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第一個底層邏輯:人永遠先考慮“自己”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你幫同事完成了他的工作,結果下次他有事還是找你,甚至覺得理所應當。你借錢給朋友,對方不但不還,還嫌你催得太緊。你對戀人百般付出,對方卻越來越不珍惜。 為什么你幫了別人,別人卻不會感激你?答案很簡單,因為人性本質上就是自私的!很多人不會因為你對他好,就一定會對你感恩戴德,反而很有可能覺得:“這是你自愿的,我又沒逼你。”“你幫我是因為你也想得到好處。”“你對我好,說明我有價值。” 看透了人性的這一底層邏輯,在與人相處時,就不要無底線地付出,而是要懂得:幫人要有度,否則就是培養白眼狼;讓別人欠你人情,比直接幫忙更有效;人性就是,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千萬不要一味付出,不管你有多在乎對方。 人性第二個底層邏輯:人性是慕強的,人只會尊重“強者” 你有沒有發現:職場上,越老實的人,越容易被安排雜活?社交中,越沒脾氣的人,越容易被忽視?感情里,越卑微的人,越容易被拋棄? 為什么善良老實的人更容易被欺負?因為人性就是慕強的,人不會因為“你善良”就尊重你,人們只會因為“你不好惹”才不敢欺負你。 看透了人性的這一底層邏輯,在與人相處時,就不要當老好人,而是要懂得:適當展示底線,別人才不敢得寸進尺;偶爾發一次火,比一直忍讓更有效;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教的,都是你允許的。 人性的第三個底層邏輯: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 你有沒有經歷過:你窮的時候,親戚連飯都不愿意請你吃?你落魄的時候,朋友連電話都不接?你沒價值的時候,連家人都嫌你丟臉? 為什么會如此?因為人性就是趨利避害的,人不會因為你“人好”就追隨你,他們只會因為“跟著你有好處”才靠近你。 看透了人性的這一底層邏輯,在與人相處時,就不要抱怨人心現實,而是要懂得:讓別人覺得你有用,比讓別人喜歡你更重要。社交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不是情感共鳴。你沒價值的時候,說什么話都是沒有分量的。 總之,為人處世,真正成熟的人,從來都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看透了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底層邏輯。對此,你要是想學習和掌握的更多,下面就再具體給你推薦兩本相關好書《理解人性》和《底層邏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