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 二、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四、凝血酶時間(TT) 五、纖維蛋白原(FIB) 六、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七、D-二聚體( D-Dimer) 八、血漿凝血酶-抗血酶Ⅲ復合物(TAT-III) 九、纖溶酶-α2纖溶酶抑制劑復合物(PIC) 十、血栓調節蛋白(TM) 十一、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復合物(t-PAIC) 十二、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 ![]() 一、血漿凝血酶原時間 正常參考值:10-14秒,建議建立各個實驗室的參考范圍。 臨床應用: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 還可作為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的檢測。 二、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正常參考值范圍為0.8-1.5。 抗凝治療監控:口服抗凝劑“華法林”,用藥維持范圍2.0-3.0。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正常參考值:20-40秒。建議建立各個實驗室的參考范圍。 臨床應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是檢查內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徑主要是內源性凝血途徑,所以APTT成為監測普通肝素首選指標。 時間縮短:提示高凝狀態、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喝?/span>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伴血管病變、肺梗死、深靜脈血栓形成。 監控:肝素抗凝治療中APTT的預算期為正常值的1.5-2.5倍。 四、凝血酶時間 正常參考值:11-14秒。 臨床應用:TT是反映血漿內纖維蛋白原水平及血漿中肝素樣物質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減少時TT縮短,否則延長??捎糜诟嗡赜昧康臋z測。 監控:可用于粗略檢測肝素抗凝治療。 五、纖維蛋白原 正常參考值:2-4g/L。 臨床應用:纖維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過程中的主要蛋白質。 溶栓治療的監控范圍:1.2g/L-1.5g/L,1.2g/L時引起病人出血。 六、纖維蛋白酶降解物 正常參考值:0-5mg/L(0-5ug/ml) 在凝血過程中,纖維蛋白原在被凝血酶水解后,相繼釋放出纖維蛋白肽(FPA)A和肽B(FPB),剩余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SFM),形成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聚合物,經凝血因子XIIIa和鈣離子的作用后,形成不溶性穩定的纖維蛋白,繼而血液凝固。其過程是在經過一系列交聯后完成,此后所形成的纖維蛋白性質穩定,一般不再溶解,即真正意義上的血栓。 纖溶酶對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生多種復合物,這種多種復合物總和稱為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它是原發性纖溶亢進的標志物。 七、D-二聚體 正常參考值:0-0.55mg/L FEU(60歲以下人群)。 D-二聚體有超過30種檢測方法和20多種單抗被使用,目前尚無統一的國際標準,不同廠商的正常參考范圍可能不同。報告方式有FEU(纖維蛋白原當量)和DDU(D-Dimer), FEU是將D-二聚體的量用降解前纖維蛋白原分子的量來表達,用FEU表達的D-二聚體的量相當于用DDU表達的1.7倍。 D-二聚體是交聯后纖維蛋白被纖溶酶降解的特異標志物之一,是確定體內有無血栓形成及繼發性纖溶的指標。D-二聚體的含量變化可作為體內高凝狀態和纖溶亢進的標志。 具體臨床應用如下: 八、血漿凝血酶-抗血酶Ⅲ復合物(TAT-Ⅲ) 正常參考值(活性):80%-120%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作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礙因子,它控制著血液的凝固和纖維蛋白的溶解。凝血酶生成是靜脈血栓形成的關鍵環節,作為凝血酶與抗凝血酶 Ⅲ 1:1結合形成的復合物,TAT可作為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標志物,直接證實凝血系統的活化。 血液中的ATⅢ水平降低可能會導致肝素治療效果無法呈現。 九、纖溶酶-α2纖溶酶抑制劑復合物(PIC) 纖溶酶生成后迅速與a2纖溶酶抑制劑1:1結合形成纖溶酶-a2纖溶酶抑制劑復合物(PIC),直接反映纖溶酶的生成,可用于纖溶類疾病的輔助診斷及療效觀察。<0.85ug/mL,纖溶活化的指標,升高提示血栓形成,纖溶活化。輔助診斷DIC或pre-DC及其它血栓性疾病,監測溶栓效果。 十、血栓調節蛋白(TM) 內皮細胞發生病變或受損時,常引起TM的表達、分泌異常、釋放入血,從而引起TM含量變化,因此可作為內皮細胞損傷的標志物。3.82-13.35TU/mL;內皮損傷的指標,升高提示內皮系統受損、輔助診斷DC,動脈粥樣硬化。 十一、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復合物(t-PAIC) t-PAIC水平與t-PA濃度及血管內皮損傷程度呈正相關,是評估兩者的直接標志物。健康男性<17.13ng/mL;健康女性<10.52ng/mL。內皮損傷及纖溶活化的指標,升高可提內皮損傷及纖溶活化,輔助診斷靜脈血栓、心肌梗塞,判斷術后血管內皮系統修復程度,監測溶栓效果。 十二、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5.0ug/mL;纖溶產物,升高提示纖溶活化,輔助診斷原發性及繼發性纖溶相關疾病,腫瘤、妊高癥,肝臟疾病,監測血栓性疾病進程。 ![]()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課:康復醫學視角——慢性危重癥認識與進展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五課:重癥康復監護病房(CRCU)建設與管理標準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六課:成人氣管切開拔管中國專家共識(上)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七課:成人氣管切開拔管中國專家共識(中)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八課:成人氣管切開拔管中國專家共識(下)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課:針對危重癥患者進行體位管理的具體建議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一課:成人危重癥患者誤吸預防與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三課:氣管切開的濕化、霧化的實踐要求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四課:氣管切開對呼吸、吞咽和言語等功能的影響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五課:老年人誤吸的預防(團體標準解讀)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七課:ICU經歷綜合征的吞咽障礙與呼吸康復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八課:電子鼻咽喉鏡吞咽功能檢查的規范管理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十九課:選擇性腮腺肉毒毒素注射,可以有效預防隱形誤吸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十課:經皮內鏡下造瘺胃管/空腸管置入術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十二課:要重視重癥康復中的胃腸道康復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十三課:【主任查房】長期昏迷患者腹內高壓的風險識別、致病因素、綜合管理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十四課:重癥疾患的營養管理理念:從營養支持到醫學營養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十八課: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19版) 【重癥康復系列課程】第二十九課:抗凝與出血:臨床決策的平衡與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