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應天門 乍一聽到此名,沒理解是怎么回事。聽了一番解釋方才知道:此應天門乃是河南洛陽的旅游景點。說白了就是現代人拿古人古事說事,于是乎就有了烏壓壓耗費些銀子平地起樓起景點。仿古的建筑,常常都是高大上,視覺上十分搶眼奪目。您要是不信,滿可以四下里打聽,準保沒錯。 其實也是遺憾,旅游時間撞衫,自由活動的時間往往不能如愿,只能在晚飯之后,抓住僅剩的幾個小時,還得快馬加鞭不耽擱方能廖補遺憾。 到應天門也是如此,先是在逛了好長時間,眼見目視距離并不遠,卻因為園區最近的出口被人為關閉,屢次好言說不動掌門人,只得再繞路很大一圈的路,足足一個小時的步行路。哎,真是窩火! 出門后趕緊叫了個電動三輪車,往應天門方向去了。一問才知道晚間應天門是不開放的。無奈之下只能在應天門的高墻之下轉了半個圈拍了幾幅照片。 看網上介紹,應天門其實里面也是頗有看頭的。 應天門是隋唐時代洛陽宮城的正南方城門,它極可能是當時中國古代最大的城門,始建于(605年)即隋朝,原名叫則天門,(705年)神龍元年為避武則天的名字諱改稱應天門。應天門最終毀于北宋年間,遺跡存于2016年重建的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內。 參考了歷史上對應天門的記載設計重建,2016年落成的應天門。該工程投資約3.5億人民幣。城門高達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進深25米,立于9.2米高的基座上。臺基東西闊137米,南北進深60米。基座內有古應天門遺址。重建后的應天門作為城市的一個重要地標,設有公共廣場供市民游覽休憩。由于其形制典雅,吸引了眾多旅游愛好者及漢服愛好者來拍照打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