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乃隋唐名醫,一生精研方脈,對發白之癥有著獨到見解。 當時醫界多以發白為血虛所致,常用何首烏、當歸、熟地等滋補精血,卻往往收效甚微。 一日,巢元方為一位須發盡白的大臣診治后,對侍旁的弟子們感嘆道:"世人皆以為發白乃血虛,須用補血之品,殊不知發之本在髓,發白非衰老,實乃髓海空虛,不在補血,而在一味平凡之物榮腦轉黑。" 弟子們聞言大惑不解。 發白豈非血虛? 若不用何首烏、當歸,如何能使白發轉黑? 那一味平凡之物究竟是什么? 又如何能榮腦轉黑? 大業十年初春,長安城外梨花如雪。 皇城東側一處幽靜的園林內,花木扶疏,一座雅致的小亭掩映其中。 "師父,杜尚書已在書房恭候多時了。"巢元方的得意弟子孫思邈恭敬地稟報。 巢元方放下手中的《黃帝內經》,嘆了口氣:"這杜尚書的發白之癥,已困擾他多年,想必心急如焚。" 步入書房,只見一位五十余歲的中年男子正背對門口,凝望窗外的梨花。聽聞腳步聲,他轉過身來,雖面容尚顯年輕,但一頭須發已如霜雪般蒼白。 "巢神醫,救我!"杜尚書見到巢元方,激動地上前施禮。 巢元方連忙還禮:"杜大人請坐,詳細道來。" 杜尚書坐下后,指著自己的白發苦笑道:"小人今年五十有二,自四十歲起頭發便開始變白,起初只是少許,不足為奇。誰知三年前忽然大量白發涌現,如今已是滿頭霜雪,令小人尷尬不已,朝中更有'少白頭'之譏。" 巢元方點頭示意他繼續。 "這些年,小人求醫無數,皆診為血虛所致,開補血方劑。小人服用過何首烏、當歸、熟地、枸杞等名貴藥材,制成丸散,內服外用,卻收效甚微。如今不但發白未減,且時常頭暈目眩,耳鳴健忘,精神不振。"杜尚書說著,眼中閃爍著失望的光芒。 巢元方為其診脈片刻,又認真觀察了頭皮發質,閉目思索。 孫思邈和其他幾位弟子在一旁靜靜等待師父的診斷。 良久,巢元方睜開眼睛:"杜大人,你的確有發白之癥,但根源并非單純血虛。" 杜尚書急切地問:"巢神醫,難道不是血虛嗎?眾醫皆云發為血之余,血虛則發白啊!" 巢元方捋須道:"《內經》云:'發者,血之余也。'但也說:'腎主骨,其華在發。'又云:'腦為髓海。'發之本在血,但血之源在臟,發之華在腎,腎連腦髓,髓通五臟。你的發白,看似血虛,實則髓海空虛。" 此時,一位溫文爾雅的中年文士從外面走來,拱手行禮:"在下王冰,國子監博士,久慕巢醫師大名,今偶然經過,不敢擅入,但聞有論發白之癥,不禁心向往之,愿求一聽。" 巢元方欣然道:"王博士乃《內經》大家,能得指教,乃幸事也。" 王冰謙遜地說:"巢醫師過譽了。適才聽聞巢醫師論發白之因,甚是精妙。世人多知發為血之余,但往往忽略了發之根本在腎,在腦髓。不知巢醫師以為,杜大人服用的何首烏、當歸等藥有何不妥?" 巢元方走到書架前,取下一本醫書:"《素問·上古天真論》曰:'發始白,齒始搖。'《靈樞·天年》又云:'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杜大人年過五旬,發白乃常事,但突然滿頭白發,則非單純衰老之象。" 他轉向杜尚書:"杜大人,除發白外,你可有頭暈目眩,耳鳴健忘,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癥狀?" 杜尚書驚訝地點頭:"巢神醫真神人也!確有此癥,且近來愈發明顯,眾醫皆言是操勞過度,血虛所致。" 巢元方搖頭道:"非也。此乃髓海空虛,腎精不足之象。《內經》云:'腎藏精,其華在發。'發之華美,在于腎精充盈;發之烏黑,在于髓海豐盈。杜大人滿頭白發,并非單純血虛,而是髓海空虛,腎精不足。" 孫思邈好奇地問:"師父,那應當如何治療杜大人的白發之癥呢?" 巢元方微微一笑:"我曾治一位宮中貴人,癥狀與杜大人相似。眾醫皆用何首烏、當歸等補血之品,不見效果。我用一味平凡之物,三月而髓海充盈,白發漸黑。" "一味?"眾人驚訝不已。 "正是。"巢元方點頭,"此味出自《神農本草經》,位列上品,生長于高山之上,味甘性平,能補髓填精,榮腦烏發。尤其對髓海空虛所致的發白,效果奇佳。" 王冰好奇地問:"此味是何物?如此神奇?" 巢元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杜尚書:"杜大人,你這些年在烏發藥材上花費幾何?" 杜尚書苦笑道:"小人這十年來,在烏發藥材上的花費已近千貫。" "藥之貴賤,在于對證,不在價值。"巢元方緩緩道,"我所說的這味藥材,不及你所服名貴藥材之半價,卻能從根本上調理髓海,榮腦轉黑。" 他從藥柜中取出一個白瓷罐子,打開后,里面是一些黑褐色的塊狀物。 "這是什么?"杜尚書好奇地問。 巢元方解釋道:"此乃發白之癥的真正良藥。它不靠染色之力使發變黑,而是通過滋養髓海,充盈腎精,使發自然烏黑。" 他取出一小塊,放入碗中,倒入熱水,片刻后,水色轉為深褐,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杜大人,試試看。"巢元方將碗遞給杜尚書。 杜尚書接過,小心地啜了一口,神色頓時為之一振:"這味道甘苦適中,入口醇厚,回味悠長。奇怪的是,喝下后竟感覺頭頂一陣清涼,精神為之一爽。" 巢元方點頭道:"此乃其獨特之處。它不似何首烏、當歸那般滋膩厚重,而是清爽醇厚,直達腦髓,補而不滯,榮而不膩。" "此藥正是我所說的'不在補血,一味古法可榮腦轉黑'。"巢元方語重心長道,"許多發白之人,服用補血滋陰之品后適得其反,正是因為補而不達,治標不治本。" 眾人圍攏過來,杜尚書緊盯著那白瓷罐,急切地問:"巢神醫,這到底是什么神藥?為何能勝過何首烏、當歸這些名貴藥材?" 王冰也滿臉好奇:"巢醫師,不知此藥是否出自某部古方?為何能在眾多名醫束手無策時發揮奇效?" 巢元方看著眾人期待的目光,沉吟片刻,緩緩道:"此藥名為..." "黑芝麻。"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顯然沒料到這個答案。 "黑芝麻?"杜尚書難掩失望之色,"就是尋常食用的芝麻?這...這怎能與何首烏、當歸相比?" 巢元方微微一笑:"非比尋常芝麻,而是產自西域高山的黑脂麻,古稱'胡麻'。《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久服益精,輕身不老'。胡麻色黑如漆,油脂豐富,滋養力遠勝普通芝麻。" 王冰若有所思:"黑芝麻...我確實在《本草》中見過其滋補功效,但用于嚴重的發白癥狀,是否力道不足?" 巢元方緩步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的梨花:"王博士,醫道如花,看似嬌弱,卻能結果成實。發白之癥,表現為發色蒼白,世人多以為血虛,用補血之品直接染發,卻忽視了發之本源——髓海。《內經》云:'腦為髓之海,發為血之余。'黑芝麻色黑入腎,能補腎填精,榮腦養髓,正是烏發之根本。" 他轉身面向眾人:"黑芝麻烏發之法,妙在三點。" 他伸出一根手指:"其一,黑芝麻色黑入腎,能補益腎精,滋養髓海。《內經》云:'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其華在發。'腎精充盈,髓海豐滿,發自然烏黑。黑芝麻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E等,能滋養腎精,充盈髓海,從根本上改善發白。" 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腎脾三經,能養肝明目,健脾益氣,潤腸通便。發白之人,常兼肝腎不足,脾虛濕滯,黑芝麻補肝腎,健脾胃,一藥多效,標本兼治。" 再伸出第三根手指:"其三,黑芝麻能通調水道,潤燥滑腸。《金匱要略》云:'諸髓者,皆屬于腦。'髓海不足,常因津液虧損,化源不足。黑芝麻能潤燥生津,通調水道,使津液充盈,髓海豐滿,發自然烏黑。" 杜尚書疑惑不解:"巢神醫,我以前也吃過黑芝麻,卻從未見過如此效果。" 巢元方解釋道:"食用與入藥不同,炮制有講究。我將為你開具一方,名為'榮腦烏發湯':胡麻三兩(炒研),枸杞子二錢,桑椹子二錢,旱蓮草一錢,制首烏一錢,菟絲子一錢,茯苓八分,甘草三分。" 他詳細解釋道:"此方以胡麻為君,滋養髓海;枸杞、桑椹為臣,滋補肝腎;旱蓮草、制首烏為佐,補血養陰;菟絲子、茯苓為使,固精強腎;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補髓養血,標本兼治,正合你之病機。" 他補充道:"炮制之法也有講究。黑芝麻須先淘洗干凈,曬干后微炒至香氣四溢,研成細末。每日三次,每次一勺,溫水送服。或可加入粥中食用,但切忌與生冷食物同食。" 王冰恍然大悟:"巢醫師此方,確實蘊含深意。傳統烏發多用何首烏、當歸等補血之品,卻忽視了髓海與發色的關系。巢醫師以黑芝麻為主,正是把握了'補髓榮腦'的關鍵。" 巢元方點頭贊許:"王博士悟性極佳。《內經》有云:'腎主骨,其華在發。'又云:'腦為髓之海。'發白治療,不能只補血養發,更要滋養髓海,補益腎精。黑芝麻補腎填精,榮腦養髓,比單純用補血之品效果更持久。" 杜尚書仍有疑慮:"巢神醫,我的發白如此嚴重,這方子看似平和,能奏效嗎?" 巢元方語重心長道:"杜大人,發白之癥非一日之故,治療也非朝夕之功。此方雖平和,卻是從根本上調理,比那些滋膩之品更為持久。服用此方,當見精神漸爽,頭暈漸減,發根漸黑,白發漸少。如此日積月累,髓海自然充盈,白發自然轉黑。" 他強調道:"此外,還需注意攝生之道。早睡早起,順應天時;飲食有節,戒除辛辣;適度運動,調暢氣血;心神安寧,戒憂戒怒。藥食雙補,攝生并重,方能事半功倍。" 杜尚書依方抓藥,每日服用。 初服一月,頭暈耳鳴減輕,精神振奮; 兩月后,新發烏黑,白發減少; 三月后,白發大減,須發漸黑,精神煥發,竟有返老還童之感。 一日,杜尚書帶著厚禮再訪巢元方,激動地說:"巢神醫,小人的發白已減大半!這黑芝麻當真神奇,效果遠勝何首烏、當歸!" 巢元方欣慰地笑了:"非黑芝麻神奇,而是治法對癥。《內經》云:'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發白之癥,治在補髓,不在補血。黑芝麻補腎填精,榮腦養髓,雖平淡無奇,卻能標本兼治,正所謂'大道至簡'。" 杜尚書好奇地問:"巢神醫,為何世人多用何首烏、當歸等藥材,而不知黑芝麻的妙用?" 巢元方嘆息道:"世人多慕虛名,追求速效,卻不知'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那些名貴藥材,雖能暫時補血養陰,卻未必能達髓海,充盈腎精,反而滯膩礙胃,使氣機不暢。黑芝麻補髓榮腦,標本兼治,才是烏發之根本。" 王冰在一旁請教:"巢醫師,黑芝麻榮腦轉黑之法,適用于何種類型的發白?" 巢元方解釋道:"發白有腎精不足、血虛氣弱、肝郁化火等不同類型。黑芝麻偏于補腎填精,最適用于腎精不足、髓海空虛所致的發白,如杜大人這種。對于純血虛所致的發白,可加當歸、熟地等養血之品;對于肝郁化火所致的發白,可加夏枯草、白芍等疏肝清熱之物;對于氣血兩虛所致的發白,可加黃芪、黨參等補氣之品。" 孫思邈在一旁總結道:"師父的意思是,治發白當分清本源,不可一味補血,而黑芝麻補髓榮腦之法,恰是治療髓海空虛所致發白的上佳之選?" "正是。"巢元方點頭道:"《內經》有云:'治病必求于本。'發白治療,當先辨明是血虛、腎虧,還是肝郁,再對癥下藥,方能標本兼治。黑芝麻補腎填精,榮腦養髓,長期服用,徐徐培元,效果遠勝一時補血。此乃'發白非衰老,而是髓海空虛,不在補血,一味古法可榮腦轉黑'的真諦所在。" 巢元方又取出一卷醫書,在末頁寫下這則醫案,并題詩一首: "蒼顏白發皆由髓,補血徒勞效不彰。 一味胡麻堪返黑,榮腦填精道理長。" 這一醫案后來被收入《諸病源候論》卷末秘訣,成為后世醫家治療發白的重要參考。 巢元方"補髓榮腦"的烏發理念,也為中醫發白治療開辟了新的思路,影響深遠。 正如《內經》所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已病。" 巢元方不拘于常法,洞察發白之本質,用黑芝麻補髓榮腦之法,既治已病,又防未病,堪稱上工之道。 醫者意也,藥之貴賤,全在對證與否。 千金之藥,不及一味對證之物。 這或許就是巢元方醫術精湛的真諦所在,也是中醫千年智慧的精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