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腰突疼到翻身難?4味中藥煮水喝,90%的腰突患者都說有效! 一、生完孩子后,她的腰被“凍住”了 39歲的李姐最近愁壞了:自從生完二胎后吹了冷風,腰部就像被“凍住”了——每天酸脹刺痛,半夜翻身能疼醒,連吹風機的熱風都不敢對著腰吹,手腳更是常年冰涼。去醫院查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試了推拿、貼膏藥都沒好轉,直到把舌苔照片發給我:舌淡、苔白膩,典型的風寒濕邪侵襲,氣血痹阻! 這類患者臨床上特別常見:產后氣血虛,腰背部保暖沒做好,風寒濕邪趁虛而入,像一塊“冰疙瘩”堵在腰部,不僅疼,還會覺得發僵、怕風怕冷,遇冷就加重。如果你也有這些癥狀,一定要往下看! 二、4味藥煮成“祛濕暖腰湯”,腰突疼痛悄悄跑 針對李姐的情況,我開了一個溫腎祛濕、通絡止痛的基礎方,藥材簡單卻精準,很多腰突患者用了都說“腰松快了”: ?? 組方:桑寄生15克,威靈仙15克,蒼術10克,薏苡仁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 - 2周,需在醫生指導下辨證調整) 三、方解:4味藥各司其職,把“寒濕”連根拔起 中醫治腰突,關鍵在“通”和“補”:通經絡、補肝腎,濕去寒散,腰自然不疼了! 1. 桑寄生(君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 腰突患者大多有“本虛”的底子(產后氣血虛、長期久坐傷腎),桑寄生就像給腰部“打補丁”,既能滋補肝腎、強壯腰椎,又能祛風濕,把藏在骨頭縫里的寒濕慢慢拔掉,尤其適合產后、久坐人群。 2. 威靈仙(臣藥):祛風通絡,打開“疼痛開關” 它是中醫里的“鐵掃帚”,專走經絡關節,哪里堵了通哪里。腰突壓迫神經導致的放射性疼痛、麻木,靠它把經絡里的“瘀堵”掃干凈,疼痛就能緩解一大半。 3. 蒼術+薏苡仁(佐使):上下分消,把濕氣“趕出去” 蒼術像“燥濕推土機”,專祛腰腹部的寒濕;薏苡仁像“排水管道”,健脾利濕,把濕氣從小便帶走。兩者搭配,一燥一潤,把腰突患者體內黏膩的“濕痰”徹底清空,腰自然不僵了。 四、對癥加減:一人一方,效果翻倍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癥狀可以這樣調: · 腰腿疼到發麻、怕涼明顯:加全蝎6克(研末沖服)、雞血藤20克,活血通絡更強; · 產后氣血虛、乏力沒精神:加黃芪30克、黨參15克,補氣血才能固根本; · 腰膝酸軟、腿沒勁(肝腎不足):加當歸12克、白芍15克,肝腎同補,腰桿更有力。 五、用對方法,少走彎路!這3類人尤其適合 ? 腰突早期(疼痛、僵硬為主,無嚴重壓迫) ? 風寒濕型腰突(怕涼、遇冷加重、舌苔白膩) ? 產后、久坐勞損等“虛中夾濕”人群 ?? 注意:如果已經出現腿麻無力、大小便異常,說明壓迫嚴重,需及時就醫! 六、除了吃藥,這2個護腰習慣要牢記 1. 熱敷腰眼穴:用粗鹽+艾葉炒熱裝袋,每天熱敷腰部15分鐘,幫助藥效滲透(急性期紅腫熱痛時禁用); 2. 倒走訓練:每天倒走10分鐘(找空曠安全的地方),輕微拉伸腰椎,緩解久坐壓力。 寫在最后: 中醫治腰突,不是“頭痛醫頭”,而是從“寒濕瘀堵、肝腎不足”的根本調起。李姐用了7天后,腰明顯沒那么僵了,現在配合熱敷,已經能彎腰抱孩子了。 如果你也被腰突困擾,不妨留言說說:年齡+癥狀(比如“35歲,腰疼腿麻,怕涼”),我會盡量幫大家分析辨證,少花冤枉錢! (溫馨提示:本文藥方僅供參考,具體用藥需根據體質調整,請勿自行抓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