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2月21日發表題為《光纖——無人機戰爭進入新階段》的報道,內容編譯如下: 俄烏戰爭早已經演變成一場無人機戰爭——無論是遠程無人機還是所謂的“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交戰雙方都將它們作為替代火炮的武器,并且這些無人機的性能似乎每天都在提升。 光纖無人機相比傳統無人機具有很獨特的性能,非常適用于一些特定的軍事領域。 與此同時,電子戰手段(如干擾器)也在不斷改進,以對抗各種無人機。烏克蘭方面最近致力于提高電子戰能力,因為俄軍在這一領域尤為強大。 然而,自去年夏天以來,戰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無人機,電子戰手段對其無能為力,因為它們不使用無線電波。這種無人機被稱為“光纖無人機”,由操作員通過一根很長的光纖控制。盡管2023年烏克蘭就有了首款這樣的無人機,但在基輔,起初幾乎沒有人相信光纖無人機在前線實戰中的應用前景。 俄羅斯的情況則不同:在烏克蘭對庫爾斯克地區的突襲中,俄軍首次大規模測試了這種無人機。2025年1月初,當烏克蘭再次在庫爾斯克發動規模較小的進攻時,大量視頻顯示,烏克蘭的電子戰手段對俄羅斯無人機非常有效。不過,這些手段對早已在所有重要前線投入使用的光纖無人機卻毫無作用。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去年12月底強調:“我們正在贏得對俄羅斯的無人機戰爭。”他指出,俄羅斯大規模轉向使用光纖無人機,對烏克蘭來說是一個大問題。“這是今年的趨勢。2025年,我們必須共同尋找解決方案,以有效對抗大量光纖無人機。” 然而,烏克蘭不僅需要對抗這種無人機的手段,還需要擁有自己的光纖無人機。最近,烏克蘭國防部已向國內制造商發出明確信號:前線部隊急需這種無人機,國家愿意大量采購。 據報道,目前約有25個團隊正在參與開發烏克蘭自己的光纖無人機。烏克蘭總參謀部也在去年底宣布,最重要的測試已經完成。如果能很快啟動批量生產,從3月開始,俄羅斯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可能會有所減弱。 烏克蘭目前使用的光纖無人機大多由志愿者提供,數量較少。預計到今年秋季,俄烏雙方使用光纖無人機和FPV無人機的數量將基本持平。 盡管光纖無人機具有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會完全取代FPV無人機。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第13旅一個反坦克連的排長伊霍爾·拉伊科夫向《烏克蘭真理報》表示:“理想情況下,部隊應該配備多種不同頻率的FPV無人機、具備機器視覺的無人機,以及大量光纖無人機。” 他認為,每種手段都有其獨特的優勢,能夠完成必要的任務。“例如,光纖無人機可以用于防御敵方裝甲車輛的進攻,”拉伊科夫說,“它們在霧天也能正常工作,并且不受敵方車輛上安裝的電子戰設備的影響。” 光纖無人機的另一個優勢是,操作員可以獲得非常清晰的視頻圖像,因此它們在偵察和摧毀潛在目標時非常有用。這個優點有助于區分誘餌武器和真正武器。此外,光纖無人機可以超低空飛行,距離地面僅2到3米,因此能夠判斷行駛的車輛中是士兵還是平民。 光纖無人機的缺點是飛行距離較短,通常不超過10公里。這與高昂的成本有關,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為彈藥留下足夠的空間——光纖越長,留給彈藥的空間就越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