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的人——睡不醒;氣虛的人——懶的動;脾虛的人——吃東西難消化,濕氣重的人——身體困重,教你一招,改善4大虛! 1. 陰虛的人——睡覺熱 ? 辯證:陰虛之后不能制約陽氣,就會出現體內的虛火擾動心,使得人心神不寧,就仿佛心中總有一團無名的火在燃燒,很難以平靜 ? 表現:入睡困難,睡眠淺而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口渴 ? 調理:滋陰清熱 ? 參考:知柏地黃湯加減 2. 陽虛的人——睡不醒 ? 辯證:陽氣就像身體里的小太陽,陽虛則體內陽氣不足,無法充分溫煦身體,機體功能減退,精神也變得萎靡不振。 ? 表現:整天都昏昏欲睡,即使睡眠時間充足,醒來后還是覺得困倦,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小便清長。 ? 調理:溫補腎陽 ? 參考:金匱腎氣丸加減 3. 氣虛的人——懶的動 ? 辯證: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氣虛則推動無力,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人就容易感到疲倦。 ? 表現:少氣懶言,說話聲音低弱,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容易出汗,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 調理:補氣固表 ? 參考:四君子湯合玉屏風散加減 4. 脾虛的人——吃東西難消化 ? 辯證:脾主運化,脾虛時,運化食物和水濕的能力減弱,食物就難以被正常消化吸收。 ? 表現: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不成形,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或虛胖。 ? 調理:健脾益胃 ? 參考:參苓白術散加減 5. 濕氣重的人——身體困重 ? 辯證:外界濕邪入侵人體,或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導致濕氣積聚體內,濕性黏滯,阻礙氣機運行。 ? 表現:身體沉重,四肢酸懶,頭重如裹,舌苔厚膩,大便黏膩不爽,小便混濁。 ? 調理:健脾利濕 ? 參考:藿香正氣散合二陳湯加減 6. 改善4大虛的一招——艾灸 艾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通過艾草燃燒產生的溫熱刺激穴位,激發人體經絡氣血的運行,達到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針對不同的虛證,可以選擇不同的穴位進行艾灸。比如陰虛可選三陰交、太溪;陽虛選關元、命門;氣虛選足三里、氣海;脾虛選脾俞、中脘;濕氣重選豐隆、陰陵泉。每周艾灸2 - 3次,堅持一段時間,可有效改善身體的虛證和濕氣重的問題。 7. 艾灸注意事項 艾灸時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皮膚。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時要多喝溫水,促進新陳代謝。如果艾灸過程中出現不適,如頭暈、心慌等,應立即停止艾灸,并咨詢專業的中醫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