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午夜書屋 午夜半卷書 2025年03月06日 22:54 陜西 01 含淚啃完生活的苦,你依然可以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人生的開端,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么孫少平的關鍵詞,一定是命途多舛。 在《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出生在一個極度貧瘠的農村家庭。 家境的貧寒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的父親孫玉厚老實巴交,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母親多病,哥哥孫少安早早挑起家庭的重擔,而他和妹妹蘭香則在貧困中艱難求學。 少平的生活充滿了無盡的苦難,他的苦,如果放在當今社會,幾乎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每天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吃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稀粥; 甚至在學校的集體食堂里,他總是默默地等到最后,才去端那份最差的“丙菜”。 然而,這些物質上的匱乏并不是最讓他痛苦的。 真正讓他感到煎熬的,是精神上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迷茫。 他渴望知識,渴望走出這片黃土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現實卻像一道無形的枷鎖,將他牢牢困在雙水村。 然而,少平并沒有被命運扼住咽喉。 他深知,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現狀。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書籍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每一本書,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他看到了保爾·柯察金的堅韌不拔;在《牛虻》一書中,他感受到了先輩們的熱血與激情。 這些書籍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 正如《老人與海》中所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假如這種苦難,放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身上,會是什么樣的結果?估計很多人會選擇躺平、隨波逐流。 孫少平沒有被貧困和苦難壓垮,而是不斷地思考自己該如何擺脫困境,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不斷認識自己,修煉自己,突破自己,才能真正改變命運。 就像梭羅所說:“只有在我們醒著時,每一天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即使太陽升起,也僅僅是時間的流逝。” 一個人真正的覺醒,從來不是等來的,而是要主動出拳,打碎命運的枷鎖,讓被鎖喉的靈魂慢慢蘇醒。 即使面對一個破爛不堪的家,面對無盡的苦難,也不能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02 執行力,才是人生的分水嶺 孫少安是雙水村有頭有臉的人物,他18歲就干到生產隊隊長,帶領一隊男女老少,熱火朝天地生產勞作。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18歲的時候在干什么?躺宿舍通宵打游戲、逃課睡懶覺? 孫少安有一股子力氣,像老黃牛一樣,每天勤勤懇懇下地勞作。 然而,就算流干最后一滴汗,年底分到的糧食,還是填不飽全家的肚子。 全村上下沒有幾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少安敏銳地發現,按部就班的勞作,不會出人頭地,也不會讓生活更美好。 于是,趁著改革的春風,他辦起了磚場,拉上村民一起致富。 在他剛開始張羅磚場時,面臨著諸多困難:資金短缺、技術不足、市場不穩定…… 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而是憑借著超強的毅力,一步步克服了這些難題。 他四處奔波,籌集資金;他虛心請教,學習技術;他不辭辛勞,日夜操勞。 他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磚廠逐漸走上了正軌,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命運并沒有因此放過他。 正當大家對未來有了盼頭時,少安的幾窯磚,被請來的“二把手”師傅燒壞了,孫少安瞬間失去了所有,跌落到命運的谷底。 易卜生說過:“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于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 少安沒有被命運打倒,他重新振作起來,再次辦起了磚廠。 這一次,他更加謹慎,更加努力。 最終,磚廠不僅恢復了生產,還擴大了規模,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明星企業。 少安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干勁,只要是他認準的,不管有多大困難,都要堅持完成,這種超級執行力,助他實現了人生的夢想。 反觀我們,在最該奮斗的時候,選擇安逸的生活;在該吃苦的年紀,選擇咸魚躺平; 看到同齡人遠超自己時,又抱怨生不逢時,長吁短嘆,自怨自艾。 其實這世上,沒有誰生來就是成功人士,沒有誰一出生就是贏家。 真正的強者,即便被烈火淬煉到只剩一具白骨,也能在最后一次翻身中逆風翻盤。 少安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屈的靈魂,強大的執行力,才是人生真正的分水嶺。 把懶惰放一邊,把消極收一收,把行動力提一提,把畏難放一放。 從微小的事著手,你終會抵達夢想的彼岸。 03 內心堅定,才無懼逆境 馬丁·路德金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 在面對困境時,一個人堅定的信念,是戰勝困難的終極密碼。 文中的孫少平,在熬過苦難的折磨后,終于走出了平原,成為一名煤礦工人。 煤礦的工作環境極其惡劣,每天都要面對生死的考驗。 然而,少平從未退縮。 走出黃源地頭的那一刻,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不干出個人樣,絕不回頭。 他深知,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命運,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煤礦的工作中,少平遇到了許多困難。 他不僅要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還要面對同事們的誤解和偏見。 但他從未放棄,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只要內心堅定,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在遇到困境時,每個人都會習慣性退縮,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我能戰勝眼前的困難嗎?眼前的這條路真的適合我嗎?” 真正困住我們的從來都不是困難本身,而是你面對問題的心態。 一個心態堅定的人,從不會被困逆境,所有的逆境,都是錘煉他們心態的磨刀石。 當你真正擁有一個堅定的心態時,所有的困難都會給你讓路! 寫在最后 作者路遙曾說:“我們出身于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視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 路遙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苦難,就像文中的孫少平,嘗遍了世間的苦與難。 但他始終堅信,正是這些苦難塑造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 路遙出生于陜北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被過繼給伯父,經歷了無數的磨難與挫折。 然而,他從未向命運低頭,而是用筆書寫了《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宏偉巨著,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平凡的人。 在路遙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孫少平在現實世界中的身影。 人生的意義不在于一帆風順,而在于如何在困境中堅守自我、實現蛻變。 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真正能撐起人生的,是豐富的知識儲備、足夠的經濟基礎、持續的情緒穩定、以及那個打不敗的自己。 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證明,即使身處苦難,也能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走向人生的巔峰。 愿你我都能像他們一樣,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能堅定自己,修煉一顆無堅不摧的心,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 以上,與您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