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圣心源》這本書,它的理論體系簡單地講就是一氣周流。如果詳細一點來說,就是黃元御一直強調的本氣為病。他在寫《傷寒懸解》的時候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寫《傷寒懸解》《傷寒說意》,他就認為外邪和自身的正氣這是相對而言的,對于患者來講,真正引起疾病的還是自身正氣,本氣為主,外邪只是助緣、誘因而已。《內經》里面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就是他的理論基礎,就是他立論的根源。 所以他講所有的疾病,他闡述對疾病的認識,他的立方,他的用意,全都是站在本氣為病的基礎上,所有的論點都是從自身正氣,本氣為病的角度來論述的,這是他一個很重要的學術特點。 本氣,就是自身的正氣,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構模式呢?我們經常講一氣周流,土樞四象。中氣為樞紐,左升右降一轉,轉起來了,成為一氣,這就是他的理論體系,也是他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他這個理論體系的結構模型實際上來源于《內經》里“天人合一”這種觀念。我們知道《天人解》是黃元御在《四圣心源》成稿好幾年之后最后完成的,為什么他放在第一章?就是為了講清楚《四圣心源》這本書的理論體系。他相信,人體如同天地,遵循著天人合一的法則,而《四圣心源》中的《天人解》,便是他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人主要是人自身的正氣,所以他講病、論病、治病都是從自身正氣的角度出發,而對致病邪氣的闡述相對少一些,不是沒有,不以這個為重點。 ![]() 他所有的用藥觀點都是偏于溫陽,反對苦寒,所以也有人認為黃元御屬于目前所講的“火神派”,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黃元御本身他是一個很圓融的大家,他既不是推崇溫陽,也不是推崇溫病派的苦寒傷陽,他是講究運轉中土,流通一氣,他深知人體的生生之氣在于流通,而流通則生陽。因此,他強調保護陽氣,避免過用苦寒之藥。 很多人反映,說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病,有時候效果不錯,有時候沒有效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對《四圣心源》這個理論體系了解地還不夠透徹。因為黃元御主要是從本氣為病,從自身正氣這個角度來寫的這本書,所以他的方子旨在調節自身正氣。但是有時候有一些急性病,或者有一些郁結比較重的病,邪氣比較重,需要我們去除邪氣的時候,你單純去扶正氣,有時候病確實好得比較慢,甚至你根本看不到效果。 這并不是說黃元御講錯了,而是我們對黃元御的東西沒有理解透。所以有些疾病,我們需要先去邪氣,但切記,去邪的同時,必須保護好正氣。去邪氣的前提是在正氣能夠支撐的基礎上去邪氣,一旦邪氣去得差不多了,馬上就要轉過來扶助正氣,一旦扶助正氣,那就是黃元御這一套理論,效果非常的好,立竿見影。 有一個老太太,七八十歲,一直便秘。這個老太太一直沒有其他的病,就是年齡大了,經常是一個多星期也排不出大便,很痛苦。去醫院檢查,醫院說你這個宿便都在腸子里,自己下不來了,說如果再不處理就成腸梗阻了,建議還是手術治療比較好。因為這個老太太的子女都很孝順,說七八十歲的老人了,再做手術的話,為這么個事做手術,很不值得呀,能不能下來手術臺還不一定,太受罪了。 ![]() 她兒子看了李玉賓的《臨證辨象》這本書,他看到書里有一個小方子,一個調理中焦的小方子,就是鮮姜、白豆蔻、甘草,很簡單的三味藥。 她兒子認為老太太就是年齡大了,中土運轉無力,這就是根源,所以無力排便,就用這個扶助正氣的小方子先試試。結果買了幾包藥,因為藥量很小,又只有三味藥,總共只花了幾塊錢。買回來就給老太太煮了,讓她慢慢喝,一天喝一付,量很小。這樣喝了幾天,老太太感覺肚子慢慢地動起來了,后來到廁所去,很快就拉出來了,就和石頭掉下來一樣,聲音很大。而且從此之后,這個老太太便秘的毛病慢慢地就好轉了,不再那么嚴重了。 這個案例,如同一首悠揚的樂曲,在不經意間,奏響了生命的和諧之音。并非刻意為之,而是讀者靈活運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這就從臨床的角度,一個小小的案例,再一次證明了黃元御先生的本氣為病,從自身正氣的角度來闡述病機和醫學理論是很高明的,直接講述的是問題的根源。所以我們臨床治病,無非就是邪正、虛實這兩端。要知道,我們用的任何藥物,不管是扶正的藥物還是祛邪的藥物,實際上取效的根本就在于你本身還有正氣,如果本身正氣不行了,用上扶正的藥也吸收不了,用上祛邪的藥邪氣也排不出來。只不過就是在正氣尚可的情況下,這個時候我們選擇是先祛邪還是先扶正,這是有技巧的。 ![]() 臨床很多時候,感覺療效不好的時候,要去思考,是我們祛邪的藥物選的不對,還是扶正祛邪的次序搞錯了?有的需要先祛邪,有的可能需要先扶正,可能次序不對,用的方向不對,但是任何時候都離不開黃元御老先生講的本氣為病這個基礎,這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連這個根本都把握不住,治療根本就談不上。所以我們說包括用祛邪藥物的時候,一定要順著一氣周流的方向找一個最佳的切入點用,這個祛邪的藥物才能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這樣咱們在臨床上才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黃元御的學術觀點: 1、一氣周流與土樞四象 黃元御提出了“一氣周流,土樞四象”的學術思想。他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由一氣周流所推動的,這一氣即是人體的本氣、正氣。土樞四象則是指中氣(脾胃之氣)作為樞紐,左升右降,帶動肝(木)、心(火)、肺(金)、腎(水)四象的升降運動。這一理論強調了中氣在人體中的主導性和重要性。 ![]() 2、重視陽氣與扶陽抑陰 黃元御在治療上多主張扶陽抑陰,崇尚溫補。他認為陽氣是氣機升降的根本動力,因此治療時應注重保護陽氣,避免過用苦寒藥物。他常用甘草、茯苓、桂枝、干姜等溫藥來補火扶陽,顧護陽氣。 3、中氣升降與辨證施治 黃元御非常重視中氣的升降運動變化,認為中氣的升降是推動人體氣機運轉的關鍵。他提出了從氣機升降辨證治療內傷雜病的觀點,并形成了以重陽、調中為特色的辨證論治體系。在治療上,他注重恢復中氣的輪轉,使清濁升降復位,從而維持人體的健康狀態。 4、對諸家醫學流派的批判與繼承
5、臨床用藥特點 黃元御在臨床用藥上注重辨證施治,靈活運用溫通和涼降的藥物來滋陰助陽。他強調在保護陽氣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他也注重去邪氣與扶正氣相結合,認為在邪氣較重的情況下需要先去邪氣,但也要時刻保護好正氣。 一氣周流,中醫精髓,學習之道在于實踐。 免費課程:氣與八綱、 科學思維論中醫、精華音頻... ![]() 初階課-中醫筑基:中醫筑基訓練營 中階-辨證開方:辨證開方訓練營、1264藥物解析(提升用藥能力)、1264問診解讀(提升辨證能力)、1264名方解析(提升組方能力) 高階-診治落地:醫案實戰訓練營線上版(診治落地實操)、1264科學解《傷寒論》&1264科學解《金匱要略》&1264科學解《四圣心源》(汲取名家經驗) 1264臨證法,這套學術體系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元御醫學全書》整體黃元御醫學體系中提煉而成的。1264整個理論體系首先最重視虛、實的辯證,然后再是其他的邪氣的辨證。1264通過科學的思維方式,將晦澀的中醫理論清晰化、系統化。無論你是中醫從業者、愛好者,還是關注家庭健康的人士,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適合的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