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本文編輯字數3501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工作堆積如山,人際關系緊張,生活節奏快到飛起,壓力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夜晚的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或者即使睡著了也容易驚醒,睡眠質量大打折扣。 你有沒有想過,壓力為什么會讓我們睡不著? 除了我們常說的心理因素,比如焦慮、擔憂之外,生理層面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今天,我將從一個你可能忽略的角度,來深入剖析壓力與失眠之間的隱秘聯系。 壓力與失眠,健康的隱形殺手 壓力是我們身體的一種應激反應,當我們感受到威脅或挑戰時,身體會啟動一系列復雜的生理機制來應對。 這原本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而發展出來的一種保護機制。 然而,現代社會的壓力源往往是慢性的、持續性的,我們的身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就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 失眠,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常見的表現。① 長期失眠的危害絕不僅僅是第二天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下降那么簡單。 它會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增加患病風險;會影響我們的內分泌系統,導致激素失衡;還會影響我們的心血管系統,增加心臟病、高血壓的風險。 更不用說對情緒和認知功能的影響,長期失眠還容易引發焦慮、抑郁,甚至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② 壓力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導致我們失眠: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經常忽略的,而且也是我們可以日常干預的,那就是——缺鎂。 鎂,被忽視的“睡眠守護神” 鎂缺乏和壓力都是現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狀況,而且這兩種狀況會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壓力加速鎂流失 當我們處于壓力狀態時,身體會分泌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 這些激素的釋放會導致細胞內鎂離子轉移到細胞外,血液中的鎂濃度會暫時升高,這是短期應激反應。 然而,這種升高是暫時的,身體會通過腎臟排出過多的鎂,但長期下來,就會導致體內鎂的流失增加,最終可能造成鎂缺乏。④ 動物實驗表明,在急性應激刺激下,動物的血鎂濃度會短暫升高,這可能是應激反應初期鎂從細胞內釋放到細胞外的結果。⑤ 然而,隨后,腎臟會加速鎂的排泄,長期應激會導致鎂的凈流失。 長期處于壓力環境下的動物,如長期噪音刺激、低溫環境、限制活動等,都表現出血鎂水平下降,甚至出現鎂缺乏的癥狀。⑥ 人體研究也發現,在經歷應激事件,如考試、睡眠剝奪、心理壓力等后,人體血鎂、紅細胞鎂水平會下降,尿鎂排泄會增加,表明應激確實會導致人體鎂的流失。⑦ →鎂缺乏加劇壓力敏感性 另一方面,鎂本身在神經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鎮靜劑”的角色。⑧ 它可以抑制興奮性神經遞質,如谷氨酸的活性,促進抑制性神經遞質,如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從而幫助我們放松身心,對抗壓力。 如果體內鎂含量不足,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就會增加,我們對壓力的敏感性也會提高,更容易感到焦慮、緊張,壓力反應也會更加強烈。 研究發現,喂食低鎂飲食的動物,更容易表現出焦慮、抑郁等應激相關的行為。 例如,在“明暗箱測試”中,鎂缺乏的小鼠更傾向于待在黑暗的區域,這被認為是焦慮行為的體現。⑨ 在“強迫游泳測試”中,鎂缺乏的大鼠不動的時間更長,這被認為是抑郁樣行為的體現。⑩ 研究表明,在長期承受壓力的人群中,亞臨床的慢性鎂缺乏相當普遍,比例甚至高達45%。? 另外,有臨床試驗表明,鎂補充劑可以有效改善壓力相關的癥狀,如疲勞、易怒、睡眠障礙等。? 例如,一項針對俄羅斯女性的研究發現,補充鎂劑可以顯著緩解慢性情緒壓力帶來的不適。 另一項研究發現,給壓力較大的男大學生補充鎂,不僅可以提高紅細胞鎂含量,還可以降低血清皮質醇水平。 如何科學補鎂 鎂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我們的情緒,骨骼,睡眠等都需要它,它是細胞的能量因子,參與全身細胞能量的代謝。 可以說,身體缺乏鎂,細胞沒有能量進行代謝,就如同汽車沒有油一樣無法啟動。 因此科學的補充鎂,也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必修課。 →天然食物攝入鎂 對于低碳生酮飲食的朋友來說,有很多食物都是優質的鎂來源,我們可以選擇: 黑巧克力,三文魚等深海魚類,牛油果,深綠色蔬菜,南瓜籽,海藻類如紫菜,發酵的奶制品和豆制品,如開菲爾酸奶,豆豉等,紅色肉類,如牛羊肉。
這些食物都富含鎂以及其他的營養物質,而且對與低碳er也是十分的友好,多吃這些食物,會讓你情緒更穩定哦。 →選擇合適的鎂補劑 通常來說,男性推薦每日攝入400mg的鎂,女性推薦量為300mg。 但是對于壓力大,失眠,年齡大以及高碳水飲食者來說,需要更多的鎂。 如果擔心膳食攝入的鎂不夠的話,我們還可以通過鎂補劑來補充足夠的鎂。 如果你失眠的話,建議選擇甘氨酸鎂和蘇糖酸鎂,各一粒是不錯的配搭。 市面上有很多種鎂補充劑,大家需要小心的是,不要買到氧化鎂(MgO)。 MgO形式的鎂生物利用度最低,也就是說,吃了之后身體根本吸收不了那么多鎂。? 因此,你最好選擇生物利用度高的鎂補劑,比如氯化鎂,蘋果酸鎂,甘氨酸鎂,L-蘇糖酸鎂等。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和鎂是一個team,維生素D能夠幫助你的身體,更好的利用鎂。 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鎂的吸收,降低尿鎂排泄,以及幫助鎂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因此,要使鎂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身體,不妨多曬曬太陽,補充足夠的維D能讓你事半功倍。 →平衡鈣鎂比例 鈣和鎂是競爭對手,兩者都是必需的礦物質,但它們會爭奪相同的腸道受體進行吸收。 如果你想提高鎂水平,那么最好避免服用高劑量的鈣補充劑,可以食用各種富含這兩種礦物質的食物,而不是嚴重依賴一種來源。? 如果你需要同時服用鈣和鎂補充劑的話,也可以交替服用。 →保持腸道健康 為了讓你的身體充分吸收鎂,健康的腸道是必不可少的。 腸道健康狀況不佳,包括菌群失調,會減少腸道對鎂的吸收,因此促進腸道健康,對促進鎂吸收來說勢在必行:?
關鍵的瘦龍說 壓力、失眠、鎂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交織網絡,而鎂正是其中的重要紐帶。 通過調整飲食,保持充足的鎂攝入量,我們或許能夠有效地改善我們的壓力應對能力,幫助我們睡得更好,保持身心健康。 所以,別忘了關愛自己的身體,確保鎂的充足攝入,讓壓力不再成為生活的絆腳石。 除了多吃含鎂的食物以外,選擇合適的鎂補充劑,補充足夠維生素D,平衡鈣鎂平衡,保持腸道健康,都會讓你事半功倍。 參考鏈接: ①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5137920/ ②https://www./articles/s42003-021-02825-4 ③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7045300/ ④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7761127/ ⑤https://pubmed.ncbi.nlm./4397378/ ⑥https://pubmed.ncbi.nlm./29392116/ ⑦https://pubmed.ncbi.nlm./10761188/ ⑧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6024559/ ⑨https://pubmed.ncbi.nlm./12600702/ ⑩https://pubmed.ncbi.nlm./16227649/ ?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5786912/ ?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11557730/ ?https://pubmed.ncbi.nlm./2407766/ ?https://pubmed.ncbi.nlm./1992050/ ?https://pmc.ncbi.nlm./articles/PMC5926493/ ?https://www./science/article/pii/S24056545210019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