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月已至,清明節也快到來,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在中國,有清明掃墓習俗,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古人以焚燒香火紙錢來憑吊哀思,同時也希望給亡故的親人送去陰曹地府所要花費的錢財,但是現代社會當中,畢竟不似以前,所以有幾個問題需要先想清楚。 1、亡者已去,生人為什么要燒紙錢? 紙錢,又或者是焚燒黃表紙,代表的是陰曹之內所通用的一種貨幣,甚至在很多地區至今還流行燒紙疊金元寶的習俗。 中國古代燒紙錢的習俗約起源于南北朝時期,其時人們一般是將白紙剪成銅錢的形狀,屆時或拋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給死者,民間一般將此稱為撒紙、燒紙。 這是在世生人恐先人在地府沒有錢花,所以每到特定時節都會用火焚的方式把錢寄給亡者,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中不要再受苦受難。 又有一些生前作惡、死后受刑的魂眾,此時就需要更多的金銀來買通施刑的小鬼,好在十八層地獄里面少受一些苦難,或者是希望可以買通相關鬼吏,求得早日托生成人。
由此也可以看出,生人燒的紙錢其實附加了更多的人世間的社會屬性,百姓口中的送錢送衣,其實在無形中附加上了賄賂之情。 更有現代一些不良商家印刷出來十億、百億的所謂天地銀行、冥府銀行的鈔票大肆焚燒,實則是在賺死者錢、賣活人情。 那么問題來了,祭祖的時候,究竟是用傳統的黃紙燒好呢?還是用天地銀行的冥幣好呢?這兩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直接上干貨,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這些,比如:天地通用銀行、地藏菩薩銀行之類的。 皆是出自于現代社會一些不良商販對于金錢的崇拜而設定的,都是做不得數的(地府對于這個,就像是我們對于津巴布韋幣) 那什么樣的紙錢才有真正有效呢?由黃白紙演變出來的金銀紙系列就一直非常受用。就時下來講,閩浙臺沿海的大箔金、壽金、刈金等較為完善,一直留存的較好。而內陸中,像玉皇錢、玉皇旨降、五路財神金、往生錢等等,這些都是陰陽兩界的硬通貨。傳統的紙錢對于法師的施咒煉化非常有幫助,因為所有的紙錢都是冥中受用,傳統的紙錢顯化起來較快,能量的傳輸較強。另外,再給大家講一個干貨,就是你買的那些紙錢一定要經過你的手。 因為這些東西屬于祭拜祖先的祭品,必須要有我們這些后代子孫身上帶著的人氣才能有用。 另外,如果說你家里比較有錢,也對這些方面比較重視,除了買紙錢之外還買了一些元寶,須要注意一點。 元寶也必須通過你自己的手,因為現在不像以前,以前元寶都是由人自己一個一個疊出來的這種是沒問題的。 然而現在的元寶大多都是機器疊的,這個我們稱之為“庚金之氣”,祖先們看到這個是不敢碰的,他不敢拿。 那這個時候怎么辦呢?很簡單,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見過那種炒大鍋菜的。就像那種炒大鍋菜的一樣,我們把手插進元寶袋里,然后像炒菜一樣翻就行。如果買的是那種小型的元寶袋,就把每個元寶一個個拿出來,經過你的手摩擦疊幾下再投進去燒,讓元寶沾染上你自己的人氣就可以了。有人肯定要問,為什么要讓這些沾染上自己的氣,很簡單的一點,祖先在看到這些沾染上你人氣的紙錢之后?,他才明白,原來這些是自己的孝子賢孫燒給自己的。那另外再給大家說一個冷門的,就是我們這里的錢,怎么和下面的錢進行一個匯率換算。下面的一文錢等于我們這里的一塊錢,一吊錢就等于我們這里的一百塊,一貫錢等于我們這里的一千塊,剩下的只需要以此類推就可以。另外,?如果有朋友在外地工作生活,沒有時間去祖先墓地,又想表達一下對祖先的祭祀,就朝著老家方向,在十字路口、河邊或是方便祭祀的地方畫一個圈,在圈里燒紙。如果是在十字路口的,筆者個人建議最好是在西南方燒紙錢,為什么選擇在西南方?其實就是因為西南方屬于死門,也就是奇門遁甲當中的八門:休生傷杜景死驚開,西南方屬死門,所以我們才在西南方燒錢。另外,如果有人問紙線灰的那個棍子有沒有什么說法?其實正常來說,只要你不拿桃木棍,其實都沒什么問題,講究一點的,可以去河邊掰個柳樹枝或者槐樹枝都可以。這是南北方的不同用法,北方用柳樹枝多一點,南方則是槐樹,看你喜歡用哪個,其實隨便都可以(如果這兩種實在找不到,你隨便掰個木棍也可以)首先朝著自己老家方向畫圈,如果你還記得住你們家祖墳的方向,就朝著那個地方畫圈,但是記住啊,朝著老家或者祖墳方向的那個位置,一定要留一個口(但是別留太大,差不多十厘米就夠)比如說,筆者我本人是湖南人,但是我現在在重慶,我老家祖墳肯定在湖南啊,那我就朝著湖南的方向留一個口。另外就是如果說更講究一點的,不嫌麻煩你可以在圈里畫一個十字,代表陰陽交接,還可以買點散裝的白酒,在邊緣上澆上一圈,這個代表祭祀(在外地的你就照著我這么操作,跟你自己在祖先墳前祭奠燒紙效果一樣)最后就是有一個表文,是配合著紙錢一起燒的,大家可以寫,也可以不寫,這個無所謂。今叩拜,地府真君,五殿閻王,十殿閻君,大開圣恩,誠請本方土地城隍,山神,五道將軍,護法善神,護送轉交,酆都冥府。冥府黃金萬兩,壽金萬兩,沿途各關卡、哨所、廟宇、村莊,以及一切強神惡鬼,不得任意搶劫掠奪、扣壓,一律放行,不得有誤,以表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