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題解】 這一篇在《尚書》中也屬于誥體,其寫作時(shí)間大約在《召誥》《洛誥》之后。武庚和三監(jiān)發(fā)動(dòng)的叛亂被平定之后,周初的統(tǒng)治者為了徹底制伏殷民,便將他們遷往洛邑。被遷徙的殷民中,有不少人屬于殷商統(tǒng)治者的中上層。這些人是對(duì)周王朝的頑固的反對(duì)派,因而周王朝把這些人稱作“仇民”。周王朝的統(tǒng)治者們清醒地認(rèn)識(shí)到只有完全征服這些“仇民”,他們剛剛建立的政權(quán)才能得到鞏固,因而,如何征服殷民這個(gè)問題便尖銳地?cái)[在留守洛邑的周公面前。本篇就是周公以成王之命向殷民發(fā)布的誥令。“多士”的“士”,指的就是這些人。 惟三月①,周公初于新邑洛②,用告商王士。 【注釋】①惟:語首助詞,無義。三月:成王元年三月。②新邑洛:即王城,在今洛陽之西。周公遷殷民所住之地,稱作成周,在今洛陽之東(采曾運(yùn)乾說)。另,此處可與古文《尚書》中《君陳》、《畢命》互證。 【譯文】成王元年三月,周公第一次來到新都洛邑成周,把成王的命令向商王朝的士民宣告。 王若曰:“爾殷遺多士,弗吊旻天①,大降喪于殷。我有周佑命,將天明威,致王罰,敕殷命終于帝②。 【注釋】 ①弗吊旻(mín)天:古時(shí)成語,謂遭逢不幸,時(shí)運(yùn)不佳。古人迷信,認(rèn)為秋天萬物凋零,多肅殺之氣;又認(rèn)為人的不幸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弗,不。吊,淑,善。旻天,秋天。 ②敕:帝王的命令。 【譯文】 王說:“你們這些殷國的遺民,時(shí)運(yùn)不佳,上天把喪亡的大禍降給你們殷國。我們周國幫助上天行使命令,奉著上天圣明而威嚴(yán)的意旨,用王者的誅罰,命令你們殷王終止帝業(yè)。 “肆爾多士①,非我小國敢弋殷命②。惟天不畀允罔固亂③,弼我。我其敢求位④,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為,惟天明畏⑤。 【注釋】 ①肆:現(xiàn)在。 ②弋(yì):篡取。 ③畀(bì):給予。允:孫星衍說:“允,《釋言》云:'佞也。’”罔:誣罔。固:曾運(yùn)乾說:“固,讀'怙’,春秋傳曰勿怙亂。”亂:暴亂。允、罔、固、亂,四詞義近,故意譯為“胡作亂為”。 ④其:豈。 ⑤“惟我”二句:語倒,應(yīng)作“惟天明畏,惟我下民秉為”。秉,執(zhí)。為,作為,行事。明畏,圣明威嚴(yán)。畏,通“威”。 【譯文】 “現(xiàn)在我要告訴你們這些殷國的遺民,不是我小小的周國敢奪取殷國的大命。因?yàn)樯咸觳话汛竺o予那些善于說謊而又胡作亂為的人,所以才輔助我周國。假如上帝不給我們,我們是不敢妄求這個(gè)大位的。上天是圣明而威嚴(yán)的,我們下民只有本著上帝的意旨行事。 “我聞曰:'上帝引逸①。’有夏不適逸②,則惟帝降格③,向于時(shí)夏④。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⑤。惟時(shí)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⑥。 【注釋】 ①上帝引逸:古時(shí)成語。古人解說不一,茲從近人曾運(yùn)乾說。曾氏云:“逸,《說文》:'失也,兔謾善逃。’逸之引申義為奔放,《晉語》:'馬逸不能止。’注:'奔也’,是也。引,牽引也。引逸者,牽引之,使不至于跌也。董仲舒云:'國家將有失道之?dāng)。炷讼瘸鰹?zāi)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此'上帝引逸’之義。” ②適:節(jié)。逸:放縱。 ③格:格人,深知天命的人。 ④向:勸。時(shí):通“是”,這。 ⑤淫泆:放縱。辭:言語。 ⑥俊民:有才能的人。甸:治理。 【譯文】 “我聽說:'上帝對(duì)人的行為總是規(guī)誠和誘掖的。’夏國不節(jié)制自己的放縱行為,于是上天便降下深知天命的人,勸導(dǎo)夏國希望他們能夠改惡從善。但他們不愿聽從上帝的教導(dǎo),大大地放縱起來,并且喋喋不休地說了一些侮慢上帝的話。上天不能不考慮他們所聽到的情況,便廢除了夏的大命,降下了懲罰。于是命令你們的先祖成湯更改夏的大命,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治理四方。 “自成湯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①,亦惟天丕建②,保乂有殷③。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④。在今后嗣王,誕罔顯于天,矧曰其有聽念。于先王勤家誕淫厥泆⑤,罔顧于天顯民祗⑥。惟時(shí)上帝不保,降若茲大喪。 【注釋】 ①罔:無。明:勉。恤:慎。 ②丕:大。建:建立, ③保:安。乂:治。 ④罔不配天其澤:倒裝句。澤,恩澤。 ⑤勤:辛勤。家:基業(yè)。誕:大。厥:語詞。泆:淫泆,腐化墮落。 ⑥顯:明。祗:應(yīng)作“疷(zhī),為“疷”的假借字。《詩·小雅·白華》:“之字之遠(yuǎn),俾我疷。”傳:“疷,病也。” 【譯文】 “從成湯到帝乙,無不努力地施行教化,謹(jǐn)慎地祭祀上天,因此上天便予以大力支持,以安治殷國。殷王也不敢不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因此他們都能夠和上天一樣施給人們以恩澤。在這以后的殷王,欺騙侮慢上天,更談不到聽從上天的教導(dǎo)了。在先王辛勤建立的基業(yè)上,大肆奢侈腐化起來,根本不把上天圣明的教導(dǎo)和人們的疾苦放在眼里。因此上帝便不再保佑殷,給殷降下了喪亡的大禍。 “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于罰。” 【譯文】 “天不會(huì)把大命賜給那些不努力施行德教的人。凡是四方小國或大國的喪亡,沒有不是因?yàn)橛凶锒兄聠释龅膽土P的。" 王若曰:“爾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靈承帝事①,有命曰:'割殷②。’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貳適③,惟爾王家我適④。予其曰:'惟爾洪無度⑤,我不爾動(dòng),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⑥。” 【注釋】 ①丕:乃。靈:善,引申為神圣。承:接受。事:指命令。 ②割:滅。 ③不貳適:不允許有二心。當(dāng)是周公假托上天的話。 ④適(dí):孫星衍說:“敵也。”此句是周公對(duì)殷的指責(zé)。 ⑤洪:大。度:法度。 ⑥肆:故。正:執(zhí)而治其罪。 【譯文】 王說:“你們這些殷國的遺民聽著,現(xiàn)在我周王奉上天神圣的命令,命令說:'滅殷。’我們完成了這個(gè)命令,并報(bào)告給上帝。上帝要你們服從我的統(tǒng)治,不許懷有二心,但你們一定要和我王家為敵。我要說:'是你們無視法度,我們并沒有先進(jìn)攻你們,是你們?cè)谧约旱亩家兀紫劝l(fā)難。’我考慮上天既已降下大禍給殷,所以也就不再治你們的罪了。” 王曰:“猷①,告爾多士,予惟時(shí)其遷居西爾②。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③,時(shí)惟天命④,無違。朕不敢有后,無我怨。 【注釋】 ①猷:發(fā)語詞。 ②“予惟時(shí)”句:倒裝句。爾,代詞,你們。 ③奉德:客套話,意言根據(jù)道德原則辦事。此處道德,當(dāng)指周國的利益而言,故意譯之。奉,秉。德,道德。 ④時(shí):通“是”,這。 【譯文】 王說:“啊!告訴你們這些殷國的遺民,我要把你們遷居西方。不是我為了周國的利益,使你們不安寧,這是上天的命令,不要違背。我不敢遷延上天的命令,不要埋怨我啊! “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cè)有典①,殷革夏命。今爾又曰:'夏迪簡在王庭②,有服在百僚③。’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爾于天邑商④。予惟率肆矜爾⑤,非予罪,時(shí)惟天命。” 【注釋】 ①冊(cè)、典:記錄史實(shí)的文獻(xiàn)。 ②迪:進(jìn)用。簡:選拔。 ③服:事,猶言服務(wù)。百:言其多。僚:職務(wù)。 ④肆:故。敢求:不敢請(qǐng)求。天邑商:即大邑商,商的都城。 ⑤“予惟”句:王念孫說:“率,用。肆,緩也,……謂放赦之也。'子惟率肆矜爾’者,言我惟用肆爾之罪,矜爾之愚而已。”(見《經(jīng)義述聞》) 【譯文】 “你們知道,只有你們殷的先人才有記載歷史的文獻(xiàn),殷更改了夏的大命。現(xiàn)在你們又說:'殷曾選拔夏的遺臣留在王廷,擔(dān)任各種官職為殷王服務(wù)。’我只聽從有德的人,所以我不敢請(qǐng)求你們先王的允許而任用你們。我只能以赦免你們的罪過來憐憫你們的愚昧無知,這不是我的過錯(cuò),這是上帝的命令。” 王曰:“多士,昔朕來自奄①,予大降爾四國民命②。我乃明致天罰,移爾遐逖③,比事臣我宗多遜④。” 【注釋】 ①奄:古國名。《說文》作“郁”,今山東曲阜東。 ②降:下達(dá)。四國:管、蔡、商、奄四國。命:命令。 ③遐、逖:二詞同義,遙遠(yuǎn)。 ④比:親。事、臣:均動(dòng)詞,服務(wù)。遜:順。 【譯文】 王說:“殷的遺民們,過去我從奄國來,我曾對(duì)你們四國小民下達(dá)過命令。我是奉行上天的命令征伐你們的,把你們從遠(yuǎn)方遷到這里,要你們順從地為我們周國服務(wù)。” 王曰:“告爾殷多士,今予惟不爾殺,予惟時(shí)命有申①。今朕作大邑于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②,亦惟爾多士攸服奔走③,臣我多遜④。 【注釋】 ①申:申述。 ②四方:指四方諸侯。攸:所。賓:謂朝貢。 ③服:服務(wù)。奔走:奔走效勞。 ④臣:臣服。遜:順。 【譯文】 王說:“告訴你們這些殷國的遺民,現(xiàn)在我不忍殺掉你們,我只向你們中述上面的命令。現(xiàn)在我在這洛的地方建造一座大城,是因?yàn)樗姆街T侯無處朝貢,也是為了你們服務(wù)王事、奔走效勞的方便,你們要順從地臣服我們。 “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干止①。爾克敬,天惟畀矜爾。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②,予亦致天之罰于爾躬③。 【注釋】 ①尚:還,仍。寧:安。干:事,謂勞作之事。止:止息。 ②不啻(chì):不但。 ③躬:身。 【譯文】 “你們?nèi)杂心銈兊耐恋兀銈円灿邪捕ǖ貜氖聞谧骱托菹⒌纳睢V灰銈兡軌蚓词挛抑車咸毂銜?huì)給你們以憐憫。如果你們不敬事我周國,你們不但會(huì)失去你們的土地,我也要把上天的懲罰降到你們身上。 “今爾惟時(shí)宅爾邑①,繼爾居②,爾厥有干有年于茲洛。爾小子乃興,從爾遷。” 【注釋】 ①宅:安居。 ②居:指所居之業(yè)。以上為誥命的正文。 【譯文】 “現(xiàn)在你們要安居于你們的城邑,繼續(xù)你們的勞作,這樣你們就能夠在洛邑長久地進(jìn)行生產(chǎn)并得到豐收。從你們遷徙以后,你們后代子孫就會(huì)興旺起來。” 王曰又曰①:“時(shí)予②。乃或言爾攸居③。” 【注釋】 ①王曰又曰:近人曾運(yùn)乾說:“本文又曰,重言'時(shí)予’也。……言終丁寧之意。”頗得其解,從之。 ②時(shí):承,猶言遜順。 ③乃或言爾攸居: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云:“唐石經(jīng)'或’、'言’之間多一字,諦視是'誨’字,與《偽傳》教誨之言合。”如是說,則今本脫一“誨”字。 【譯文】 王說:“順從我!”又說:“順從我!我要教導(dǎo)你們安于你們的新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