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來,去年的事。 我去吃羊肉面——對,就是現在歇業了的樓下羊肉面,吃著吃著覺得哪里不對,回去想了想,第二天跟老板娘說: “你的面條是不是換供應商了?” 老板娘一愣,說:“換是沒換,不過他們家換了臺軋面機,面條細了一點點。” 我說那你煮的時間要比原來短一點點才行啊。 旁邊一個跟娃一起吃面的女子忍不住捧哏:這都吃得出來! 我也很好奇,但沒打聽:難道別人吃不出來? 在我而言,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 有時候我就覺得,我寫這些好吃的不好吃的,有啥用?媚眼拋給瞎子看,有幾個人真能感同身受? 固然這里頭有各人口味差異的原因在,但也有很多人是真的發現不了這些細節上的差異的。 當然,其實我早就知道大多數人并不能太精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口味(參見拙作百分之一),絕大多數人并不能體會到食物傳達出來的諸多信息。他們不過是跟著別人的喜歡而喜歡,追逐著別人的追逐而追逐。網紅們說入口即化,他就努力從嵌在牙縫里的殘渣中尋找入口即化的影蹤,大咖們說嫩滑爽口,他就拼命把清燉牛腩的酥爛體會成嫩。 天吶,這幫連嫩和爛都分不清,連燒和鹵都沒能力區分的美食家啊! 我從二十年前就說這世上沒有美食家(參見拙作人人都是美食家),但我沒想到,真有不是以自我口味為準,而是需要別人來代表自己的人。 畢竟是因為那時的我還太年輕,太不懂事,把世界想得太美好,覺得人類還能再搶救一下。 我不喜歡看食評,是覺得大多是胡說,我把點評網等級練到LV8,只是純粹為了練級,練成了也沒覺出啥好來,說的話有時候自己都只是敷衍一下,更別說要不要去在乎別人怎么評價了,太多人并沒有辦法把自我真實的體會,表達出來。 當然,也可能他們根本沒有自我的體會,因為他們忙著拍照,忙著擺pose,忙著跟粉絲互動,忙著想怎么把別人的評價用自己的方式來轉述而避免抄襲的嫌疑。 我看到過在北京尹三門口擺上豆汁焦圈,豎起兩個手指拍幾張照,然后轉頭去買豆漿油條充饑的人,也見過從來不碰牛羊肉卻跑去介紹新疆美食的人,更看過穿得風騷動人在麗茲酒店點了一桌子下午茶點心,只拍照卻一口都不吃的人。他們關心的,其實只是流量,只是資本,而不是味道。然后一群粉絲在后邊歡呼雀躍:哇好厲害,好崇拜,美女約嗎? 榜一大哥才是唯一的人間清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