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太乙神數? 太乙又稱太乙數,太乙是術數的一種,為三式之首,(“三式”即中國古代術數中三大秘術太乙、奇門、六壬同稱“三式”); 太乙以一為太極生二目(主、客目),二目生主客大小客與計神共八將。(與易經太極分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仿)。以太乙八將所乘十六神之方位關系定出格局。可占內外祝福。又臨四時之分野,可占水旱疾疫。再推三基五福大小游二限,可預測古今治亂。又可推出年卦、月卦等。 一、四神太乙簡介 四神太乙五行屬水,是水神,兇神,災害與水有關。他巡游的區域,既有懲罰,又有獎賞。如果蒞臨的區域順應天道,則給其獎勵,使其昌盛繁榮。如果蒞臨的區域,違背天道,則懲罰其發生災害。特別是蒞臨區域和對宮區域不順天時、君主昏聵不明、荒淫無道時,則會發生戰爭、洪澇、旱災和饑荒等災害。 四神與天乙同宮,主天降大雨為災。 四神與地乙同宮,所臨區域洪澇、大水為災。 四神與直符同宮,所臨區域水旱、兵革、饑荒災害。 二、計算方法 運行規律:從乾1宮開始,按宮序飛入九宮,加絳、 明堂、玉堂。即按照['乾', '離', '艮', '震', '中', '兌', '坤', '坎', '巽', '絳(巳)', '明堂(申)', '玉堂(寅)']運行,每宮3年,共36年。 (1)金鏡 起點:公元前1年積算2637。 宮數:積年%36/3,除不盡加1,如為零則等于12。 入宮年數:積年%36%3,如為零則等于3。 (2)統宗 積年起點不變,其余同金鏡。 三、案例分析 唐昭宗天佑四年丁卯歲(908),四神入六宮,雍州分,其分水旱、兵盜、饑饉大作。夏四月,唐禪位于朱全忠。國號梁,遷都于汴京,謂東京。有唐三百年,帝業至此而盡。此四神所臨,君不修德,災位喪亡之應也。 金鏡積年:2637+908=3545 金鏡宮數:3545%36/3=5余2。在第6兌宮,2年。 統宗積年:10153917+908=10154825 統宗宮數:10154825%36/3=5余2。 ![]() 四、金鏡原文參考 金鏡:“《經》曰:四神太乙者,水神也。紀綱有道之代則昌,無道之代則殃。若臨克賊之鄉,兼君無道,則兵革、水旱、饑荒也。 置上元甲子所求積年,以一百八十去之;不盡,以三十六除之,為紀數。不滿算外,為入紀來年數。其紀數命起第一紀算外,即得四神太乙所在及入紀以來年數也。入紀有五,三十六年為一紀,第一甲子;第二庚子;第三丙子;第四壬子;第五戊子。置人紀年,以三除之,為宮數;不滿,為入宮以來年數。命起一宮,順行盡九宮。又以絳宮、明堂、玉堂接之,算外,即得四神太乙所在及入宮以來年數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