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結婚是你唯一一次自己選擇家人的機會。 許多人在年輕時,往往會憑著一腔愛意,認定一個人,而毫不在意對方的家庭。 然而,原生家庭就像土壤一樣,決定著個體的性格、三觀等等。 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就曾表示,“一個人與其原生家庭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況且,在我國的婚姻模式中,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如果這個伴侶背后有一個不合適的家庭,那么結婚后的日子也不得安寧。 為了能夠順利結婚,部分人可能會在婚前刻意偽裝言行舉止,來彰顯自己為人可靠。 想要識破這種偽裝,較為靠譜的方法便是考察對方的原生家庭。 心理學博士林文采告誡道,孩子結婚時,千萬別找以下這三種家庭。 一、生活態度不同的家庭 在這世界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有些人將積極進取視為人生目標,有些人卻覺得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只要不違背道德法律,任何一種生活態度都是被允許的。 然而,如果成長在不同生活態度家庭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許多矛盾。 有位讀者私信告訴我她的故事:老公全家都是體制內的,婆婆的觀點就是“健康快樂,錢用完了下個月還會發”。 在婆婆的教導下,每個子女都毫無上進心。 客觀來講,這位婆婆的做法并沒有什么大的問題,而這位網友顯然是一個非常具備上進心的人。 然而,由于對生活的態度不同,卻讓一方心生不滿。 從心理學上來看,每個人的生活態度、觀念立場,都是在過往生活經驗中的偏好與不斷選擇的結果。 而這種已然形成的生活態度,是很難被改變的。 《周易正義》曾云:“同志為友。” 這句話的意思是,志趣相投的人才可以被稱之為朋友,通俗來講就是三觀一致、愛好相似。 實際上,在結婚伴侶的選擇上,也最好找一個志趣相投的人,才會避免許多矛盾和摩擦。 二、有惡習的家庭 選擇結婚伴侶時,許多家長排在首位的要求都是人品要好。 畢竟,再高的學歷、再多的錢財,終究是對方的,和自家孩子的關系不大。 只有人品好,才能共同營造出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對方家庭成員中有人沾染惡習,比如酗酒、網賭,甚至是家暴,那么也會影響孩子的精神健康。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糟糕的原生家庭環境,會使得成長在其中的孩子產生焦慮、抑郁、物質成癮等心理問題。 生理上的虐待(如家暴)會使孩子性格更加內向,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而情感虐待(如漠視)則會讓孩子的生活無意義感和方向感。 在糟糕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遇到事情很容易走極端,一不小心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有惡習的家庭也要慎重考慮。 三、斬不斷和孩子之間“臍帶”的家庭 在《今天的她們》電視劇中,梁清然(佘詩曼飾)在和前男友談戀愛時,由于前男友送了梁清然一條項鏈,就被他媽媽追到公司罵了一頓。 事后,當前男友找上門理論時,梁清然回懟道,“我覺得你和你媽媽之間有一條隱形的臍帶還沒有剪斷,你不如找一個跟你同年齡的媽。” 結婚是兩個經濟和思想獨立的成年人,共同組成一個小家庭。 因此,如何把握小家庭與各自家庭的距離十分重要。 在我國傳統婚姻模式中,家里的長輩總是出于好心會對子女的小家庭做出“指導”。 然而,如果不能合理地處理長輩的“指導”,就會引發小家庭的矛盾。 同時,在“重男輕女”觀念影響下的女孩,盡管在婚后也會繼續補貼自己的弟弟。 既然已經組成了一個家庭,那么就意味著夫妻倆是同一個陣營的。 任何有關的家庭決議以及經濟支出,理想情況是由夫妻雙方共同做出決定。 倘若其中一方分不清主次,完全聽從長輩的話,那夫妻雙方就會變成敵對方。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大小紛爭不斷。 總而言之,婚姻關乎一生的幸福,不僅要考察個人的品行,更要考察其背后的家庭情況。 只有選對合適的伴侶和家庭,婚后的日子才會和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