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古至今,永遠都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一個人太過于善良,那他就會被別人欺負。一個人太過于溫順,那他就會被別人瞧不起。人性,從來都是“欺軟怕硬”的。 很多人都感慨“好人沒好報”。他們覺得,自己老實善良,逆來順受,為什么就得不到好報,而是整天被人欺負呢? 其實,這跟“好人沒好報”無關,只跟“人善被人欺”有關。 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內卷、成敗的修羅場,誰強大,誰能保護自己,誰就可以勝出。反之,弱小,且無法保護自己,只會成為被人欺壓的對象。 殘酷的現實:好人有好報,但老實懦弱的人,并沒有好報。 02 有原則、底線、實力的好人,其實是有好報的。 一個錯誤的觀念:將好人等同于沒有底線、懦弱的糊涂蛋。 這兩者,不能劃等號。應該說,這兩者就不是一類人。試想,沒有底線,任由壞人橫行無忌,欺負自己,這算得上好人嗎? 真正的好人,既有菩薩的心腸,也有金剛的手腕。 菩薩的心腸,是用來對待君子的。別人如何對我好,那我就如何對別人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金剛的手腕,是用來對待小人的。小人如何欺負我,那我就如何反擊小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一個人,既具有菩薩的心腸,也具有金剛的手腕,剛柔并濟,那你覺得,他的處境,又能糟糕到哪里去呢? 只會越來越好。 03 老實懦弱的人,基本都處境窘迫。 在職場當中,老江湖最喜歡欺負什么樣的人? 毫無疑問,是老實懦弱的人。越是老實,越是被人拿捏;越是懦弱,越是被人欺負。越活越沒有什么尊嚴。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你所好到毫無保留,別人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老實懦弱的人,總是一退再退,把頭埋在土里,就跟鴕鳥一樣。那迎接他們的,就只能是別人的得寸進尺,以及挖坑算計。 為什么現階段強調“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你不把這個拳頭打出去,別人就會認為你懦弱,時不時來踩你一腳。只要你把這個拳頭打出去,別人就會有所顧忌,投鼠忌器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場“博弈”。要么你壓過別人,要么別人壓過你。至于雙贏,其實是做不到的。因為雙方的利益不一致。 04 真正的好報,并不是天降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 《公羊傳》記載了一個“九世之仇”的事件。 齊哀公時期,紀國國君看齊哀公不順眼,就向周天子進讒言,誣陷齊哀公不尊重天子權威。周天子相信了,也就烹了(活活煮死)齊哀公。 九代人過去了,到了齊襄公這一代。齊襄公借口“為祖宗報仇”,而進兵紀國,直接消滅了紀國,將它連根拔起。由于齊國兵鋒強大,周天子也不敢說什么。 《公羊傳》的作者感慨:“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就連孔子也大加贊嘆:“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這仇,已經過去九代人了,還能復仇嗎?哪怕過了十代人,一百代人,也都需要有仇報仇,有冤報冤。 正義,并不是天降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 紀國國君連同周天子,殺害了齊哀公,如果他的后人齊襄公沒有去復仇,正義又從何而來呢?誰又來主持正義呢? 05 寫到最后 不要妄想強者會為弱者主持正義,因為強者根本看不起弱者。 弱者的正義,只能通過提升自己的實力,來為自己主持。唯有變得強大,可以拿捏住別人,別人才會對你客客氣氣。 為什么周天子對齊哀公不客氣,而對齊襄公,以及齊桓公如此客氣?因為前者不夠強大,而后者已經變得強大了。 老實、懦弱的人,并沒有錯,只是他們都不符合“弱肉強食”的社會規矩罷了。 也許,你我都不認同“弱肉強食”的社會規矩。但是,這“弱肉強食”的社會規矩,是一直存在的。誰都無法改變。 內卷,就是如此。誰退縮,誰就會被淘汰。唯有自己強大,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