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篇原創 本文2000字,閱讀時長2分鐘 作者|柳一一 來源|柳一一閱讀寫作 你好啊,我是柳一一。一名寫作教練,已出版書籍《成為時間管理高手》。另外一個身份是“律師”。 本公號長期專注于寫作話題。如果你喜歡寫作,記得關注和設為星標。 關于提升文筆的技巧,你一定學了不少。 比如,如何用五感法,創作出畫面感強的句子,如何正確使用各類修辭,讓句子更生動有趣,等等。 事實上,比起能怎么寫,我們更得重視,不能怎么寫。否則,你的文筆會被拖垮。 接下來,分享8類不能使用,或者減少使用的詞匯。 1、少用陳詞濫調 大腦喜歡新奇信息。高頻使用陳詞濫調,讀者大腦無法興奮起來,且會產生厭倦感。 哪些是高頻陳詞?比如,砥礪前行、不忘初心、歲月靜好、乘風破浪等。 有些詞本來很好,只是用得人多了,就變成“陳詞濫調”了。 如何判斷?很簡單,如果你從一個普通人口中都能經常聽到,說明這個詞已經用爛了。 你可以建立一個“陳詞表”。寫完一篇文章,檢查自己用了幾組陳詞,一一刪掉。 我用DeepSeek生成了20個四字陳詞,供參考,如下: ![]() ![]() 2、少用形容詞 大作家多用動詞,較少用形容詞。 動詞能直接激活大腦的運動皮層,讓讀者在腦中模擬動作;而形容詞需要調用前額葉進行語義解碼,增加了認知負擔。 示例。 差句子:他快速地跑,形容詞「快速」稀釋了動詞「跑」的能量。 好句子:他正在沖刺。動詞可以直接激活讀者鏡像神經元,瞬間產生“沖刺”的代入感。 很多人寫句子,還容易形容詞疊加。 如“非常可愛的小小貓咪”,直接寫為“小奶貓”,會更簡潔清晰。 其實,只有中小學作文課,老師才會教我們多用形容詞。我兒子現在的詞匯和句子練習,80%以上是要求填寫“形容詞”。 我每次看到空白處,總是無法想起貼切的形容詞,只得通過搜索來完成作業輔導。 不得不說,我們投入大量時間完成的練習,對寫作幫助并不大。 3、不要疊加副詞 疊加副詞,如極其深遠地影響、非常強烈地沖擊等。 當你疊加使用副詞時,讀者需要消耗更多的語義能量,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增加了讀者的閱讀負擔。 反例修正: 「極其深遠地影響」改為「擊碎」 「非常強烈地強烈沖擊」改為「擊碎」,動詞的表達效果會更生動有力。 4、少用虛指代詞 虛指代詞,即這個、那個、某種、某種程度等模糊指代的詞匯。 模糊指代,會讓大腦耗費更多能量來確認你的表達含義。另外,虛指代詞出現過多,還會讓讀者認為你詞語匱乏。 差句:這個問題需要某種程度的解決。 改寫:如何讓菜市場大媽用上掃碼槍,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5、情感空洞詞 情感空洞詞,如感人、偉大、有趣、恐怖。 情感空洞次,缺乏具體情感細節,會抑制讀者的共情反應。你需要將其轉化為感官細節詞匯。 示例。 差句:這部電影很感人。 改寫:熒幕暗下去時,前排女孩用紙巾擦了三次眼睛。 很感人,屬于典型的情感空洞詞。 改寫后的句子,全程不提“感人”,但你讀完,自己就能得出“很感人”的結論。 再舉一個例子。 差句:戰爭很殘酷。 改寫:彈片掀翻的土坑里,半截焦黑的手臂指向天空,雨滴混著血水灌進戰壕。 哪句更能體現殘酷?毫無疑問是后面一句。在讀的過程中,你的大腦會浮現相應的畫面。豈止殘酷,實在是慘不忍睹。 情感空洞詞,也屬于形容詞的一種。我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很多人完全沒意識到,這類詞也應該減少使用。 6、少用冗余復合詞 冗余復合詞,即同義重復。如“未來計劃”,計劃本身隱含未來性、“最終結果”,結果隱含最終性。 示例1。 差句:這是我們的未來計劃。 改寫:這是我們的計劃。 示例2. 差句:公司推出了新的創新產品。 改寫:公司推出了創新產品。 刪除冗余后,句子會更簡潔。讀者的大腦資源,也將集中于關鍵信息的處理,理解速度變快。 7、少用抽象大詞 詞匯越抽象,一定越耗能。 比如,解構、范式、異化等詞匯,當你讀到它們時,大腦往往需要停頓下來思考,這個詞到底想表達什么? 對讀者來說,能耗翻倍。 示例。 差句:通過解構傳統敘事范式,我們可以實現對文化符號的異化與重構。 解構、異化、重構,這三個詞是什么意思?讀完后一臉茫然,根本無法get到這句話的主旨。 改寫:把老故事拆成碎片,用新語言重新拼貼,讓熟悉的符號變得陌生又新鮮。 改寫后,是不是很容易看懂? 不要用這看起來特別“高級”的大詞。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檢驗標準: 一個詞,如果自己都無法第一時間解釋清楚意思,那就拒絕使用。 8、少用專業術語 專業術語,需要讀者消耗更多能量,才能理解。甚至,付出努力,也仍然不懂。 比如,“通過量子糾纏實現超導態的相干調控”這句話,我們可能讀100遍也仍是一臉茫然。 如果表達為:“讓兩個粒子像雙胞胎一樣,一個動,另一個也跟著動”,是不是秒懂? 如何合理使用專業術語?首次出現時,要用通俗語言解釋專業術語,或用比喻替代術語。 比如,光合作用是植物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改寫為:“葉子在陽光下張開,像小工廠一樣,把陽光、水和空氣變成食物”。 假如不得不用專業術語,記得限制術語密度。比如,每段不超過1個專業術語,以免認知超載。 少用以及不用上述詞匯,你的文字表達效率會更高。即,關鍵信息更突出。 讀者第一時間,就能捕捉到每一句的核心意思。 你與讀者的溝通,將一路綠燈。 真正的寫作高手,永遠用大腦喜歡的方式說話。 PS:我和方圓老師成立了一個閱讀寫作成長群,服務期為2025年3月2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推出成長群的初衷時,希望更多熱愛閱讀、對寫作有興趣的小伙伴,能夠與大家一起打開這扇門,走入新世界。 社群權益包括: 每周為大家推薦一本好書;5本經典書籍(《聰明的閱讀者》、《蘇東坡新傳》、《風格感覺》、《生死疲勞》、《成為時間管理高手)的共讀,每本書我都會至少直播一場解讀;10場重磅寫作干貨直播;變現思路分享、以及其他不定期加餐分享。 前100名加入的小伙伴,只需要支付59.9元。100人后,漲價為109元,200人后,恢復原價199元。 早加入早享受權益。 重要提示: 如果不想錯過內容, 記得主頁右上角設為星標,不錯過內容推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