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就是皇家無私情,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皇權的排他性和誘惑性。每當選擇下一任繼承人的時候,皇帝的每個兒子都會有野心和欲望去爭一爭。 而漢武帝駕崩之前發生了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自殺,其他兒子因此就有了機會。 1.武帝子嗣漢武帝劉徹生前一共有六個兒子,其中嫡長子劉據本來是非常合適的繼承人,但是由于漢武帝自己的昏聵以及奸人江充等人的設計,造成了巫蠱之禍,導致劉據自殺而死,僅留下幼孫劉病已。 而次子劉閎按說應該按順序成為繼承人,但是他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夭折了,自然也不可能成為繼承人。 剩下的四個兒子中則都有機會了,不過漢武帝最終選擇了最小的兒子劉弗陵。其中第三子劉旦被排除是因為漢武帝不喜歡他,而且他最后還在漢武帝面前表現了一些小聰明。 而劉弗陵即位之后,劉旦更是直接謀劃造反,結果被朝廷提前察覺導致失敗,不過為了穩定朝局只是對他警告。 不過劉旦沒有死心,反而再次與朝廷大臣勾結意圖再次謀反,這次造反失敗后沒有再被原諒,最終只能自殺。 其中第五子劉髆本來是有機會的,但是因為他的舅舅與劉屈髦合謀立他為太子,被漢武帝發現,他自然也沒有了機會。 本來他沒有機會,他的兒子還有機會,也就是劉賀。劉弗陵駕崩之后,劉賀擁為皇帝,但是他沒有能力,最終得罪了朝中大臣,被廢黜了。 第四子劉胥也想當皇帝,但是漢武帝沒有選擇他。為啥不選擇他,全在于他行事太荒唐,喜歡與熊搏斗。不說這種行為如何,萬一被熊給弄死了,豈不是又要政治動蕩。 2.劉胥的野心漢武帝駕崩之后,漢昭帝以及漢宣帝即位之后,都對劉胥進行了厚賞,畢竟這既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也是最親近的宗族兄弟。 劉胥則還是天天和自己養著的熊搏斗,按說天天這么玩應該沒有野心的,畢竟一不小心就沒了有什么意義,但他還確實有野心。 漢昭帝還在位的時候,劉胥就注意到漢昭帝年紀小還沒有后代,就有覬覦帝位的心思。漢朝還處于講究讖緯的年代,而劉胥的封地楚地更為崇巫信鬼,于是劉胥就請來巫女李女須下神詛咒。 李女須為了錢財在劉胥面前表現出請來漢武帝的模樣,還說一定要讓劉胥當天子,因此劉胥賞賜給她很多錢,讓她到巫山祈禱。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劉胥就認為是李女須的祈禱得到了應驗,更是認為她是一位了不得的巫師,也對自己的計劃更有信心。還好此事沒被朝廷知道,否則他就要隨漢昭帝去了。 等到霍光等人征召劉賀入京立為皇帝之后,劉胥再次讓李女須進行祈禱詛咒,然后劉賀僅在位二十七天就被廢黜,這更是加強了劉胥對李女須的信任,賞賜給了李女須很多財物。 3.詛咒暴露等到漢宣帝即位之后,劉胥則認為廢太子的孫子怎么能被立為皇帝呢,然后又將希望寄托在李女須身上,讓她詛咒漢宣帝。 這個時候楚王劉延壽因為謀反自殺,而劉胥的女兒是其小舅子的妻子,所以雙方經常互贈禮物,私下也常有聯系,劉胥因此牽涉其中。 漢宣帝沒有借此機會治劉胥的罪,還賞賜給劉胥不少禮物,讓劉胥對漢宣帝的觀感好了不少。后來劉胥聽說漢宣帝已經立下太子之后,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了,于是就停止了詛咒。 后來劉胥的兒子劉寶因為殺人被剝奪爵位,回到廣陵后又與劉胥的姬妾私通。此事被發現之后劉寶被關入監獄,后來又被誅殺。 丞相趁機上奏剝奪劉胥的射陂草田,此奏得到了漢宣帝的批準,劉胥因此對漢宣帝又仇恨起來,再次讓巫師像以前一樣詛咒。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更何況劉胥玩的還是漢朝非常忌諱的巫蠱之術。后來劉胥詛咒之事被朝廷發覺,開始調查此事,劉胥非常害怕就將知道此事的巫師與宮人全部毒死。 ![]() 公卿都請求誅殺劉胥,于是漢宣帝派遣廷尉、大鴻臚前往審訊。劉胥借口此事太過久遠記不清,然后返回后宮與家人舉行酒宴告別后自縊而死。 由于他死前曾對兒子說皇帝對他恩情很重,是他辜負了皇帝,希望能夠暴尸荒野或者薄葬,漢宣帝最終赦免了他的幾個兒子的死罪。 4.結束從劉胥的行為來看,他就不是當皇帝的材料。想要做皇帝至少應該遠離危險的事情,不該與熊搏斗。 此外,劉胥將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詛咒上,說明他沒有認清楚做皇帝的本質,在這一塊屬實不如他的兄弟劉旦。 可見劉胥是被欲望迷住了眼睛,沒有認清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