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當初決定打阿富汗時很多人都看不懂,蘇聯到底在圖什么呢?有人說這事兒得賴俄國人祖傳的“出海口魔咒”。 ![]() 自打沙俄那會兒,俄國人就一門心思想拿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彼得大帝更是把這事兒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蘇聯接手后本以為阿富汗是個理想的跳板,離波斯灣不過五百公里。一旦掌握了阿富汗就能堵住西方的石油運輸線。 這種地緣戰略簡直讓人想入非非,于是蘇聯領導層心里的小算盤打得啪啪響,想著三下五除二拿下來,不料一腳踏進了“帝國墳場”。 ![]() 當時的阿富汗政局動蕩不安,親蘇聯的塔拉基政府搞改革搞得太猛,土地改革、壓制宗教,讓整個阿富汗都炸了鍋。 結果副手阿明搞了個政變,把塔拉基干掉不說,還試圖跟美國眉來眼去,這讓蘇聯覺得很沒面子,從蘇聯來看,是絕對不允許美國人染指中東的,那里應該是蘇聯的后院才對! 既然大家撕破了臉皮,當然要先下手為強,1979年12月,蘇軍兵臨喀布爾,空降兵直接端了阿明的總統府,本以為大局已定,誰料這一打就是十年。 ![]() ![]() 當時的蘇軍可不是吃素的,全國四百多萬軍隊,妥妥的鋼鐵洪流,打阿富汗這種小山溝還不輕松拿下? 一開始確實順利得很,蘇軍分分鐘占領了主要城市和交通線,很多人也不看好阿富汗的局勢,畢竟兩國之間的體量相差太大了,可每想到戰爭的發展是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進了山區之后蘇軍才發現自己錯了,而且是錯得離譜,阿富汗全是高高低低的山地,作戰特別艱難,最重要的是阿富汗人玩游擊戰那叫一個溜。 ![]() 這地形對于阿富汗人來講可謂如魚得水,他們利用地形掩護,打了就跑,這邊剛一交火,那邊轉眼人就消失了。 當地的游擊隊從不和蘇軍正面對抗,而是今天這里打一槍,明天那里埋個地雷,神出鬼沒搞得蘇軍焦頭爛額。 阿富汗還有非常多隱蔽的山洞,蘇軍根本摸不清對方到底在哪藏著,本來以為地面不行,空中總可以解決戰斗吧? ![]() 但可惜阿富汗游擊隊也拿到了美國提供的毒刺導彈,時不時把蘇軍的直升機當靶子打。 這下連空中優勢也甭想了,這仗怎么打?戰場上這樣膠著,拖個幾天幾月還行,拖十年怎么頂得住? 阿富汗“大國粉碎機”的外號就是這么來的,當年大英帝國也沒能在阿富汗討到好處,說起來蘇聯這次的失敗可以算是又一次歷史重演。 本來想打一個局部戰爭,沒想到硬生生的被阿富汗拖入了戰爭你談,國力急速消耗,龐大如蘇聯也是在是扛不住啊! ![]() 可能有人覺得,蘇聯四百多萬軍隊在場,打個阿富汗還能啃不下來?問題就在這兒。 看上去蘇軍有著人數和裝備的優勢,但他們能派出國的兵力畢竟有限。阿富汗雖小,可對他們這種人心思變、變動快速的地方來說,打得不是戰場上硬碰硬的集團軍戰斗,而是神經戰的消耗。 要防守處處得顧,但卻哪哪都防不勝防,蘇聯派兵強攻的老辦法根本不好使,步兵很多時候就是個扛槍跑腿的角色,連敵人在哪都找不到。面對這種消耗巨大的戰爭,國內經濟和人力都頂不住,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泥潭。 ![]() 打仗不是鬧著玩的,這不光是個錢坑,還是一個無盡的資源黑洞。戰斗中的蘇軍補給非常成問題,阿富汗的公路要道不算多,很多時候要依賴當地不發達的兩條公路線運輸物資。 這就給了阿富汗游擊隊機會,他們天天躲在路邊等著過車隊,打劫補給物資,幾仗下來后勤線的安全性無法保證,一旦物資沒法及時供應,蘇軍的硬實力也在慢慢被掏空。 另一邊蘇軍自己還給敵人幫忙,為了減少對自家部隊的依賴,蘇軍不惜花重金雇了很多當地人協助戰斗。 ![]() 可這幫人面上是替蘇軍效力,實際上卻是兩面三刀,給阿富汗武裝通風報信,一有好情報,蘇軍還沒趕到戰場,對手已經四散撤退得無影無蹤。 有時明明策劃好的埋伏,可集結行動說撲空就撲空,如此內外的夾擊,整個軍事作戰變得難上加難。 ![]() 到后來阿富汗被蘇聯硬生生的逼入了美國的懷抱,戰爭也變成了一場代理人戰爭,美國開始揣著明白裝糊涂,悄悄成了阿富汗武裝背后的大金主。 ![]() 美國嘴上說著不出兵,但道具卻是一把一把的遞,戰爭期間阿富汗的武裝壓根沒被掏空過。 美國給了毒刺導彈,還搭上了不少當時一流的武器,看上去無比強大的蘇軍,連制空權都沒能徹底掌握,飛機、直升機屢屢被擊落,損失戰機就達上千架。 戰爭打了這么多年,蘇聯花費了800多億美元,其實蘇聯的經濟狀況本來就不是特別好,之所以表面上看上去無比強大,只不過是窮兵黷武的結果而已,但是800個億可不是個小數目,硬生生的將蘇聯給拖垮了。 ![]() 戰爭打到后期的時候,連普通士兵都知道長期的消耗是吃不消的,80年代末蘇聯連運士兵棺材的錢都快沒了,戰場上巨額的開支差點把整個國家的脊梁都給壓斷。莫斯科的民眾怨聲載道,典型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1989年,頂不住的蘇聯終于撤軍了,戰爭本來就沒有勝利者,雖然趕跑了蘇聯這個侵略者,但阿富汗也成了一片廢墟,徹底開啟了現代的亂象。 ![]() ![]() 當年的阿富汗戰場打成了一次深刻的教訓,留給后來的還有點兒反思的味道。而事實是強國夢轉眼即逝,只剩滿目瘡痍的國力。 就算是鐵與火錘下的聯盟,大國粉碎機還是把它磨光了絕大部分力氣,人類總是對土地貪婪、對疆域狂妄,占領與征服最終還是敗于內與外的冷漠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