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邦彥,字世南,號春暉,浙江海寧人,清代書法大家。其書法清勁秀美,尤工小楷,行草出入“二王”而得董其昌神髓。今精選其十幅經典作品,共賞其筆墨之韻,領略書法之美。? ——題記 清代書法經歷了從帖學到碑學的轉變,早期延續明季書風,中期帖學漸衰,碑學興起,晚期碑學達到中興。書法家們如王鐸、傅山等在繼承明代遺風的同時,也開創了新的書法風格,形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清代書法集歷代之大成,篆隸之風大盛,是書法發展史上的又一個中興期。 下面我們一起分享清代著名書法家陳邦彥書法作品。 ![]() 陳邦彥(1678-1752),字世南,號匏廬、春暉,海寧鹽官人。少孤,由伯父撫養。康熙四十二年進士,后升至禮部侍郎。善書法,尤工小楷,行草深得董其昌筆意。《康熙字典》御制序等出自其手。書法名聲遠播,南方多有其摹仿者。著作有《墨莊小稿》等,并曾奉敕編《佩文齋歷代題畫詩類例》??。 陳邦彥書法精湛,尤工小楷與行草,深受董其昌影響,字體寬展秀發,晚年作品幾可亂真,名聲遠播?。其書法被時人珍視,常作為傳家之寶。陳邦彥不僅是書法家,還是藏書家、政治家,著作豐富,對文化傳承有重要貢獻。 書法代表作品有《春暉堂書課》、《康熙字典》御制序、《御制圓明園十景詩》等。?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七言詩軸》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七言詩軸》采用紙本行書,作品縱113.7厘米,橫35.3厘米,尺寸適宜,展現出其書法之精妙。此作現藏于上海博物館,是書法愛好者們競相觀賞的珍品,極具藝術和歷史價值?。 釋文: 西子湖頭賣酒家,春風搖蕩酒旗斜。行人沽酒唱歌去,踏醉滿街山杏花。款署:陳邦彥。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擬顏真卿筆意周子通書軸》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擬顏真卿筆意周子通書軸》展現了其學董其昌而上溯顏真卿的書法風格,但終歸學董,去顏甚遠。作品雄強渾厚,用筆圓渾帶行書筆意,卻無顏體提按變化,結字稚拙。款署仿顏平原,鈐印多方。? 該作紙本行楷書,縱224.8厘米,橫111.2厘米,藏南京博物院,可見清初崇尚董書之風?。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賞析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一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以行書書寫,縱橫間盡顯其書法造詣,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此書典雅有致,筆墨間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 釋文: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煙草。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報。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閑不掃。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顏鏡中老。溫飛卿。春詞。(第一則)。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樽惟恐淺。錢思公春恨。玉樓春。(第二則)。 都城水綠嬉游處。仙棹往來人笑語。紅隨遠浪泛桃花。雪滿平堤飛柳絮。東君欲共春歸去。一陣狂風和驟雨。碧油紅旆錦障泥。斜日畫橋芳草路。賈子明春晚。木蘭花令。(第三則)。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遶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少游。春旅。(第四則)。 檐前蔽日多高樹。竹下添池有小渠。山客野僧歸去后。晚涼移案獨臨書。(第五則)。 且將絲線系蘭舟。醉下煙汀減去愁。江上有樓君莫上。落花隨浪正東流。(第六則)。 花時同醉被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涼州。(第七則)。 兩竿落日溪橋上。一縷輕煙細柳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第八則)。 青天無云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規一夜啼到明。美人獨在空房宿。(第九則)。 空賜羅衣不賜恩。一燻香后一銷魂。雖然舞袖何曾舞。長對春風浥淚痕。(第十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恠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看檣擄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轉蚤生華髪。浮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第十一則)。 霽霞散曉月猶明。踈木掛殘星。山逕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霜華重逼云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做許多情。臨董文敏唐詩宋詞。(第十二則)。陳邦彥。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二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三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四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五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六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七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八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九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十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十一 ![]() 陳邦彥《行書唐宋詩冊》之十二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送少師歸閩四首詩冊》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送少師歸閩四首詩冊》,摹仿董其昌書法風格,筆法得心應手,水墨線跡流暢靈動,筆斷勢連,粗細變化自如,展現士大夫書卷雅氣和文人自由逸致。陳邦彥行書特色為筆墨沉著渾厚,輕盈疏朗與雄秀端莊結合,款識“臨董文敏,邦彥”,鈐印“春暉堂”、“陳世南印”、“名予曰邦彥”。?? 釋文:長安送葉少師還閩:傾都藹藹集歌驪,勇退三朝帝者師。熟釜銘功酬太傳(有詔進太傳),黃金鑄像憶鴟夷。午橋夢到懸車月,庚度秋清擊榜時(公以是日初度)。父老相呼看歸鄉,年來憂國鬢成絲。天邊納履動星辰,再入中書再乞身。山甫舊來饒補袞,任公何事蚤收綸。風傳宦路輕金注,葉有仙巖禮玉晨(公家閩山名福廬)。最是陛辭亞主意,直須良史巧摹真。鉉鼎功成釋負擔,飄然落葉等抽簪。 嘗將不盡還天上,別有無窮在斗南。布襪青鞋仍幾幾,云關霧幌亦潭潭。東華詔錫彤弓宴,去國余忠手一函。東山再出為蒼生,公袞還初無限情。縱有莊周蝴蝶夢,能忘彭祖雉頭美。丹書進御終毗圣,欹器看來欲誡盈。踵武夔龍都好在,沖皇端拱泰階平。中州鳳凰見寄馮大中丞:溫洛榮河天地中,千秋再見鳳游空直緣干羽修虞典,列但循良遡漢風。盟府論功銘熟釜內庭錫讌賦彤弓。承明著作慚班椽,載筆猶能紀大馮。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犬狗之有》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犬狗之有》?清代書法家陳邦彥善書法,尤工小楷,行草深得董其昌筆意,晚年作品幾可亂真。《康熙字典》御制序等出自其手,書法名聲遠播,被多人摹仿。其書法作品有《春暉堂書課》傳世,著作有《墨莊小稿》等??。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秘閣鎂書深墻南》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秘閣鎂書深墻南》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育有四子一女,次子陳馨尹戰死沙場,陳和尹、陳虞尹被清軍殺害,長子陳恭尹僥幸逃難,后成為嶺南三大家之一,以著作展示中興愿望,表達忠君思想,提出治國對策,主張文章實用性。?陳恭尹躲藏逃難,成長為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并稱“嶺南三大家”?。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七言聯云樹翠嚴立軸》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七言聯云樹翠嚴立軸》是其書法藝術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其深厚的行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備受書法愛好者推崇?。該作品以七言對聯形式呈現,筆墨流暢,意境深遠,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楷書嘉瑞賦軸》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楷書嘉瑞賦軸》為清代書法家陳邦彥所作,絹本楷書,縱51厘米,橫22.9厘米,署款“陳邦彥敬書”,鈐“臣陳邦彥”、“恩深侍從”二印。此書清勁秀美,受董其昌影響,增柔潤端麗之姿,為康熙朝“干祿”正書風格,藏故宮博物院??。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兄弟書畫合卷》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兄弟書畫合卷》為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與其弟邦直之作,邦彥書法清勁,邦直花鳥得惲壽平法,此卷雖無題識印鑒,但附跋文詳述其來歷。張瑋題跋贊其書畫合璧,非后人妄為,陳邦彥小真書秀靜,可想見太平景象。此卷為陳氏兄弟遺作合裝,藏之家乘,彌足珍貴??。 釋文: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酒澆胸次不能平,吐出蒼竹歲崢嶸。臥龍偃蹇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飽霜兔。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飛去。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七絕詩軸》賞析 ![]() 清代書法家陳邦彥《行書七絕詩軸》為清代書法家陳邦彥所作,綾本行書,縱145.7厘米,橫47.6厘米,無題跋,鈐“陳邦彥字世南”、“翰林供奉”等印,書體宗董其昌,筆墨沉著渾厚,兼得顏真卿精髓,輕盈疏朗與雄秀端莊相融,展現了陳邦彥行書的獨特風格??。 釋文: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須鬢已成絲。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陳邦彥。 欣賞了陳邦彥的書法作品,我深感其風格獨特,技巧精湛。他的筆觸流暢而富有變化,既展現出輕盈疏朗的氣質,又不失雄秀端莊的風范。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陳邦彥的書法,無疑是中華書法寶庫中的瑰寶,令人嘆為觀止。 賞名家書法,品從容人生。讀者們,觀賞了聽月為你分享的陳邦彥以上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一起探討書法藝術的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