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方謹向以下人士致謝,感謝其慷慨許可在此復制圖片。盡管已盡一切努力查找在此復制的版權材料的所有者,但出版方仍對任何遺漏之處表示歉意,并將在最早的機會補上遺漏的致謝。 附Dire Straits樂隊陣容: I(1977.6-1980.7) ![]() 從左至右:Daivd Knopfler,Pick Withers,Mark Knopfler,John Illsley II(1980.7-1980.10) ![]() John,Mark,Pick III(1980.10-1982.10) ![]() John,Pick,Mark,Hal Lindes,Alan Clark IV(1982.10-1984.10) ![]() Hal,Alan,Mark,John,Terry Williams V(1984.10-1986.4) ![]() 上排:Guy Fletcher,Terry,Mark,Alan 下排:Jack Sonni,John VI(1986.4-1990.6) ![]() John,Mark,Alan,Terry,Guy VII(1990.6-1995) ![]() Guy,John,Mark,Alan 2018年搖滾名人堂典禮 ![]() Alan,Guy,John JohnnyZhu 《窘迫人生:恐怖海峽傳》這本傳記是在2021年11月于英國出版的,2022年2月在和好朋友馮翔聊到恐怖海峽樂隊時,發現了這本新出爐的樂隊傳記,由樂隊創始人、貝斯手約翰·伊爾斯利所著,我就決定把它翻譯成中文。2022年4月17日在公眾號“JohnnyZhu”發了第一部分,即本書的序言,由樂隊創始人、主音吉他手兼主唱馬克·諾夫勒所寫。起初有試著聯系出版商,看看是否有人愿意出版這部書的中文版,但是沒有后文,也許是這種書太小眾了,必定會賠錢。所以決定在網上完整發布,因為沒有時間緊迫的壓力,在之后的整整三年中,斷斷續續地完成了這本書28部分(25章正文加序言、鳴謝、目錄)的翻譯和制作。在這三年中,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個人生活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好在堅持完成了這部作品。 全書并不長,一共是25章,291頁。譯成中文后,總字數18萬字,其中包含了我對文中內容的注解,注解的部分共2萬字。原書中使用了50張圖片,其中正文中24張,書后附錄26張。我在序言和鳴謝的部分加上網絡圖片14張,另包含原書封面2張,共計66張圖片。 翻譯這件事并不容易。中國人最早關于翻譯,有記錄可考的是3000年前的周代。《禮記》的《王制》上記載: “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大規模翻譯外語應該就是公元150年間,漢朝翻譯佛經了。 西方關于翻譯的記錄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有記錄可考的是公元前250年間,羅馬詩人安得羅尼把希臘大詩人荷馬的史詩《奧德賽》譯成拉丁文。 中國近代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嚴復【1854-1921】在1897年翻譯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的《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直譯“演化論與倫理學】》時,提出了著名的翻譯三個原則: “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 其中“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實準確地傳達原文的內容;“達”(expressiveness)指譯文通順流暢;“雅”(elegance)可解為譯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在翻譯本書之前,我觀看了大量的恐怖海峽,特別是約翰·伊爾斯利的訪談視頻,盡可能地去了解和捕捉他的講話風格。在翻譯全書的過程中,還是盡可能地把“信”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盡可能地直譯,保持原來語言的風味,盡可能地用漢語去復原一個英國七旬長者的文字風格。意譯的話會簡單許多,但那樣就更像是讀者在聽譯者講話,而不是聽作者講話。我把翻譯好的中文放到比較好的翻譯軟件中,得到的英文幾乎和原著一樣,連用詞都是一樣的。正常經過翻譯器翻譯再譯回來,文字上就會有很大的差別的了。但是因為本人并不是翻譯科班出身,中英文水平都有限,在“達”這一方面還是很有局限,在對照兩種語言的表達時,我還是優先選擇了“信”,這樣就會使一些句子不是特別通順,而且保留著很強的英語語序。以后如果有機會做一個修訂版,不知道會不會好一些。不過話說回來,一個人費盡心思的翻譯可能在未來會被人工智能瞬間完成,但是到今天,AI還不能完美地進行翻譯,也許不遠的以后就會,以后也可能不會著作翻譯這項工作和專業了。 這一本書除了是作者本人和樂隊的傳記外,約翰·伊爾斯利還以過來人的身份向讀者,也是音樂愛好者、潛在的樂隊從業人員介紹了音樂錄制和巡回演出的內幕和經驗。 這本書還以樂隊做世界巡回演出的視角,展現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對世界風貌的觀察。在伊爾斯利的筆下,剛剛打開國門、蹩腳地試圖融入自由世界的日本;處在戰爭中、人民苦中作樂的以色列;即將爆發內戰和民族沖突陰云密布的南斯拉夫;暗中涌動要推翻現有社會制度的匈牙利;處在極速衰退期的英國,以及英國與愛爾蘭的警民沖突、英國與阿根廷的海外戰爭;還有地大多元的美國、寒冷的加拿大、民族屬性差異很大的歐洲、熱情又鄉土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等風貌都躍然紙上。只可惜在樂隊活躍的時期,所謂的“世界巡演”還局限在北美和歐洲,外加剛剛可加入其中的日本,作者和樂隊還沒有涉足到大中華地區、東南亞、前蘇聯加盟國、中東其他地區、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是一個遺憾。當然即使到了今天,可以縱橫五大洲的音樂人和樂隊也屈指可數,只有滾石樂隊、平克·弗洛伊德的羅杰·沃特斯、埃爾頓·約翰、U2等極少數人。 此外,和恐怖海峽樂隊的音樂一樣,約翰的文筆表達的感情細膩又克制,他對父母、兄長、老師、伴侶、子女,朋友,還有樂隊里和樂隊相關的兄弟姐妹的關系和情緒的表達很樸實真摯,卻讓人回味無窮。沒有露骨的話語,卻含情脈脈。沒有振聾發聵的吶喊,卻潤物細無聲。 翻譯成稿的今天,2025年,世界正以難以預料的方式發生變化,約翰·伊爾斯利和馬克·諾夫勒也即將進入76歲。真的希望有一天,他們可以讀到這篇文章,了解到在遙遠的中國,他們創造的音樂還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不同世代的中國人正運用互聯網試圖和八十年代風華正茂的他們做連接。約翰一直熱衷的連接,已在、正在、將在更多的人心中產生波瀾,通過他的音樂、繪畫和文字。不知,馬克、約翰和樂隊其他成員會不會有朝一日來中國演出呢?【其實由樂隊鍵盤手艾倫·克拉克領銜的“恐怖海峽遺產樂隊(Dire Straits Legacy)”已經于2023年11月12日在上海參加了當時的JZ爵士音樂節演出過了,有朋友已經現場領略了他們的風采,不過沒有樂隊原始成員的參與,還是缺了許多。】或者有能力和機會的朋友,可以去英國拜訪他們,去約翰在倫敦的East End Arms酒吧喝上幾杯,帶去中國樂迷對他們的祝福,祝他們長壽健康。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們和朋友們一直的支持和協助,啟發靈感,提供意見,幫助校對,匯總文字。三年的時間翻譯完此書,再加上明年2026年,公眾號“JohnnyZhu”將要存在整整十年,這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情,畢竟人的一生可以有幾個十年呢? 感謝你一直讀到這里,沒有你的支持,這一切也很難實現。再次感謝! |
|
來自: JohnnyZhu官方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