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思考】溫言暖語才是傾聽的開始 這是一篇十五年前的文章,昨天的公眾號文里提到過這篇,于是搜了一下文件,讀一讀還是蠻受用的。作為一名大隊輔導員,經(jīng)常要面臨學生講話。如何講,我們的學生才能聽呢? 眾多少先隊輔導員在每周晨會上講話講的都是大道理,同學們聽起來枯燥乏味,整個晨會變得嚴肅而毫無生氣。往往輔導員在上面大聲講,同學們在下面悄悄說。因為輔導員感覺到下面同學們在講話,于是便提高了自己的音量;而當輔導員提高了聲音的同時,同學們的講話聲也隨之越來越響。總之,很多時候輔導員的講話是無用的。 我校學生較多,近2300名學生,擁擠在一個只能容下1000左右學生做操的簡易操場上開晨會,本來就顯得雜亂,再加上暑期剛過,很多同學早已把習慣丟之腦后,所以整個會場讓人很難控制,幾次訓話均毫無效果,部分同學還是吵的管自己吵,玩的管自己蹲在地上玩,場面令讓人揪心! 冷靜下來細想,學生為什么不聽?為什么對輔導員的訓話一點都沒有反應?那還是我們的講話有問題,我們講的內(nèi)容同學們不愛聽,他們當然不聽。怎么辦? 首先,我嘗試著和同學們進行互動式的講話,并且在講話中多運用一些溫言暖語。一次有好幾個班級都出現(xiàn)了丟東西的現(xiàn)象,我在晨會上讓學生跟著念《弟子規(guī)》“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币淮?/span>,在教育學生早上來學校要馬上進行早讀時,我說上半句,讓同學們接下半句:“一年之計在于春,(生接)一日之計在于晨?!苯又?,又讓同學們跟讀“日入開我卷,日出把我鋤”。通過這樣互動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其中暗藏的道理。 其次,以敘述故事的方法來描述同學們的點滴進步和良好習慣的表現(xiàn)。因為每個孩子從小就喜歡聽著媽媽講故事長大,就像我們出去旅游時,如果沒有導游的解說,只是匆匆而過,好像也沒什么好玩的,只有在導游繪聲繪色地介紹下,我們才會豁然開朗、滿載而歸。其實,導游只不過是在我們所經(jīng)過的地方講了幾個故事而已。所以,用故事來引導學生以及用敘述故事的方法,來表述同學們的點滴進步和良好習慣的表現(xiàn),是教育同學們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一條很好的途徑。 一次,我在一個班級里給學生們講《好好讀書吧,將來會有用的》的故事,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聽得十分認真。在后來的故事分享當中,每個孩子都能娓娓道出他們的心得體會,也感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一片苦心。再后來的日子里,我還發(fā)現(xiàn)這個班的許多孩子,還在自己的鉛筆盒里裝著自己設計的勵志小紙條。 最后,我還經(jīng)常講述自己的感受,來表達對學生的期望。在晨會上,或在校園里各種演出、比賽前,我都會將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親眼目睹的事情,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講給學生們聽。學校經(jīng)常來客人或者領導,所以我特別注重同學們的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yǎng)。一些同學們見到老師或客人主動行禮問好,我看到了,就會把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表述給他們聽。時間、地點和人物都非常具體、清晰,讓當事人聽來大受鼓舞,其他同學們聽來真真切切。如:一次四(8)班的某某同學很有禮貌跟我打招呼,于是第二天的早操前就有了這么一段話“昨天四(8)班的某某同學見到周老師,很有禮貌地向我問好,我感到特別幸福!我想其他老師也會和周老師一樣希望能有這樣幸福的感受的,同學們你們愿意讓所有的老師都有這種幸福的感覺嗎?” 一次,市教研室的某教研員來學校指導工作時,被同學們的這種文明禮貌的行為所感動,感慨地說:“我好像只有上次去金華的一所名校學習時,才受到過這樣的待遇,沒想到今天在這樣的一所農(nóng)村學校里也能受到如此待遇(向客人行禮問好)。你們的孩子做得真好!” 當然,這一番話又將是我第二天晨會的講話內(nèi)容。 行文至此,我真正明白學生不愿意聽,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聽,而是我們講得不好。作為老師,您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嘗試改變一下自己。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