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鄧鵬偉 北京時間2月22日,U20國青在U20亞洲杯八強賽中不敵沙特,無緣賽事四強的同時也失去了2025世青賽的資格,雖然事隔多日,但關于國青的話題依然很熱。 一支U20的國青為什么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度?原因就是,這支國青與球迷心目中的“中國隊”太不一樣了,技術嫻熟、心態自信、打法流暢……一系列幾乎可以用在外國強隊身上的美好詞匯差不多都可套用在這支國青身上,雖然最后時刻被沙特絕殺,但國青球員賽后淚灑賽場的一幕還是讓眾多球迷共情。而在賽后的評論中,以往對中國成年國家隊那種挖苦、批評基本不見蹤影,球迷更多感到的是惋惜。 為什么國青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除了球隊體現的實力以外,本屆國青涌現了王鈺棟、依木蘭、蒯紀聞等一批非常有特點的球員,特別是依木蘭,更被球迷譽為“中國的羅德里”,而這些球員,是中國隊多年沒能出現的“天才球員”。不出意外,這些球員成年之后將會是國家隊的棟梁,球迷們可以憧憬未來,這些球員能撐起國家隊。 自從2005年國青“超白金一代”亮相世青賽后,20年來,沒有一支國青能夠代表中國出現在世青賽的舞臺上。現在,新生代國青是最接近世青賽的一支球隊,可惜的是,他們在第95分鐘被沙特人扼殺了夢想。 新生代國青的崛起得益于北京奧運前后國家重視足球青訓的政策。在當年中國足球界不斷強調“重視并強化足球青訓、校園足球助力足球人才普及”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接觸足球的年齡更小,甚至提前到學齡前。像本屆U20國足的2005/06年齡段球員,絕大多數都是在4、5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足球,隨后在學校或足球青訓機構逐步鍛煉成長。為配合球隊做好決賽階段備戰,從去年早些時候球隊正式豎旗至今年2月初,中國足協為他們聯系了不少于20場熱身賽,其中不乏韓國、伊朗、沙特、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這樣的同齡強隊。經過打磨的U20國足實戰經驗明顯強于過往幾屆國字號梯隊,他們也被稱為“近十年最好的國青隊”。 重視青訓是所有足球強隊能夠取得好成績的基本前提。西班牙依靠哈維、伊涅斯塔等一批球員,在2010年世界杯前后連奪三屆大賽冠軍。在沉寂數年后,以亞馬爾為代表的新一批球員再次崛起,幫助他們贏得了2024年歐洲杯。拉瑪西亞訓練營也成了世界青訓的天花板,他們源源不斷地為西班牙輸送大量人才。 所幸的是,中國足協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據媒體透露,除了新生代國青展示了不俗的實力外,中國的U17、U15梯隊的實力更強,在亞洲范圍內已可以與任何強隊抗衡。一組數據表明,中國的青訓球員已從以前的數千、幾萬進入到十萬級別,正是有著眾多的人才儲備,才涌現出王鈺棟等拔尖的人才,誰都知道,在幾千人中選拔一支國家隊和在十萬級別的球員中選拔一支國家隊,哪支球隊的實力更強。 中國現任足協主席宋凱上任之初就明確表示,將把青訓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正在踐行“諾言”,一系列的政策,一系列的比賽都劍指青訓。據媒體報道,宋凱為了中國的青訓,只帶一個翻譯便前去德國洽談青訓事宜。 有了足協帶頭和組織,中國足球的青訓正空前“熱鬧”起來,而這正是中國足球未來“翻身”的根本。 球迷們相信,中國足球的“春天”應該不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