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通過飲食攝入或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合成。維生素D在人體中扮演著多種重要角色,包括維持骨骼健康、調節免疫系統、抗炎特性和細胞穩態等,還可以幫助抵御某些感染和癌癥。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樣是我國第一大死亡因素,中國約有3.3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缺血性心臟病(IHD)、腦血管疾病、外周動脈疾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 既往的研究顯示,血清25(OH)D濃度低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相關,但尚不清楚補充維生素D在真實世界中的有效性。 2025年4月16日,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Clinical Nutrition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Real-world evidence for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with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UK Biobank "的真實世界研究論文。 這項真實世界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D與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尤其是缺血性心臟病風險,表明在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人群中,定期補充維生素D可能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 圖:論文截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 UK Biobank 數據庫中409822名參與者,年齡在40-69歲之間,女性占55%,通過血液樣本分析了參與者的血清25(OH)D水平,分析了補充維生素D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真實世界關聯。 根據25(OH)D水平將參與者分為:維生素D缺乏(血清25(OH)D<30 nmol/L)、維生素D不足(30-50)、維生素D充足(50-100)、高維生素D水平(≥100)。 在所有參與者中,20.7%的人維生素D缺乏,34.4%的人維生素D不足,只有4.3%的人定期補充維生素D。 在平均16年的隨訪期間,有11.6%的參與者患上了ASCVD,其中大多數是缺血性心臟病病例,占8%。 結果發現,與維生素D充足的人相比,維生素D缺乏與ASCVD的總風險增加10%有關,維生素D不足與ASCVD的總風險增加5%有關。 此外,維生素D缺乏還與IHD、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 血清維生素D狀態與ASCVD之間的關系(圖:論文截圖) 重要的是,與不補充維生素D的人相比,定期補充維生素D與整體ASCVD風險降低6%相關,與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降低10%相關。 然而,補充維生素D與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降低無關。 ![]() 補充維生素D與ASCVD之間的關系(圖:論文截圖) 研究指出,在真實世界中,維生素D缺乏與ASCVD風險增加有關,而定期補充維生素D與降低ASCVD風險有關,尤其是在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人群中,表明定期補充維生素D可能是預防ASCVD的有效策略。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隊列研究,調查了25(OH)D水平與ASCVD結果之間的關聯,強調了補充維生素D在ASCVD預防中的潛在作用。 綜上,這項真實世界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ASCVD風險增加有關,而補充維生素D有助于降低ASCVD風險,在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人群中,定期補充維生素D可能是預防ASCVD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