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科長曾泰!”,這是句對時下的年輕人非常陌生,但對于他們的父輩們卻無比熟悉的臺詞,一如六十多年前《冰山上的來客》里那句如今讓年輕人感覺一般般的“阿米爾,沖! ” 當膠片失去顏色,老明星被新明星取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 3月1日,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于洋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他曾是和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云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等等齊名的“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如今這份名單上只剩下田華、王心剛、王曉棠、祝希娟四人在世。 ![]() 于洋的逝世被視為中國電影黃金時代逐漸遠去的標志。 是的。新中國電影也有一個讓人炫目的黃金時代。 那個時期涌現了一大批至今仍堪稱佳作的好電影,《五朵金花》《小兵張嘎》《紅孩子》《智取威虎山》《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等等等等,類型豐富,故事動人,演員表演質樸純真,成為滋補了幾代人的精神食糧。 ![]() 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 潛入敵營的于洋手持短槍,指著國民黨特務頭子,大聲喊出自己名字——“偵察科長曾泰!”的一幕,就來自那個時期的佳片《英雄虎膽》(1958)。 ![]() 片中于洋飾演臥底偵察科長曾泰,憑借狡黠的眼神和真實戰場經歷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特工英雄代表。 飾演女特務阿蘭的王曉棠,只用三天就學會了開場驚艷了當時觀眾的倫巴舞,都是那一屆觀眾回憶這部諜戰片的經典時刻。但近些年重映時,此片段卻莫名被剪掉,讓人感喟不已。 ![]() 1962年,王曉棠與合作過的于洋等人一同被評為“二十二大影星”之一,后曾擔任八一廠廠長職務,擁有少將軍銜,也是中國電影史上唯一的女將軍。 《英雄虎膽》人氣之旺,至今居高不下。六公主每次重播《英雄虎膽》,收視率依然很高。 ![]() 如果拿青年時期的于洋跟現在年輕人熟知的角色比較,身材高大、濃眉大眼的他最有喬幫主蕭峰的風采。于洋也就此那一代觀眾心目中的男神。 1960年代初,蘇聯的“22個大明星”照懸掛在全國各大電影院進門處的大廳里,周恩來為此提出“我們建國都已經12年了,為什么不能掛我們自己明星的照片?應該有我們自己的明星嘛!” 于是經過長影、上影、北影、八一四大電影廠的推舉,最終由周恩來對“二十二大明星”逐一挑選。 主要突出新中國影壇的老、中、青演員隊伍,再結合當年能轟動一時、在民間引起空前反響者。 最后確定了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云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北京電影制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于藍、于洋、謝芳;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李亞林、張園、龐學勤、金迪;八一電影制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上海“青年藝術劇院”的祝希娟22人定名為“新中國人民演員”,俗稱“二十二大明星”。 ![]() 于洋能入選,最主要的原因就有電影《英雄虎膽》中他飾演的偵察科長曾泰太過深入人心,那是影響了很多少年的一個電影形象。 當然,于洋也不僅僅只有《英雄虎膽》。 ![]() 六歲隨母闖關東到長春的山東大漢于洋,1947年進入東北電影制片廠(長影前身),在短片《留下他打老蔣》飾演連長開始他的電影表演生涯,后來又參演了長影的新中國第一部長片《橋》,再后來進入北京電影廠。 《英雄虎膽》就是北影拍攝的。 在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的黃金時代,他出演了《中華兒女》《英雄虎膽》《青春之歌》《大浪淘沙》《山間鈴響馬幫來》等多部電影,享有廣泛贊譽。 ![]() 文革過后,中國電影曾經迎來又一段拍片高潮。 這一時期的好多電影在藝術成就上更高一些,但后來面臨好萊塢、港臺電影文化的“侵入”,封閉國門已久造成的“先天不足”,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但那些年仍有非常多的好電影先后涌現,如《芙蓉鎮》《牧馬人》《黑炮事件》《一個和八個》《瞧這一家子》《紅高粱》等等一大批。 于洋在1977年即轉型為導演,執導了《萬里征途》《大海在呼喚》等影片,其中《戴手銬的旅客》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盡管有模仿《追捕》的痕跡,但《戴手銬的旅客》仍不失為一部領國內風氣之先的懸疑片、動作片,而且還有著對動亂時期黑白顛倒的思考。 ![]() 影片講述文革初期,某科研單位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被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樣品也被盜竊……已經被打倒的老公安偵察員劉杰被誣陷流亡的過程中,與真正的兇手展開你死我活的殊死斗爭。 ![]() 這部電影非常成功,《英雄虎膽》是于洋演員生涯的代表作,《戴手銬的旅客》則是他導演生涯的最佳作品。 當年《追捕》在中國上映后,風靡全國,高倉健的硬漢形象讓彼時流行奶油小生的中國影壇為之一震。于洋飾演的男一號劉杰,就是高倉健式的硬漢形象。 ![]() 電影情節緊張,節奏快,并加入了現在看起來很笨拙的武打,讓一部傷痕電影充滿了商業片的元素。后來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和此片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年僅19歲的蔡明靠此片青蔥出鏡,飾演戰友的里坡也是著名的老演員,后來在94版《三國演義》中飾演了董卓。 ![]() ![]() ![]() 比所有情節和演員都經典的是片中的插曲《駝鈴》,蔣大為的演唱讓此歌成為超越時代的大陸金曲。 于洋也成為了劃時代的大明星。 ![]() 虎父無犬子。 十年動亂耽誤了的于洋,在80年代逐漸轉入幕后,他的兒子于曉陽也漸漸成為了導演。 他有兩部作品值得一提。 一是上映的商業片《翡翠麻將》。 ![]() 和80年代中后期不少國產商業電影類似,情節、風格抄襲好萊塢、港臺的類型片。 電影講述的是由麻將鬧出來的血案,懸疑噱頭夠,可是電影硬傷太多,但霹靂舞、健美操、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電腦參與推理破案等等,有意靠近時代潮流,但東施效顰痕跡過重,不過對于當時急著掙錢、見世面的中國人來說,《翡翠麻將》還挺受歡迎。 于曉陽的另一部知名作品是拍完卻一直沒讓上映的《女賊》。 ![]() 原著是嚴歌苓的前夫李克威發表在1979年第11期《電影創作》上,是傷痕作品的代表作。 該劇本主要講述了一個父母被迫害致死的孤女“黃毛”,混跡社會并最終成為賊王的故事。作品通過少女黃毛淪落為竊賊的遭遇,形象地揭示了十年浩劫中青少年的靈魂被扭曲的社會根源。 《女賊》籌拍時定的是由劉曉慶飾演女主角黃毛。但因作品本身觸及迫害、社會不公,又暴露了社會陰暗面,且有美化女賊之嫌,因而被擱置多年。 十年后,于曉陽決定拍攝此片,主創陣容非常強大。編劇是梁曉聲,女主改為了當紅的方舒,剛剛因87版《紅樓夢》走紅的鄧婕出演配角。于洋也力挺兒子,參與了演出。 ![]() 可惜的是因種種不足為外人所道的原因,此片至今沒有被允許上映。 而于洋的愛子于曉陽則在2005年初44歲時在火車上突發哮喘不幸意外離世。 2025年1月17日,與于洋風風雨雨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妻子楊靜病逝,僅僅過了44天,于洋也走完了他95歲,波瀾壯闊的一生。 于洋沒登上熱搜,看過《英雄虎膽》,知道《戴手銬的旅客》的年輕人不多了,父輩們的偶像很難成為兒孫輩們景仰的人物,歷史的車輪不停,但大地上留下過那一行深深的車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