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跟大家聊了#牙齒發黑的幾種原因,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看看:牙齒發黑、發黑、枯落?根源是腎太虛、淤血太重,光補腎好不了!老中醫手把手教你辨認! 這次再接著聊聊#牙齒發黃的知識。 黃牙是正常的,有的人的牙齒呈現比較均勻的黃色,有的黃色較淡,有的黃色較深,多與個體差異有關。除了影響美觀,沒有大礙。 ![]() ● 有的人可能是牙齒局部黃斑,牙齒表面出現不規則的黃色斑點或斑塊,與周圍牙齒顏色明顯不同; ● 有的人牙齒邊緣發黃,如牙齒切緣或頸部處,顏色比牙齒其他部位更黃; ● 有的人牙齒發黃伴有牙垢,牙垢較厚,顏色可能更深,使牙齒看起來更加黃。同時,可能伴有口臭、牙齦出血等癥狀。 ![]() 這幾種情況,用中醫的話來講,可能與濕熱內蘊或脾胃虛弱有關。 ● 濕熱內蘊型: 多與飲食不節,常吃一些肥甘厚味、辛辣的食物,導致濕熱內生。濕熱熏蒸于上,可使牙齒發黃。 患者多半伴有口苦、口干、口臭、大便黏膩、小便黃赤、身體困重、皮膚油膩等癥狀。 若熱重于濕,舌苔可能黃燥,脈象滑而有力;若濕重于熱,舌苔可能白膩微黃,脈象濡數。 濕熱內蘊型多以清熱利濕為主,可吃一些清熱利濕的中藥方劑,如三仁湯、甘露消毒丹等。 同時,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甜食等易生濕熱的食物;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苦瓜、薏米等。 此外,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潔,定期刷牙、漱口。 ● 脾胃虛弱型: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則牙齒失養,可出現牙齒發黃。 此類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面色萎黃、肢體乏力、消瘦等癥狀。 若脾氣虛為主,可能脈象緩弱;若脾陽虛為主,舌質淡胖,苔白滑,脈象沉遲無力。 脾胃虛弱型以健脾和胃為主,可選用健脾和胃的中藥方劑,如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等。 同時注意飲食規律,多吃一些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藥、南瓜、紅棗等。避免暴飲暴食,少吃生冷食物等。 說句后話:牙齒枯落,也就是咱們說的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牙齒疼痛等,這類文章已經說的較多,多與腎精虧虛、胃火上炎、氣血不足、肝郁等因素有關,對證治療即可,就不再過多贅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