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4月20日前后。谷雨至,春已深,寒潮天氣基本結束。 谷雨節氣最主要的特點是雨量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進一步增大,氣溫回升速度也明顯加快。這樣的天氣對谷物生長極為有利,正如《群芳譜》所寫:“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然而,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其性重濁黏滯,易傷氣機及脾胃,導致出現脘腹脹滿、不欲飲食、周身困重、關節疼痛不適等癥狀。 此時養生,祛濕健脾是關鍵,應當食用一些健運脾胃、利水祛濕的食物,以順應陰陽之變化,為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 那么,谷雨前后的養生食譜該如何選擇呢?下面推薦幾款祛濕健脾的藥膳方。 茯苓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茯苓15克,冬瓜皮30克,姜2片,香菜5克,鹽、料酒適量。 做法:1.將鯽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清洗干凈,備用。 2.把茯苓、冬瓜皮、姜分別洗凈,備用。 3.在鍋內倒入適量油,燒熱后放入鯽魚,煎至兩面微黃。 4.倒入適量料酒,稍作翻炒。 5.加入洗好的茯苓、冬瓜皮、姜片,倒入適量清水。 6.先開大火煮沸,然后轉中火慢煮,直至冬瓜皮軟爛。 7.加入適量鹽調味,出鍋前撒入香菜即可。 功效:溫補脾胃,養心安神。 芡實薏米排骨湯 材料:芡實30克,薏米20克,陳皮6克,生姜2片,豬排骨250克,鹽適量。 做法:1.將薏米放入鍋中,小火炒至微黃,備用。 2.芡實用清水泡發,備用。 3.陳皮洗凈,備用。 4.豬排骨洗凈,焯水去血沫,備用。 5.將炒好的薏米、泡發的芡實、陳皮、生姜片和豬排骨一起放入砂煲內。 6.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 7.轉小火煲1小時,最后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濕,醒胃開胃。適用于脾虛濕困、身體困倦、食欲不佳者。 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陳皮5克,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藥15克,生姜2片,水鴨肉250克,鹽適量。 做法:1.將水鴨肉用清水洗凈,去除血污,斬成小塊。 2.將薏米放入鐵鍋中,用小火炒至微黃,備用。 3.蓮子去心,洗凈后用水稍浸泡。 4.淮山藥用水洗凈。 5.陳皮和生姜用水洗凈。 6.將水鴨肉、炒薏米、蓮子、淮山藥、陳皮、生姜一起放入湯煲內,加入適量清水。 7.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轉小火煲1.5小時。 8.最后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脾健胃,祛濕止瀉。特別適合濕氣重、大便稀爛、脾虛者食用。 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20克,木棉花15克,陳皮5克,蜜棗1~2個,鯽魚肉約100克,生姜2片,鹽適量。 做法:1.將炒扁豆、木棉花、陳皮用清水稍作浸泡,洗凈備用。 2.蜜棗去核,洗凈備用。 3.鯽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凈后放入鍋中,煎至兩面微黃,然后濺入少許清水。 4.將炒扁豆、木棉花、陳皮、蜜棗、煎好的鯽魚和生姜一起放入燉盅內。 5.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 6.將燉盅放入鍋中,隔水燉約1.5小時。 7.最后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濕,和中止瀉。 蓮子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克,蓮子50克,陳皮5克。 做法:1.將小米淘洗干凈,備用。 2.陳皮洗凈,備用。 3.蓮子去心,洗凈后搗爛。 4.將小米、陳皮、搗爛后的蓮子一同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 5.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煲至粥成即可。 功效:健脾除濕,止瀉。適合脾虛濕重、大便稀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 以上藥膳孕婦慎用。所有藥膳不宜隔夜食用,當日煮當日喝最佳。在食用過程中,注意觀察身體反應,如出現不適,應立即停用并及時就醫。(黃衛玲)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