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瘀之良劑。 咽喉乃人體飲食、氣息之要道,是周身經脈循行之要沖。咽司吞咽,喉行呼吸和發音,方寸之地,性命攸關,罹患疾病,害人非淺。然咽部疾病的發生,也不外六淫外感、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內外因兩個方面,或內外諸因干擾臟腑,致使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和,氣機不暢,血滯脈絡,咽喉失利而為病。 咽喉疾病的治療,醫者大都從火、從痰論治或一味地滋陰潤燥, ![]() 診斷:韌帶結節(陰虛血瘀喉喑),辨證:肺陰不足,氣血瘀滯。治則:養陰清熱,活血逐瘀。 方用會厭逐瘀湯加減:桃仁、紅花、桔梗、柴胡、枳殼各6g,當歸、生地、赤芍、玄參各9g,地骨皮15g,桑白皮10g,懷 ![]() 民醫院檢查診斷為“聲帶息肉”,因不愿手術治療而求治于中醫。診見患者韌帶左側居中1/3處有一綠豆大小暗紅色息肉,光滑帶蒂。現證為:聲嘶音啞,肢肥體胖,倦息乏力,語音重濁,咳吐粘痰,舌質暗紅,苔膩微黃,脈沉弦。 診斷:聲帶息肉(血瘀痰凝喉喑)。辨證:痰濕犯肺,瘀血阻絡。治則:逐瘀通絡,燥濕化痰。 方用會厭逐瘀湯合二陳湯加減:桃仁、紅花、當歸、生地、赤芍 ![]() 濕有“推墻倒壁”之力,白芥子辛溫入肺而能化寒濕凝聚之痰。諸 ![]() 鳴。治則:活血化瘀,養陰清肺。 方用:會厭逐瘀湯加減:桃仁、紅花、柴胡、枳殼、桔梗、甘草各12g,生地、當歸、玄參、赤芍各15g,寸冬、沙參、百合各20g,蟬蛻、胖大海各10g。患者服上方19劑后,自覺諸證好轉,檢查見腫塊消失。 按: 本例患者腫塊發于會厭,近于喉系,而肺之經脈循咽喉而通于會 ![]() 暗,舌苔白微膩,脈沉弦而數。 診斷:顆粒性咽炎(濂珠喉痹)。辨證:血腑瘀熱,痰火互結。治則:活血逐瘀,軟堅開結。 方用會厭逐瘀湯合消瘰丸加減:桃仁、紅花、桔梗、柴胡各10g,當歸、生地、赤芍、枳殼各20g,懷牛膝、川芎、甘草各15g,玄參15g,生牡蠣12g,大貝9g。患者服上方,咽腔充血 ![]() 血養血,引血下行;玄參滋陰清熱,大貝化痰散結,生牡蠣軟堅消瘰。諸藥配伍,藥中肯綮,故有桴鼓之效。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桃仁 【性味】苦甘,平。 【歸經】入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潤燥滑腸。治經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 紅花 【性味】辛,溫。 【歸經】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柴胡 【性味】苦,涼。 【歸經】入肝、膽經。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陽。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 枳殼 【性味】苦辛,涼。 【歸經】入肺、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 桔梗 【性味】苦辛,平。 【歸經】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開宣肺氣,祛痰排膿。治外感咳嗽,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 甘草 【性味】甘,平。 【歸經】入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生地黃 【性味】鮮地黃:甘、苦,寒。 【歸經】歸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入心、肝、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玄參 【性味】苦咸,涼。 【歸經】入肺、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除煩,解毒。治熱病傷陰,舌繹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津傷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癰腫,瘰疬,溫毒發斑、目赤、白喉、瘡毒。 赤芍藥 【性味】酸苦,涼。 【歸經】入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沙參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百合 【性味】甘,寒。 【歸經】歸心、肺經。 【功能主治】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蟬蛻 【性味】甘,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胖大海 【性味】甘,寒。 【歸經】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用于肺熱聲啞,干咳無痰,咽喉干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