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為促進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營養治療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改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營養狀況,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中國神經外科重癥管理協作組組織國內神經外科、重癥及營養領域的專家共同撰寫《中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營養治療專家共識(2022版)》(共識)。共識系統總結了國內外文獻,針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營養治療過程中的營養狀態評估、營養治療目標、腸內營養治療、腸外營養治療、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營養添加劑的使用以及特殊情況下的營養治療、營養管理流程和護理8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并形成推薦建議,旨在為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營養治療提供指導。 - 內容要點 - 共識在循證醫學證據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營養治療的43條推薦意見,以下為部分推薦建議。 營養狀態的評估指標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態尚無精準驗證的評估指標和方法。體質量、BMI、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是臨床常用指標,但單一指標均不能很好反映個體營養狀態,需進行綜合判斷。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態評估中應更加重視肌肉質量的評估,瘦體質量的丟失與預后相關,超聲和CT在未來有可能成為評估肌肉質量的有效工具。 營養風險篩查的時機和方法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應盡早(進監護室48 h以內)進行營養風險篩查。營養風險篩查量表2002和危重患者的營養風險評分可作為營養風險篩查的工具,但仍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營養消耗的評估方法 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推薦采用間接測熱法進行能量消耗的評估;基于重量的公式法可作為臨床中常用的替代估算方法。 營養治療的蛋白目標 現有證據不能給出最佳蛋白質目標的推薦以及達標最佳時機的推薦,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可在急性期將蛋白質目標設定為1.2~2.0 g·kg-1·d-1。 營養治療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目標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時,建議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超過60%,最佳脂肪攝入量尚不明確,建議根據血甘油三酯水平和肝功能情況調整。腸外營養時,建議葡萄糖的用量不應超過5 mg·kg-1·min-1。靜脈脂質(包括非營養性脂質來源)不應超過1.5 g·kg-1·d-1,應避免脂質超負荷。 責任編輯 | 左舒穎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2年16期第6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