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這樣的事出現:牌桌上有人贏牌,自信便開始爆棚,算著一牌胡(炸)多少,十牌胡(炸)多少;日子路上,一年糧食豐收,便“老婆撻”式算五年要收多糧,十年要收多糧;成長教育,孩子一次成績優異,便預計未來什么樣子。
“老婆撻”式算賬,是農村人最笨的算賬辦法,但將此法用于以上領域,不僅不得法,離題甚遠,而且愚蠢至極,儼然笑話。
牌桌上有幾個愿輸的,怕是都是暗著戴了貔貅上陣的。純娛樂陶冶情操找點事干打發光陰的也有,但也是鳳毛麟角,嘴不說心話。重要的是,牌場不是咱“老婆撻”一人的吧,牌牌都咱不胡就炸,那不日晷倒棒槌抽老千有兩手才怪。
論日子說糧食豐收,那更明了不過了。天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是日子的自然規律使然。哪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一邊倒或單項冒的,那天不是人工干涉便是故事杜撰吧,那人不是被人供奉便是江湖演戲吧。
成長教育就更是入木三分理了,誰家的孩子是機器?不吃不喝不屙不尿不涼不熱不睡不歇任你算?即便機器運轉,也有螺絲松動皮帶緊繃軸承犒油定期保養吧,何況停個電欠個費主家跟客商生意談不攏也在影響機器運轉的情理之中。
據此,“老婆撻”可以嗎?賣菜的賬一斤多錢就多錢,死的,“老婆撻”會成就算術神話。但用在以上環境,如何理論?等這理論落了地,怕是誰說打了誰的嘴,誰劃砸了誰的筆。吃飽了凈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