之首。

    天蓬提都元帥其貌顯三頭六臂或四頭八臂,均大忿怒像,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赤發,緋衣或黑衣,玄冠,金甲或赤甲,跣足,領神兵三十六萬眾,上輔玉帝,分司梵境,下臨泉淵,整隊元皇。

    天蓬提督寶誥,至心皈命禮。

    六龍陛左,九虎關中。

    現三頭六臂之威容,運七政八靈之洪造。

    帝鐘才震,萬圣齊臨。

    鉞斧輕揮,群魔碎滅。

    神光赫赫,常救護于眾生。

    真性巍巍,誓永興于正道。

    劈尸千里,斬鬼五形。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通天祈佑,延祥滌厄。

    保寧身命,北極天蓬。

    八十一軍大元帥,護國消魔真君。

    法云普覆天尊。

    天蓬元帥在中國民間和道教神話中存在較高的地位,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獨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顯驗。

    天蓬元帥所傳天蓬法廣泛存在于道教上清派支派,北帝派,神霄派等,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鐘,天蓬神尺,天蓬大法等廣泛流傳,影響較大。

    ?天蓬元帥,誕辰是正月十五?。

    謝謝閱讀,慈悲,慈悲,福生無量!!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APP|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私人毛片免费高清影视院|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国产娱乐凹凸视觉盛宴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AV电影院之毛片| 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日韩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无码AV动漫精品专区| 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91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又爽又黄无遮拦成人网站| 麻花传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超碰成人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宾馆人妻4P互换视频|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