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極 百尺竿頭心未殫,可知進寸竟多難? 如從駒隙滯衰老,卻自針芒覓綽寬。 有乞僅為一絲望,無功卻入萬分寒。 登峰亙古人非乏,哪個曾贏造極冠? 【資料】這首詩作于2025年4月21日。 詩的意思是:站在百尺竿頭心思并未消減,可知道再進一寸竟有多難?就好像從光陰里阻滯衰老,卻想在針芒上尋覓綽寬。有求的只是一絲希望,無功卻會墮入萬分嚴寒。登峰的人亙古就不缺乏,可是哪個曾經贏得過造極的桂冠?。。 頷聯中的“駒隙”,即白駒過隙,比喻光陰流逝迅速,亦指流失迅速地光陰。見唐代詩人劉兼的《寄長安鄭員外》詩:“屈指良交十四人,隙駒風燭漸為塵。當初花下三秦客,只有天涯二老身。乘醉幾同游北內,尋芳多共謁東鄰。此時阻隔關山遠,月滿江樓淚滿巾。”又見宋代詩人范仲淹的《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其二:“西湖載客恣游從,湖上參差半佛宮。回顧隙駒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層臺累榭皆清曠,萬戶千門盡郁蔥。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文翁。” 這一聯中的“針芒”,即針頭如芒。指細微的事物。見明代詩人秦康王的《送名醫凌漢章還苕(三首)》其一:“微恙年來不易攻,遠煩千里到關中。尋常藥餌何曾效,分寸針芒卻奏功。縶馬未能留信信,趣裝無奈去匆匆。一尊酒盡傷離思,目斷南鴻灞水東。”又見明代詩人釋函是的《送記汝典客隨石西堂之棲賢》詩:“借汝篁溪一日別,酬予金井十年情。懷高深谷饒云水,誼重連床老弟兄。霜葉滿山人外色,雪花投澗枕邊聲。箭鋒試向針芒柱,千里幢鈴夢里生。”還見清代詩人許傳霈的《松釵》詩:“歷亂蒼髯集翠攢,荊釵雖異可齊觀。融成云外簪花格,壓盡人間士女冠。高挹枝頭應接鳳,斜穿股影訝飛鸞。無多林下針芒露,相與同心到歲寒。” 這一聯中的“綽寬”,即寬綽,寬大貌。見戰國楚國詩人宋玉的《神女賦》:“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放縱而綽寬。”又見宋代詩人陳著的《俞蓀墅示以雜興四首乃用危驪塘所次唐子西韻因次韻》其一:“小小山前屋,深深竹里門。艱關諳世夢,寬綽養天根。趣涉詩書圃,名歸耕釣村。日長無一事,笑諾子孫繁。” 尾聯中的“登峰造極”,意思是登上頂峰,指到達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見明代詩人嚴紹宗的《題贈浦圣苞石塘山居》詩:“蕓君失計逐驊騮,梁月清宵憶舊游。怪是文壇收熟客,只今高閣束清流。登峰極目三千里,長嘯棲神十二樓。換得湖山供笑傲,醉鄉遲我并封侯。”又見清代詩人章甫的《清源洞》詩:“踏上清源第一梯,名山高結與天齊。蒼松夾道疑無路,怪石開門忽有蹊。五色云霞樓外過,萬家煙火望中迷。登峰造極應如此,俯視人間眼盡低。” |
|