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原文
無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巔。
若是命中無此運, 孤身亦可登昆侖。
紅塵贈我三尺劍, 酒看瘦馬一世街。
世人朝路乃絕澗, 獨見眾生止步前。
海到盡頭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如若東山能再起, 大鵬展翅九萬里。
一入紅塵夢易眞, 一朝悟透心境名。
一朝悟道見真我, 昔日枷鎖皆云煙。
天門將至百運開, 拂塵輕笑問仙來。

1. 無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巔。
釋義: 沒有人扶持我的凌云壯志,我便獨自踏著積雪,一步步登上山巔。
感悟: 首句奠定全詩基調。“扶”字,道盡世態炎涼,求人不如求己。“青云志”,點明所追求的,是高遠理想。
“自”字展現獨立自主、堅韌不拔。“踏雪”,寫出環境艱苦,也暗示前行之路的孤獨。“至山巔”,象征憑借自身努力,最終實現理想。此句寫出不依賴他人、自強不息的決心。
2. 若是命中無此運, 孤身亦可登昆侖。
釋義: 如果命中注定沒有這樣的好運,我即便孤身一人,也要登上昆侖山。
感悟: 詩人展現無懼命運的勇氣。“命中無此運”,是一種假設,也是對世事無常的認知。即便命運不濟,也絕不屈服。
“孤身”顯其孤傲決絕。“昆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至高無上的象征。登上昆侖,意味著挑戰極限。此句寫出不信天命、敢于抗爭的豪情。
3. 紅塵贈我三尺劍, 酒看瘦馬一世街。
釋義: 紅塵俗世贈予我一把三尺長的劍,我便飲酒,看著瘦馬,走遍這一世的街巷。
感悟: 視角從高山轉向紅塵。“三尺劍”,象征行走江湖、仗義執言的武器,也代表力量與擔當。
“酒”與“瘦馬”,構成游俠圖景。飲酒,是豪邁灑脫。瘦馬,暗示旅途艱辛,也象征淡泊名利。 “一世街”,概括詩人一生,他將在紅塵中游歷。此句寫出入世姿態,及對世俗的獨特態度。

4. 世人朝路乃絕澗, 獨見眾生止步前。
釋義: 世人眼中的通衢大道,在我看來卻是絕壁深澗,我獨自一人,看到蕓蕓眾生都在這險境前停下了腳步。
感悟: 詩人眼光與眾不同,看到世人看不到的危機。“朝路”與“絕澗”,形成對比,揭示世人追名逐利、盲目從眾。
“獨見”凸顯詩人清醒與獨立思考。“眾生止步前”,是對世人怯懦的惋惜,也是對自身勇氣的肯定。此句寫出對世俗的洞察,及對自身選擇的堅定。
5. 海到盡頭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釋義: 大海航行到盡頭,天空就是彼岸;高山攀登到頂峰,我就是那最高的山峰。
感悟: 這是全詩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與豪邁的氣概。“海到盡頭天作岸”,以一種極具想象力的畫面,表達了追求無止境的哲理。只要不斷前行,總能到達新的境界。
“山登絕頂我為峰”,則將個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這一句,寫出了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肯定。
6. 如若東山能再起, 大鵬展翅九萬里。
釋義: 如果能像東山一樣再次崛起,我將像大鵬一樣展翅高飛,直沖九萬里云霄。
感悟: 詩人以“東山再起”典故,表達對未來的期許。“東山再起”,比喻失勢后,重新恢復地位。“大鵬展翅九萬里”,出自《莊子·逍遙游》,象征遠大志向。
詩人相信,即使遭遇挫折,只要堅持,終能再次騰飛。

7. 一入紅塵夢易眞, 一朝悟透心境名。
釋義: 一旦進入紅塵俗世,夢境就容易變得真實,一旦領悟透徹,心境就會變得清明。
感悟: 詩人反思人生真諦。“一入紅塵夢易眞”,指人在世俗中易迷失自我,將虛幻欲望當作真實。“一朝悟透心境名”,指通過修行反思,認清自我,達心境清明境界。“名”通“明”。此句寫出對人生的思考,及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8. 一朝悟道見真我, 昔日枷鎖皆云煙。
釋義: 一旦悟道,就能見到真正的自我,過去的束縛都將如同云煙般消散。
感悟: 詩人進一步闡述了“悟道”的重要性。“真我”,是指擺脫了世俗欲望與束縛的、純粹的自我。“昔日枷鎖”,是指名利、地位、情感等對人的束縛。詩人認為,只有通過悟道,才能認識到這些束縛的虛幻性,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
9. 天門將至百運開, 拂塵輕笑問仙來。
釋義: 天門即將打開,各種好運都將到來,我揮動拂塵,笑著問,仙人何時到來?
感悟: 詩的結尾,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羽化登仙的意境。“天門”,象征著通往更高境界的通道。“百運開”,預示著美好的未來。“拂塵”,是道家常用的法器,象征著清凈無為。“輕笑問仙來”,則表達了詩人對仙道的向往,以及對超脫生死的追求。

結語
徐霞客這篇《青云志》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種不畏艱險、勇于探索、追求真我的精神。全詩以登臨絕頂、笑傲紅塵為意象,表達了對人生、命運、自我的深刻思考。
詩中既有對世俗的批判與超越,也有對理想的執著與追求,更有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這種精神,不僅是徐霞客一生游歷的真實寫照,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探索精神的體現,值得后人學習與傳承。
它啟示我們,縱然前路漫漫,縱然無人相助,亦當堅定信念,勇往直前,活出真我。
來源:國學-墨弈燈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