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箱其實就像是一個“電力管家”,它把各種開關、儀表、保護裝置和輔助設備等按照電氣連接的要求,巧妙地安裝在一個金屬盒子里或屏幅上。這個盒子可以是完全封閉的,也可以是半開放式的。這樣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低壓配電箱。 在日常使用中,通過手動或自動開關,我們可以方便地控制電路的通斷,合理分配家中的電力資源。當電路出現問題時,保護裝置會迅速切斷電源或發出警報,確保家庭用電的安全與穩定。 可以說,配電箱是家中電路的核心樞紐,掌控著整個家庭的電力分配。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設備。如果發現安全隱患,我們可以及時處理。不過,很多剛開始接觸電氣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如何安裝和接線配電箱。接下來,我會詳細介紹配電箱的接線方式、安裝步驟以及尺寸選擇,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一、配電箱的接線方法 1、一般的動力配電箱進線是采用五線制,即A、B、C三路相線(一般顏色為黃綠紅),一路零線(顏色淺藍),一路地線(顏色黃色帶綠條紋)。出線根據需要。 ① 220V負載一般是取一路相線、一路零線、一路地線。 ② 380V負載,(比如380V交流電機)三相全取、再加接地線。(負載有就地控制的話也需要零線。 ③ 有特殊兩相380V的交流焊機,任意出兩相相線。再加接地線。接地線一般要求接上,但很多場合(比如工地)都不接的。一般進線是三相進一路3PIN的空開、斷路器、刀閘或者其他斷路器; 零線壓到接零端子排、地線壓到接地端子排。也有進線直接采用4PIN斷路器三路相線與零線同進,接地線壓到接地端子排的。 2、照明配電根據負荷大小,可以采用一路相線+一路零線+一路接地線;或者如上的動力配電220V。 二、配電箱的安裝方式 1、明裝配電箱,配電箱安裝在墻上時,應采用開腳螺栓(脹管螺栓)固定,螺栓長度一般為埋入深度(75~150mm)、箱底板厚度、螺帽和墊圈的厚度之和,再加上5mm左右的“出頭余量”。對于較小的配電箱,也可在安裝處預埋好木磚(按配電箱或配電板四角安裝孔的位置埋設),然后用木螺釘在木磚處固定配電箱或配電板。 2、暗裝配電箱,配電箱嵌入墻內安裝,在砌墻時預留孔洞應比配電箱的長和寬各大20mm左右,預留的深度為配電箱厚度加上洞內壁抹灰的厚度。在圬埋配電箱時,箱體與墻之間填以混凝土即可把箱體固定住。 3、配電箱應安裝牢固,橫平豎直,垂直偏差不應大于3mm;暗裝時,配電箱四周應無空隙,其面板四周邊緣應緊貼墻面,箱體與建筑物、構筑物接觸部分應涂防腐漆。 4、配電箱內裝設的螺旋式熔斷器,其電源線應接在中間觸點的端子上,負荷線應接在螺紋的端子上。這樣,在裝卸熔芯時不會觸電。瓷插式熔斷器應垂直安裝。 5、配電箱內的交流、直流或不同電壓等級的電源,應具有明顯的標志。照明配電箱內,應分別設置零線(N線)和保護零線(PE線)匯流排,零線和保護零線應在匯流排上連接,不得絞接,應有編號。 6、導線引出面板時,面板線孔應光滑無毛刺,金屬面板應裝設絕緣保護套。金屬殼配電箱外殼必須可靠接地(接零)。 三、配電箱的分類 1、固定面板式開關柜,常稱開關板或配電屏。它是一種有面板遮攔的開啟式開關柜,正面有防護作用,背面和側面仍能觸及帶電部分,防護等級低,只能用于對供電連續性和可靠性要求較低的工礦企業,作變電室集中供電用。 2、防護式(即封閉式)開關柜,指除安裝面外,其它所有側面都被封閉起來的一種低壓開關柜。這種柜子的開關、保護和監測控制等電氣元件,均安裝在一個用鋼或絕緣材料制成的封閉外殼內,可靠墻或離墻安裝。柜內每條回路之間可以不加隔離措施,也可以采用接地的金屬板或絕緣板進行隔離。 通常門與主開關操作有機械聯鎖。另外還有防護式臺型開關柜(即控制臺),面板上裝有控制、測量、信號等電器。防護式開關柜主要用作工藝現場的配電裝置。 3、抽屜式開關柜。這類開關柜采用鋼板制成封閉外殼,進出線回路的電器元件都安裝在可抽出的抽屜中,構成能完成某一類供電任務的功能單元。功能單元與母線或電纜之間,用接地的金屬板或塑料制成的功能板隔開,形成母線、功能單元和電纜三個區域。每個功能單元之間也有隔離措施。抽屜式開關柜有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換性,是比較先進的開關柜,目前生產的開關柜,多數是抽屜式開關柜。它們適用于要求供電可靠性較高的工礦企業、高層建筑,作為集中控制的配電中心。 4、動力、照明配電控制箱。多為封閉式垂直安裝。因使用場合不同,外殼防護等級也不同。它們主要作為工礦企業生產現場的配電裝置。 四、配電箱設置的注意事項 1、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內總配電箱和室外分配電箱或設置室外總配電箱各分配電箱,實行分級配電。 2、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如合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 3、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地區。分配電箱應裝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區。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 4、對于需要落地安裝的配電箱,應該安裝在距離地面50~100mm的地方,而且要求配電箱前側0.8~1.2m的范圍內,沒有任何雜物妨礙電力的供給,周圍環境通風、干燥。 5、箱體內的接線匯流排應該分別設立零線、保護接地線、相線,要保證配電箱內的各個元件、儀表以及線路等安裝牢固,整齊排列,要便于保養和維護。安裝完成之后,要將箱內的雜物和灰塵及時清除掉。 6、配電箱內的電器應首先安裝在非金屬或木質的絕緣電器安裝板上,然后整體緊固在配電箱箱體內,金屬板與鐵質配電盤箱箱體應作電氣連接。 7、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保護'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二臺以上用電設備。 8、配電箱和開關箱中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分段保護的功能。 9、安裝配電盤所需要的木磚以及鐵件等都需要事先埋好,明裝的配電箱應該用金屬膨脹螺栓固定。配線應該整齊地排列,并綁扎成束,活動的部位都需要固定住。 10、各種開關電器的額定值應與其控制用電設備的額定位適應。 11、施工現場停止作業一小時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斷電上鎖。 12、對配電箱、開關箱進行檢查、維修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 五、配電箱的尺寸確定 1、當電箱只是照明電箱或者小動力時,進線小于10平方時,如果開關位數小于20位時,開關寬度尺寸加起來再每邊加20MM就為電箱寬度,高度為開關高度加40MM,深度為開關最大深度加10MM。 2、當電箱只是照明電箱或者小動力時,進線小于10平方時,如果開關位數大于20位時,這時候電箱需要布置為兩排開關,開關寬度尺寸加起來再每邊加40MM就為電箱寬度,高度為開關高度加40MM,深度為開關最大深度加10MM。 3、當電箱只是照明電箱或者小動力時,進線小于10平方時,如果進線開關需要單獨一排時,開關寬度尺寸加起來再每邊加20MM就為電箱寬度,高度為開關高度加進線開關高度加40 MM,深度為開關最大深度加10MM。 4、當電箱為動力電箱時,或動力照明電箱時,算法基本與上面相同,不過當進線大于10平方時,要考慮進線的彎曲半徑一級接線端子要預留足夠的空間進線,當兩排布置開關時,應考慮開關的布線走線。 六、各類配電箱的安裝高度相關規定 配電箱/柜安裝高度: 參考依據:《04D702-1 常用低壓配電設備安裝》 4.4 配電箱(控制箱)根據箱體大小確定是落地安裝還是掛墻安裝,一般箱體高度為1.2m以上時,宜落地安裝。當落地安裝時,柜下宜墊高100mm,如果有電纜進出線時,還需在柜底預留基坑,以滿足電纜的彎曲半徑要求,基礎型鋼安裝及盤柜安裝還應滿足各項允許偏差要求。型鋼的固定的點間距不大于1000mm。 4.5 配電箱安裝高度應便于操作,易于維護。當箱體高度不大于600mm時,箱體下口距地宜為1.5m;箱體高度大于600mm時,箱體上口距室內陸面不宜大于2.2m。 電表箱: 參考依據:《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242—2011》 3.3.6:電能表的安裝位置除應符合下列規定外,還應符合當地供電部門的規定:電能表箱安裝在公共場所時,暗裝箱底距地宜為1.5m,明裝箱底距地宜為1.8m;安裝在電氣豎井內的電能表箱宜明裝,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2.0m。 計量表箱: 參考依據:《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T 50063-2017》 9.0.3:電能計量儀表室外安裝時,儀表的中心線距地面的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200mm;計量箱底邊距地面室內不應小于1200mm,室外不應小于1600mm。 儀表裝置: 參考依據:《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T 50063-2017》 9.0.2:測量儀表裝置宜采用垂直安裝,儀表中心線向各方向的傾斜角度不應大于1°,當測量儀表裝置安裝在2200mm高的標準屏柜上時,測量裝置儀表的中心線距地面的安裝高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常用電測量儀表應為1200mm~2000mm; 2 電能計量儀表和變送器應為800mm~1800mm; 3 記錄型儀表應為800mm~1600mm; 4 開關柜上和配電盤上的電能表為800mm~1800mm。 家居配電箱: 參考依據:《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242—2011》 8.4.1(條文):家居配電箱底距地不低于1.6m是為了檢修、維護方便。家居配電箱因為出線回路多又增加了自恢復式過、欠電壓保護電器,單排箱體可能滿足不了使用要求。如果改成雙排,家居配電箱底距地1.8m,位置偏高不好操作。建議單排家居配電箱暗裝時箱底距地宜為1.8m,雙排家居配電箱暗裝時箱底距地宜為1.6m;家居配電箱明裝時箱底距地應為1.8m。 配電箱: 參考依據:《電力工程直流電源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 5044-2014》 6.9.8:蓄電池柜內的隔架距地最低不宜小于150mm,距地最高不宜超過1700mm。 電供暖元器件: 參考依據:《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 50736-2012》 5.5.8:安裝于距地面高度180cm以下的電供暖元器件,必須采取接地及剩余電流保護措施。 配電箱: 參考依據:《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JGJ 39-2016(2019年版)》 6.3.6幼兒活動場所不宜安裝配電箱、控制箱等電氣裝置;當不能避免時,應采取安全措施,裝置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80m。 照明設備: 參考依據:《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 163-2008 J822-2008》 8.3.5:照明設備所有帶電部分應采用絕緣、遮攔或外護物保護,距地面2.8m以下的照明設備應使用工具才能打開外殼進行光源維護。室外安裝照明配電箱與控制箱等應采用防水、防塵型,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4,北方地區室外配電箱內元器件還應考慮室外環境溫度的影響,距地面2.5m以下的電氣設備應借助于鑰匙或工具才能開啟。 配電屏、柜: 參考依據:《機械式停車庫工程技術規范JGJ/T 326-2014》 4.6.34: 配電屏、柜宜在基礎槽鋼上安裝,并應采用螺栓連接,柜體應可靠接地;落地安裝的低壓電器底部宜高出地面50mm~100mm。 4.6.45:有線通信終端宜采用嵌入式壁裝設備,安裝高度不應低于1500mm且不應高于1700mm。 充電設備: 參考依據:《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GB/T 51313-2018》 4.0.4:當充電設備采用落地式安裝方式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室內充電設備基礎應高出地坪50mm,室外充電設備基礎應高出地坪200mm。 4.0.5:設備安裝高度應便于操作,設備人機界面操作區域水平中心線距地面宜為1.5m。 變壓器圍欄: 參考依據:《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 50053-2013》 4.2.2: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的變壓器四周應設高度不低于1.8m的固定圍欄或圍墻,變壓器外廓與圍欄或圍墻的凈距不應小于0.8m,變壓器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3m。油重小于1000kg的相鄰油浸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m;油重1000kg~2500kg的相鄰油浸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3.0m;油重大于2500kg的相鄰油浸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5m;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設置防火墻。 4.2.5:設置在變電所內的非封閉式干式變壓器,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8m的固定圍欄,圍欄網孔不應大于40mm×40mm。變壓器的外廓與圍欄的凈距不宜小于0.6m,變壓器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0m。 配電裝置: 參考依據:《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GB 50060-2008》 5.1.1:屋外配電裝置的安全凈距不應小于表5.1.1所列數值。電氣設備外絕緣體暈低部位距地小于2500mm時,應裝設固定遮欄。 5.1.4:屋內配電裝置的安全凈距不應小于表。 5.1.4所列數值。電氣設備外絕緣體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300mm時,應裝設固定遮欄。 火災報警控制器: 參考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 7.4.1:家用火災報警控制器應獨立設置在每戶內,且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采用壁掛方式安裝時,其底邊距地高度宜為1.3m~1.5m。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4-2007 》 6.2.2:控制設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壁掛式報警控制設備在墻上的安裝位置,其底邊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1.5m。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370-2005》 5.0.5: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后才能啟動。手動控制裝置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應設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裝高度為中心點距地面1.5m。 弱電箱: 參考依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 51348-2019》 21.5.4:設備間和電信間內壁掛式配線設備底部離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公共場所安裝配線箱時,暗裝箱體底邊距地不宜小于0.5m,明裝式箱體底面距地不宜小于1.8m。 21.6.3:集合點(CP)箱、多用戶信息插座箱、用戶單元信息配線箱應設置在建筑物的固定位置,安裝在墻面或柱上時底邊距 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 23.3.8:設備機柜:壁掛式設備中心距地面高度宜為1.5m,側面距墻應大于0.5m。 23.3.2:室外落地式線纜交接箱、配線箱及有源設備箱(柜)安裝底座應符合下列規定:底座基礎頂面距地面不應小于0.3m; 23.3.7:弱電間內的設備箱宜明裝,安裝高度宜為箱體底邊距地0.5m~1.5m。 26.6.4:進線間、弱電間(電信間)、弱電豎井內配置布線系統設備或信息網絡設施時,宜安放在通用19in標準落地或掛墻機柜內,并符合下列規定:掛墻機柜靠墻安放時,應采用螺栓固定,其柜底離地高度宜為1.0m~1.5m; 26.6.5:樓層弱電配線箱、分接箱和過路箱宜固定明裝在弱電間(電信間)、弱電豎井內墻上,箱底距地高度宜為l.0m~1.5m。 26.6.6:當受建筑條件限制,樓層不宜設置弱電間或弱電豎井時,可采用墻體內嵌裝樓層弱電配線箱、分接箱和過路箱的方式;配線箱或分接箱底邊距地高度宜為0.5m或1.5m,過路箱 底邊距地高度宜為0.5m。 26.6.9:用戶單元信息配線箱宜在用戶區域室內側墻上嵌裝或安裝在用戶19in標準機柜上,其安置的位置宜靠近金屬導管入戶的引入側;采用側墻嵌裝方式時,其箱體底邊距地高度宜為300mm; 26.6.10:樓層信息岀線盒宜采用暗裝方式,盒體底邊距地宜為300mm,并與附近暗裝電源插座安裝高度相同。 26.6.11:樓層管線在吊頂內敷設時,過路盒宜敷設在吊頂內且盒口朝下;當樓層管線埋地敷設時,過路盒安裝于墻上,底邊距地宜為300mm。 參考依據:《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242—2011》 11.7.2:家居配線箱宜暗裝在套內走廊、門廳或起居室等的便于維修維護處,箱底距地高度宜為0.5m。 11.8.4:固定式家居控制器宜暗裝在起居室便于維修維護處,箱底距地高度宜為1.3m~1.5m。 參考依據:《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GB 50846-2012》 5.2.3在公共場所安裝配線箱時,壁嵌式箱體底邊距地不宜小于1.5m,墻掛式箱體底面距地不宜小于1.8m。 參考依據:《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11-2016》 7.1.3:CP集合點箱體、多用戶信息插座箱體宜安裝在導管的引入側及便于維護的柱子及承重墻上等處,箱體底邊距地高度宜為500mm,當在墻體、柱子的上部或吊頂內安裝時,距地高度不宜小于1800mm。 7.7.2:在公共場所安裝配線箱時,暗裝箱體底邊距地面不宜小于1.5m,明裝式箱體底面距地面不宜小于1.8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