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當你了解滿清的前身,后金的歷史,你會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為你無法了解,他們將真實的歷史給你看,不加任何的修飾詞,不考慮后世的口誅筆伐。 ![]() 作為后金的第一位大汗努爾哈赤,毫不避諱的記載,自己曾經(jīng)是贅婿,娶了佟佳氏。毫不避諱的記載,自己曾經(jīng)將大明將軍李成梁認作自己的干爹。毫不避諱的記載,娶了已經(jīng)生了三個兒子的嫂子做妻子。 這個嫂子,就是富察袞代,一個被命運,被風俗裹挾的女子。 努爾哈赤有四位大福晉,按照今天的話通俗來講,就是一個皇帝有四個皇后。 第一個大福晉是佟佳氏,也就是努爾哈赤入贅的那家。這是為了生存。 第二個大福晉是富察袞代,是努爾哈赤的嫂子。這是為了風俗。 第三個大福晉是側(cè)妃扶正葉赫那拉氏,生了皇太極。這是為了聯(lián)姻。 第四個大福晉是烏拉那拉氏阿巴亥,一個陪努爾哈赤到最后的倒霉女子。這是真的喜歡。 別看富察袞代的名字被清楚記載,可是生卒年沒有。 富察氏在女真時期屬于沙濟部落,父親是建州的酋長,在十幾歲不超過十五歲的年紀,嫁給了愛新覺羅威準。 威準是努爾哈赤的堂兄。 然后在婚后的不知道幾年時間里,袞代先后生下了三個兒子,也就是努爾哈赤多了三個大侄子。 ![]() 然后威準死了,也是在這一年,時間相隔不遠,努爾哈赤的第一個妻子佟佳氏也病逝了。 雖然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權(quán)利和能力,有了自己的軍隊和地盤,可是他出身女真是改變不了的,所以按照女真風俗,兄長去世,嫂子要嫁給小叔子,以便于養(yǎng)育孩子。 所以,不管雙方當事人愿不愿意,必須成婚。 即使袞代生了三個孩子,即使努爾哈赤妾室一大堆,也必須把兩個人捏在一起,還必須是正妻。 就這樣,袞代成了努爾哈赤的第二位大福晉,一時間啥都有了,除了死了一個丈夫。 你別說,袞代有兩下子,先后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同時將努爾哈赤的后勤管理的井井有條。 要不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袞代成了后金的第一位正妃,妥妥的皇后。 然后,功成名就之后,問題出現(xiàn)了。 在這段婚姻維持的近三十年時間里,袞代為努爾哈赤生子,管理努爾哈赤的后宮財政,陪伴努爾哈赤的東征西討。 ![]() 可以說在努爾哈赤建立后金上,袞代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可是因為年老色衰,因為新的嬪妃出現(xiàn),袞代和努爾哈赤開始漸行漸遠。 或者只是努爾哈赤單方面的走遠。 成為大福晉的第五年,袞代以偷盜金帛的罪名被休棄。 多么可笑的罪名,一個曾經(jīng)掌管所有財政的女人,會偷盜金帛?或者說,就算是偷盜,也算是罪過。袞代是大福晉,后宮的東西,哪一樣不屬于她? 莫須有罪名的背后,是無可考據(jù)的真相。 為什么說這項罪名是掩飾,因為袞代被休棄后,其子莽古爾泰為了討好父親努爾哈赤,親手殺了母親袞代,以邀功。 偷盜金帛,何至于死?何至于邀功請賞? 袞代的死,背后是一樁大秘密,而能夠讓人三緘其口的,只有可能是袞代觸碰了政治。 故事還沒有落幕,登基為帝的皇太極刪除了有關(guān)袞代和愛新覺羅家族的所有關(guān)聯(lián)。 袞代死后,先是被葬在愛新覺羅祖陵赫圖阿拉。然后被移到東京陵,也就是努爾哈赤親戚的陵墓。又被移到福陵,也就是努爾哈赤的嬪妃陵墓。最后在順治元年,被移到了福陵的外面,單獨一座陵墓。 只能說,嫁到了愛新覺羅家族,到了大霉了。 ![]() 死后也不給人一個消停。 至于袞代所生育的六個孩子,前夫的三個兒子一生都是一個閑散宗室,泯于眾人已。 后面和努爾哈赤的長子莽古爾泰被皇太極幽禁至死,次子德格類被削去宗籍,幼女莽古濟被凌遲處死。 天啊,袞代的一生,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若有來生,遠離愛新覺羅,否則會變得不幸!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