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松科(Pinaceae)植物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油松P.tabuliformis Carr.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花粉。
產地:馬尾松主產于長江流域各省區。油松主產于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區。山東亦有栽培。
性狀鑒別:本品為淡黃色細粉。質輕,易流動飛揚,手捻有滑潤感。氣微,味淡。入水不沉。以體輕、色淡黃者為佳
。
松花粉來源:本品為松科(Pinaceae)植物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油松P.tabuliformis Carr.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花粉。 產地:馬尾松主產于長江流域各省區。油松主產于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區。山東亦有栽培。 性狀鑒別:本品為淡黃色細粉。質輕,易流動飛揚,手捻有滑潤感。氣微,味淡。入水不沉。以體輕、色淡黃者為佳
夏枯草來源:本品為唇形科(Labiatae)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 產地:主產于江蘇、安徽、河南等省,全國各地均產。 性狀鑒別:藥材呈圓柱形,略扁,長1.5~8cm,直徑0.8~1.5cm,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輪至10數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內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微,味淡。以穗大、色棕紅、搖之作響者為佳。 馬錢子【來源】為馬錢科(Loganiaceae)植物馬錢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馬錢為喬木,高10~13m。葉對生,革質,廣卵形或近于圓形,長6~15cm,寬3~8.5cm,全緣,主脈5條。聚傘花序頂生;花萼先端5裂;花冠筒狀,白色,先端5裂;雄蕊5,無花絲。漿果球形,直徑6~13cm,成熟時橙色,表面光滑;種子呈圓盤形。 【產地】馬錢主產于印度、越南、泰國等國。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洗凈附著的果肉,曬干。 【性狀鑒別】呈紐扣狀扁圓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直徑1.5~3cm,厚3~6mm。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綠色絹狀茸毛,自中央向四周呈輻射狀排列,有絲樣光澤。邊緣稍隆起,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沿邊緣剖開,平行剖面可見淡黃白色胚乳,角質狀,子葉心形,有葉脈5~7條及短小的胚根。氣微,味極苦。 以個大,肉厚飽滿,表面灰棕色微帶綠,有細密毛茸,質堅硬無破碎者為佳。 馬蘭白術來源:為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肥厚,略呈拳狀。莖直立。葉互生,3深裂或羽狀5深裂,頂端裂片最大,裂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8cm,寬1.5~3cm,邊緣有刺齒,有長柄;莖上部葉狹披針形,不分裂。頭狀花序單生枝頂,總苞鐘狀,總苞片7~8層,基部被一輪羽狀深裂的葉狀苞片包圍;全為管狀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雄蕊5;子房下位,表面密被絨毛。瘦果密生柔毛,冠毛羽狀分裂。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產地:主產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多為栽培。 采收加工:霜降前后,挖取2~3年生的根莖,除去莖葉及細根,烘干,稱烘術;曬干,稱生曬術。 性狀鑒別:呈不規則肥厚團塊或拳狀團塊,長3~13cm,直徑1.5~7cm。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和斷續的縱皺和溝紋,并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生曬術斷面淡黃白色至淡棕色,略有菊花紋及分散的棕黃色油點;烘術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以個大,質堅實,斷面色黃白,香氣濃者為佳。 飲片:呈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黃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木部具放射狀紋理;烘干者切面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有黏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