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嗽的中藥,如果用中藥來進行治療咳嗽講究辨證論治,咳嗽在中醫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對于外感咳嗽也分為風寒、風熱、風燥的不同,如果是風寒襲肺,就是咽癢而咳、咔白稀痰,伴有鼻塞、流清鼻涕、肢體酸痛、惡寒、發熱、無汗等等癥狀,要用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方法,臨床上常用的湯藥有三拗湯和止嗽散。風熱咳嗽咳嗽的特征是咳嗽比較劇烈,聲音比較粗,伴有咯黃黏痰或痰特別黏,不容易咳出來,常常伴有鼻流黃鼻涕、口渴、惡風、生熱等等癥狀,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的方法,要用桑菊飲進行治療。如果是風燥傷肺,咳嗽沒有痰或痰少而黏連成絲、痰中帶有血絲,伴有口干、舌質紅而少苔,伴有頭痛、身熱等等的癥狀,用疏風清熱、潤燥止咳的方法進行治療,常用的方藥有桑杏湯。如果是內傷咳嗽,分為痰濕、痰熱、肝火犯肺和肺陰虧耗等等的證型。如果是痰濕咳嗽,咳聲比較重濁,同時會伴有胸悶、憋氣,早晨起來咳的比較多,痰是黏膩的或者成塊,還會伴有腹脹、納呆等等癥狀,用燥濕化痰、理氣止咳治療常用的方劑,有二陳湯和三子養親湯。如果是痰熱咳嗽,咳嗽氣息比較粗,伴有痰多,比較黏稠、黃厚,有的時候還會有咯吐血痰、胸脅脹滿等等癥狀,要用清金化痰湯進行治療。如果是肝火犯肺,隨著情緒的波動咳嗽會加重,這種情況下用黛蛤散合黃芩瀉白散進行治療。如果是肺陰虧虛,還會伴有午后顴紅、潮熱、盜汗、口干等等癥狀,要用沙參麥冬湯進行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