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的功效與作用,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以下是百部的詳細介紹: 來源百部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對葉百部的干燥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無白心,取出,曬干。 別名百部根、白并、玉簫、箭桿、嗽藥、百條根、野天門冬、百奶。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微溫。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用法用量主治病癥及特殊功效常用方劑止嗽散:由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陳皮組成,具有止咳化痰、疏表宣肺的功效,主治風邪犯肺證。方中百部與紫菀等藥相伍,溫潤和平,止咳化痰,對于風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咽癢,咯痰不爽等癥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月華丸:由北沙參、麥冬、天冬、生地、熟地、百部、獺肝、川貝母、阿膠、茯苓、山藥、菊花、桑葉、三七組成,具有滋陰降火,消痰祛瘀,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殺蟲補虛的功效,主治肺癆。百部在方中潤肺止咳,兼能殺蟲,對于肺癆咳嗽、痰中帶血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配伍炮制副作用百部常規劑量使用一般較為安全,但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頭暈等不適癥狀。 少數人外用百部可能會出現皮膚過敏反應,如局部皮膚發紅、瘙癢、皮疹等。 此外,脾胃虛弱者應慎用百部,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